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祸归纳风险普查工作状况。
会上,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祸归纳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介绍,全国自然灾祸归纳风险普查,从字面上来看,便是要聚集自然灾祸,杰出灾祸风险,着重归纳,并且落到普查,其意图是进步全社会防备自然灾祸风险的归纳才能。这次普查参加部分多、人员多、层级多、链条长、任务重,技能要求高,和谐难度大,没有现成的经历和办法可循,加之与新冠疫情防控同步,能获得今天的发展的确不易。
↑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祸归纳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
据介绍,这次普查调查的工作有四个特色。一是归纳性,即多灾种归纳、致灾因子和承灾体调查归纳、调查和风险评价区划归纳等。多灾体归纳,便是对地震灾祸、地质灾祸、气候灾祸、水旱灾祸、海洋灾祸、森林草原火灾等六大类灾祸的致灾要素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致灾因子和承灾体调查的归纳,便是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同步调查,数据交融,并以此来科学评价和知道自然灾祸归纳风险的水平;调查和风险评价区划归纳,把调查作为一个根底,评价和区划是一个要点,依托调查效果,分部分展开单灾种的风险评价与区划。在此根底上,再展开多灾种归纳风险评价和区划,提出自然灾祸防治的工作主张。
二是协同性,即部分协同、上下协同、办理与技能协平等。部分协同,国家层面19个部分和单位参加调查,部分之间同步推进,互联互通,数据同享,防止“木桶效应”,有一个部分落后,就有或许影响到整个普查的发展。由于这次调查触及国家、省、市、县四级,有的还需要城镇、社区(村)参加,做到层级责任表里、方针共同、联接有序的上下协同也很重要。办理与技能协同,这次的普查安排办理和技能支撑是普查的“两翼”,做到普查工作制度和技能系统彼此联接,办理人员和技能专家联合办公,构成办理和技能互为支撑、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普查工作格式。
三是科学性,普查一开始就安排各职业的专家共同研究,编制出台48项调查类技能标准。这些标准既考虑职业技能标准和事务要求,又确保调查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工作的连续性,依照一致的技能系统,各灾种风险等级相对应,树立一致的普查调度渠道,制备一致的调查底图,下发一致的制图软件,确保各职业间调查数据和效果同享共用,做到“一张图”展现。此外,组建了来自多部分、多范畴的国家级、省级普查技能组,担任对普查调查、数据效果的技能审阅和把关。一起还树立了调查数据质检汇交的“一清单、两办法”,健全逐级审阅调查数据质量操控系统,确保调查数据可靠性。
四是使用性,坚持“边普查、边使用、边收效”,把调查数据的使用作为一项要点工作推进,继续推进各地各部分将调查数据广泛使用,并及时把调查数据使用到风险评价与区划中。
郑国光表明,尽管有些职业部分安排展开过单灾种致灾因子的调查,但展开多灾种、多承灾体归纳风险普查仍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次,没有现成的经历和办法可循。这次普查还推进和完善了致灾因子调查,带动了承灾体调查,具有开创性。例如,第一次在一致的技能系统下展开普查调查工作,推进致灾数据和承灾体数据的有机交融,推进了部分间数据共建同享共用。第一次摸清了全国森林可燃物载量的“家底”,为我国森林草原火灾防治供给了重要根底;第一次补齐了1978年以来长期序列县级标准前史灾祸数据不完整的短板,全面调查了1949年以来89场严重地震灾祸、洪涝灾祸、飓风灾祸、森林草原火灾等灾情数据和救援救灾状况;第一次展开并构成了掩盖“全国-省-市-县-城镇-社区村-家户”的政府、社会、底层、家庭等全国归纳减灾才能调查数据集。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北京报导
修改 张莉 责任修改 魏孔明
以上便是【全面调查了1949年以来89场严重灾祸灾情数据,这项普查为何值得关注?】的全部内容,如果喜欢可以关注037q.com的其它文章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