2019-05-14 06:08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沈烨婷 海宁日报记者 贺洁靓
2017年1月19日,对于尿毒症患者杨小军来说,这是自己的第二个生日。
就在那一天,母亲朱美华的左肾被成功地移植到他体内,并开始正常运转。“是我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杨小军说。
杨小军一家。(母亲朱美华右一)
祸从天降 儿子被确诊尿毒症
儿子突患尿毒症,对于目前朱美华来说,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
“除了哭,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朱美华说,“儿子还这么年轻,还有两个这么小的孩子,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啊?”
今年37岁的杨小军是江西瑞金人,多年前就来到海宁工作,开了一个皮革加工的小作坊。“他3岁的时候还就曾得过肾炎,当时痊愈了。”朱美华说,可是没想到,因为工作过度疲劳,年仅18岁的杨小军再度被查出患上慢性肾炎。
杨小军。
2012年,病情急剧恶化,杨小军开始感觉浑身无力,吃不下饭、全身浮肿、“腿一摁一个坑”,血肌酐如同脱缰野马仍往上蹿,最高时达到1700多,是正常人的近20倍。在海宁市人民医院,30岁的杨小军被确诊为尿毒症。
和很多尿毒症患者一样,迎接的杨小军是漫长的药物治疗和血液透析,本就不算富裕的家庭一下压力骤增。一周三次的透析,让他的手臂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针眼。
治疗尿毒症目前国内有两种方案,终身透析和肾移植手术,手术是唯一治愈的办法,但换肾?肾源哪那么容易找啊?有些人甚至10年都等不到。
医生建议,最好是有血亲的肾匹配。因为亲属间有遗传优势,组织相容性比较好,配型成功率更高。
“让我去试试吧,万一我们匹配成功,你就有救了!”不忍心看儿子继续受病痛的折磨,朱美华决定割肾救子。但遭到了杨小军的强烈反对。
“我不忍心让我妈挨一刀。”杨小军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我妈这个人特别坚强,和很多母亲一样,都是无条件为子女付出。”杨小军坚持,如果自己的健康要用母亲的健康来换,他不同意。
为了说动儿子,朱美华找了不少亲朋好友来劝他,有一次,她还打过经常看的一档电视节目的电话,“希望媒体能帮我劝劝儿子。我是母亲,我不救他谁来救?”
“我看着妻子每天很辛苦,家里还有两个孩子,想想未来的路还有很长,这个家需要我。最后,在母亲多次要求下,我只好忍痛同意。”杨小军回忆,当他的母亲听到自己同意捐肾的要求后,十分开心,马上从老家买票来到海宁。
母亲暴走1个月减了20多斤
别人减肥为了美,她减肥是为了救儿命。
捐肾的首要条件是年龄在18—60岁之间,另外,还必须自己愿意,无传染性疾病如肝炎、结核病,无肿瘤及高血压等疾病。满足这些条件后,再看组织配型是否符合—首先是血型相同或相溶(如O型血与其他血型相溶);再是看人类白细胞抗原位点,6个位点要尽可能相符,至少需要4个相符。
2016年夏天,浙一医院肾移植中心为他们母子做了配型试验,朱美华,毫不犹豫在一份《活体肾脏捐赠者自愿、无偿捐赠声明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让朱美华欣喜的是,当所有的检查结束后,医生明确告诉她,配型成功了。她说:“听到这句话时,我笑着哭了,我觉得,那一刻,我比别人说的中了大奖还开心,巴不得马上就捐。”
然而,医生的下一句话,让朱美华有点笑不出来。“我太胖了,医生说如果要捐肾必须要减肥。”身高165厘米的朱美华,体重将近160斤。
“只要瘦下来,我就能救儿子了。”做完检查,朱美华回到了江西老家,开始了她的减肥历程。“开始的时候我只能快步走3公里多,后来来回10公里也不成问题了。”那段时间,每天凌晨4点,朱美华就起床了,沿着乡间小道暴走2个多小时,回家后再送三个孙子孙女们上学。
出人意料的是,一个月下来,朱美华的体重竟然减掉了20斤,“就连后来医生都不敢相信。”朱美华回忆说。在等待手术的这段日子里,朱美华依旧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保护着自己的身体,她要为孩子提供最好的肾源,“最后瘦到了110多斤,也就是说,我成功减下来40多斤。”
移植手术最终定在2017年1月19日,手术时间持续了大约三个半小时,很顺利。朱美华体内鲜活的左肾被成功取出。之后,成功地植入了杨小军的体内。
麻醉药清醒后的第一句话,朱美华就是问身边的医生:“我儿子怎么样?肾放进去了吗?”当听到医生说,一切顺利时,虚弱的她仿佛放下了重担。
朱美华回忆,自己捐完肾后,在医院那几天,上厕所时,腹部一阵一阵剧痛袭来……“但为了儿子,我还是忍下来了。”
母子俩肾移植后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医院附近的小租房里。杨小军至今都不忍去回忆在出租房外和母亲见面的那个场景,说着说着开始有点哽咽。
他描述,当时,母亲弯着腰、扶着墙,走到出租房外来迎接他,第一句话就问他:“儿啊!还好吧?以后你就好了,你不要担心我。”
看到母亲为自己挨刀受罪,并且还失去了一个肾,他既感激又愧疚。杨小军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眼泪瞬间流了出来,他上去紧紧地抱住了母亲久久不肯松开。
儿子的健康是她最棒的礼物
5月12日,是母亲节。这一天,在海宁工作的杨小军也给在老家的母亲打了一个电话,对母亲说了声谢谢。
“不止我儿子,我儿媳妇也给我送了件贴心的小礼物。”现在,说起儿子一家,朱美华格外的轻松和开心。如今,杨小军的身体在慢慢恢复。医生告诉他,只要好好保养,母亲的这颗肾用几十年没问题。
朱美华和丈夫。
“我现在自己的身体也挺好的。”对于自己的身体,朱美华也很有信心,“我闲下来,也在老家附近的厂里打打工,活比较轻松的。逢年过节,儿子一家就都会来跟我们团聚,日子又有了盼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