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关于流浪气球的新闻霸屏互联网。起因是我国一家民营企业用于气象科研的气球因不可抗力意外飘入美国上空。尽管我方给出了诸多解释,这只具有科研价值的气球在美国流浪两天后还是被美国政府下令击落。美国给出的理由是,这是一只侦察气球。
其实,是不是侦察气球老美心里比谁都清楚。以下三点才是美方击落我气球的真正原因:一是堵心,气球本身对美构不成威胁但感觉堵心。二是抹黑,美方频频指责中国搞“间谍活动”,借此气球事件正好抹黑中国一把。三是示强,这也正好符合美国的霸权主义和世界唯我独尊的本性。
美国任何时候都是倒打一耙、反咬一口。自己经常做着侦察别国的事情反说别国侦察自己。其实,早在上世纪冷战时期,美国就开始把气球拿来用作侦察用途。可以说,在玩转气球方面老美才是祖师爷。
1945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苏两国进入了新冷战时期。从扩军竞赛,到争霸太空。苏联研究出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第一个登上月球。
为了能打败对方,自己坐上世界老大的交椅,双方使出了浑身解数,也包括间谍气球的运用。
1974年5月,河北易县一村民正在田里劳动,当他抬头望向太阳正想歇一把汗,忽然看到一个白乎乎像棉球一样的东西从天幕飞来,越飘越近。他急忙大喊一声:“快看,那是什么?”
听到他的喊声,田里劳作的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农具,聚拢一起看了起来。
“是一朵云彩吧。”有人说。分明晴空万里无云。
“要么是一只降落伞?是解放军在演习。”头顶却没有飞机飞过。
“不好,这是一只侦察气球。”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有一位当过侦察兵的小伙子大喊一声,急忙停下手里的劳动跑去当地政府报告。
在小伙子报告的同时,当地的武装部队也发现了这个“天外来客”。
很快,消息上报给了周总理,总理听后大吃一惊,立刻给当地武装部队下达了紧急命令:“一定要把它打下来!”
这真的是一只侦察气球, 他开始针对的并不是我国,而是苏联。他上面安装了一台高清摄像机,可以把地面上的状态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直接传输到美国中情局。
美苏争霸的那个年代,为了进一步获取苏联的军工信息,美国可谓绞尽了脑汁,把一切可想的办法都想过了。开始是研究出了当时最先进的U2侦察机,可飞到数万米的高空,苏联的防空手段拿他一点没办法。随着U2侦察机被苏联破解、击落。美国人又把研究的目光放到气球上,气球有着“最大升高度可达4万米、难以发现”等诸多优点。他也有一个最大缺点,就是方向不可控。
河北上空的这颗侦察气球,从飞行轨迹分析,他开始并不是针对我国,而是因气流变动从苏联方向飞入我国的。
因为我国也是社会主义阵营,美国的意图是,既然飘来了,就一块侦察了。当时美方欺我科技水平有限,想要击落气球简直天方夜谭。更为了清晰地拍摄我方目标,竟然操作气球飞行高度一降再降。这也无意中给我飞行员击落气球提供了机会。
5月15日上午9时左右,随着一声令下,4架战鹰腾空而起。
当时,美国的这只气球直径有一个小型足球场那么大,我们最先进的歼-6翼展才9米。距离远了难以命中目标,太近了,稍有失误,飞机就可能躲不过气球体积,造成机毁人亡。
这一切都考验着我们的每一位飞行员。
很快,前面三架飞机失利,千斤重担全压在最后一名飞行员董培的身上。
据后来董培回忆说,其分析了前三次失败原因:飞机速度太快,射击角度不准。要想提高命中率就要放慢飞行速度,采取三炮齐发。这又给飞行员提供了一个难题:如果放慢速度,同时三炮齐发。由于惯性和后坐力作用,在炮弹发射的一瞬间,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再者三炮齐发是飞行条例严格禁止的。
成败在此一举。
在国家利益受到他国侵害的时候,我们的飞行员董培随时做出了牺牲的准备。他迅速放慢机速,调整好方位,快速按下发射按钮,三炮齐发,随着一声巨响,气球在空中迅速解体。
我们的战斗英雄董培不但打掉了美方气球,为我国挽回了荣誉,捍卫了尊严!同时, 凭借着自身高超的驾驶技术平安归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