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瘫痪老人住猪圈,女儿却住二层洋楼,你养我大,我却不能养你老?世界上有一种感情是不对等的,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父母可以对子女掏心掏肺,子女却不能,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位7旬老人,家住四川宜宾,他有一个女儿,生活条件非常不错,在街头盖了一座二层洋楼与丈夫居住,而这位老人却享受不到这些。
几年前,他被女儿赶进了猪圈里,过着孤苦伶仃、无人问津的生活猪圈只有两面墙,顶棚是用薄膜盖起来的,夏不避暑、冬不御寒,居住条件非常简陋一到刮风下雨,里面就阴冷潮湿一个年逾七旬,且身体瘫痪的老人,怎么可能受得了这种生活?他的女儿又为何对他不管不顾?。
一、女儿的无奈年轻时,这位老人是名军人,由于常年训练,身体落下了一些病根退伍之后,他娶了媳妇,生了一个女儿,之后再没有生他们将女儿杨蓉视若珍宝,尽最大可能为女儿创造优越的条件长大后,女儿嫁人了,婆家条件非常不错。
女儿出嫁后,老两口相依为命,扶持着度日可是几年后,老伴去世了,老人身上的病根也逐渐发展起来,没几年,这位老人就瘫痪了没有老伴陪伴的日子,老人的生活已经十分艰难,如今又瘫痪了,走不了路,老人立马变成了一个可怜人。
活不下去,只能投靠家庭富裕的女儿女儿和丈夫都是非常努力的人,他们在街头盖了一座二层洋楼,日子过得无比殷实当老人向女儿提出诉求时,女儿简单考虑后答应了,从此,老人搬到了女儿家的洋楼里可女儿毕竟是嫁出去的人,没有多少话语权,事事要听从婆家。
自从老人搬来后,婆家人的脸色就变了,经常给老人使脸色,说什么这座楼是他儿子盖的,不是想住就能住的老人听在耳中,寒在心里,女儿也因此受了很多委屈到了盛夏时节,一切都变了,由于老人的吃喝拉撒全在房间里,温度的升高让里面的气味越来越浓重,甚至扩散到整座洋楼。
公公婆婆开始发话了:不能再让他住这里了,我们可受不了这难闻的气味在这个富裕家庭里,女儿杨蓉本就没有多少分量,如今又理亏,无奈,只好让父亲搬出去住可是父亲生活无法自理,能搬去哪里呢?杨蓉思来想去,觉得父亲不能离自己太远,否则连口饭都吃不上。
正好洋楼旁有一座弃用的猪圈,女儿忽然计上心头:搬去猪圈倒是个好办法她与父亲商量此事,可父亲死活不同意,说什么也不搬女儿只好跟父亲诉说自己在婆家受到的委屈,然而说了半天后,父亲依然不为所动最后,女儿只好给父亲施加压力,逼着父亲搬去猪圈居住。
从此以后,女儿赶父亲去猪圈的事在村里传开了,人们都说她是个不孝顺的人。
二、女儿有理说不出父亲去猪圈后,女儿照常为他端茶送饭,也会定时清理猪圈里父亲排出的污秽物如果哪天做了好吃的,孙女还会挑一些拿给姥爷吃实际上,除了保暖性不太好,这里的生活与洋楼并没有太大区别可是,老人的心是寒的。
眼睁睁看着自己被亲生女儿赶到猪圈,他怎能不失望?不伤心?每当村里的好心老人去看他,他都会诉说自己的委屈,指责女儿的不是这些话传到女儿耳中,女儿渐渐丧失了对父亲的好感往后的日子里,女儿送饭不再积极了,清理污秽物也不再积极了,老人对女儿更加失望了。
父女之间的误会和矛盾越来越深,感情也越来越淡了连着几年,女儿再也没在父亲的碗里放过肉当有人在女儿跟前提起为什么不给父亲肉吃时,女儿反驳道:吃什么肉啊?有饭吃都不错了,他的条件可比街上的乞丐好多了可见,女儿已经对父亲产生了厌恶。
有一次,好心人给了女儿200块钱,让她买点肉给父亲吃,谁知女儿将这200块钱私吞了,什么也没给父亲买尽管女儿依旧照顾着父亲,可父女之间的关系就如敌人一般后来,在众人的帮助下,老人被送去了养老机构生活从此,父女之间扯不断的亲情连唯一的维系方式都没有了。
回到本文话题:你养我大,我为什么不能养你老?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我们可以对子女无微不至,却做不到全心全意地孝顺父母,尤其是当父母瘫痪了,我们更是不管不顾那么原因是什么?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大过了亲情。
这些矛盾,要么是经济条件不足,要么是两者意见不合,观念不同,再或者是父母爱管闲事,不讲卫生,干扰了自己的生活,甚至自己的另一半也会成为矛盾的触发机制当这些矛盾超越亲情时,我们自然会忽略亲情值得注意的是,当子女的条件优越,生活富足,另一半通情达理时,孝顺老人的概率会大一些。
同时,老人如何去做也是非常关键的,生活习惯好,不爱多管闲事,懂得为子女着想,愿意设身处地地理解子女,这样的话,老人会得到更多的尊重总之,有爱才有孝顺,无爱便是陌路人希望每个子女都能以爱的名义孝顺父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