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鼎立集团总经理对兑付危机作出承诺 2年内还清债务】:鼎立集团总经理对兑付危机作出承诺 2年内还清债务,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鼎立集团总经理对兑付危机作出承诺 2年内还清债务
“我今天说的每一句说都是真实的,我会努力把鼎立集团的问题处理好,不枉来世上走一回。”12月28日,鼎立股份(600614)总经理、鼎立控股集团董事许明景接受证券时报采访后,给记者发来了这条短信。
鼎立集团兑付危机承诺自鼎立集团曝出兑付危机后,浙江东阳市的这家明星企业,已成外界关注的焦点。面对外界的猜测和质疑,许明景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采访,表示自2014年6月以来,鼎立集团已偿付的本金和利息,约24亿元,目前尚未偿还的本金不超过25亿元。鼎立集团总资产超过100亿,负债率约40%,完全有信心到2018年底付清全部民间投资款。如今出现兑付危机,只是因为企业资金链出了问题。
“少东家”现身担责任
浙江东阳市,距离杭州160多公里。这个位居浙中地区的城市,民间融资相当活跃。9年前发生“吴英案”,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
驱车行驶在东阳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车贷行”。从这种类似于融资租赁机构的“车贷行”,不难看出东阳人的富裕水平,以及当地民间融资的火爆。然而,9年前的“吴英案”尚未了解,如今又曝出了鼎立集团的兑付危机。
12月24日,正当许多人为平安夜庆祝时,东阳的这家明星企业——鼎立集团,却发布了一则“目前公司只能按照15%投资款兑付”的通告。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震荡。随后几天,手握凭证的债权人,开始上门向鼎立集团讨债。
对于民间融资活跃的浙江来说,兑付危机是一个较为敏感的词。4年前,在浙江温州出现的民间借贷风波时,跑路、自杀、破产等频频曝出。而如今,鼎立集团套现约20亿元资金未把窟窿填平,这就不得不让人揪心了。不过,就在外界纷纷猜忌时,12月28日,证券时报记者在浙江东阳采访了鼎立集团董事许明景。
见到许明景时,记者很难相信,眼前的这位中年男人,已年近五旬。不过,或许是受累连日来的兑付危机困扰,他的脸色略显疲惫。
据介绍,东阳是我国的“建筑之乡”。东阳市第七建筑工程公司是鼎立集团的前身。以建筑业起家的鼎立集团,曾是当地的明星企业。上世纪80年代,许明景在父亲许宝星的带领下,带着父老乡亲到黑龙江“闯关东”,从而有了“第一桶金”。到90年代,鼎立集团已是浙江东阳最负盛名的企业,企业的账户上也常年趟着数千万现金,风头不亚于当今的横店集团。
“为了推动企业发展,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2000年,关于设立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持股会的计划,获得东阳市政府批复。这也成了鼎立集团民间融资的开始。
经营有道的许家在东阳拥有很高的名望。这也使得鼎立集团在民间融资时很容易筹集到资金。这些来自民间的资金,为鼎立集团扩张提供了资金保障,但较高的融资成本(年利息10%-15%不等),也极大地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按照鼎立集团12月24日发布的通知,目前从民间借来的钱,只能按照15%投资款兑付了。巨大的落差,也引发了债权人的担忧。12月26日,是鼎立集团债权人情绪最激荡的时候。当时网络传出的照片,有相当规模的债权人前往鼎立集团所占地上门讨债。不过,在当地相关部门的疏导下,目前债权人的情绪已趋向稳定。
“老爷子现在快80岁了,按理说,在此次事件中,负法律责任的是他。但是,我是许家唯一的儿子,这事站出来扛。出现兑付危机,是许家对不起债权人,但我们不回避问题,也绝对不会跑路。”话到此处,许明景的声音已显哽咽。
债权人要有耐心
说好的12月31日到期付清,到最后,却变成了只能兑付15%。突如其来的兑付危机,自然让人联想到鼎立集团到底还有没有钱?能否挺过去?余下的钱如何还?
许明景表示,目前尚未兑付的本金不超过25亿元,鼎立集团目前总资产超100亿元,负债率46%左右。鼎立集团正在通过减持上市公司的股份,以及转卖旗下资产的方式,套现出资金兑付到期的民间投资款。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企业也希望能够将资产价格卖得更高一些,这样兑付更有保障。
据介绍,2015年7月份之前,到期的民间投资款鼎立集团都是做到连本带息一次性付清。2016年12月23日之前,能做到先偿还50%本金,再之后就是公告所称的15%。按照企业目前的还款计划,在淮安和淄博有两座五星级酒店,打算资产剥离转让掉,其中淮安的酒店目前评估价15.8亿元;鼎立集团旗下的鼎立大厦,市值十几亿;减持后鼎立集团在上市公司鼎立股份还持有11.43%的股份,目前上市公司正在剥离不良资产,转向军工和环保领域,市值前景看涨。
许明景表示,等过完年后,还有几笔资金会回到鼎立集团的账上,企业也会马上放到政府设立的监管账户里面以及时兑付。
“鼎立集团是东阳的企业,我们许家也是东阳人,全家都住在东阳,所以我们不会跑。只要大家耐心等待一下,我们会逐步兑付。我有信心,2018年底前全部付清。”许明景非常肯定地说。
祸起盲目投资
对于为何要进行民间融资,以及融资的钱去了何用途,为什么会突然兑付困难,许明景也介绍了背后的情况。
鼎立股份是2006年鼎立集团从三九集团借壳过来后更名的,当时上市公司是因为亏损而遭到国企的转卖。在借壳上市公司后,要扭转亏损的局面,大股东的当务之急就是“输血”。
“鼎立集团的主业是建筑,因为东阳是建筑之乡。”许明景说,建筑企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工程前期需要自己垫付资金,而银行贷款又没有实物抵押,因此通过民间融资是较为普遍的做法。在鼎立集团借壳上市后,也曾向银行寻求贷款偿还上市公司债务,但没有成功。“是银行的领导给我们出主意,走民间融资的道路,于是我们成立了内部结算中心。”许明景说,就这样,企业开始了民间融资。
后来上市公司走上正轨,东阳民间看到企业的状况,不少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甚至是托关系,要把钱放到企业来。于是,鼎立集团民间投资款滚成了一个大雪球。有了钱之后,企业就想到对外投资,先后投资了五星级酒店、稀土、矿产、拖拉机等领域,但运气不佳。这些投资都没有产出效益,反而每年还要倒贴入运营成本,“而民间投资这一块企业还要连本带息偿付。”许明景说,中仑建设民间融资款的崩盘,实实在在影响到了鼎立集团。
中仑建设,是东阳另一家建筑明星企业。然而在2014年,该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民间投资款,于是不少人纷纷涌到鼎立集团取钱,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挤兑,致使企业资金链绷紧。
“企业原本还想全部偿付,但后来发现实在有困难,旗下资产即使变现也不是一两天就能搞定的事情。因此,目前只能部分兑付,希望各位投资人可以理解。”许明景如是说。
2、(图文)深度好文│鼎立集团民间集资兑付危机调查
红刊财经 惠凯
编者按:鼎立集团民间集资兑付危机,让浙江东阳这个小城市中不少普通人家感受不到跨年的快乐。虽然公司高管承诺“2018年底付清全部民间投资款”,但不少债权人仍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2007年,轰动全国的吴英案就发生在这座城市。然而,当年血的教训并没有让这里的民间集资市场止步,这通过此次鼎立集团民间集资兑付危机就可见一斑。《红周刊》记者采访中发现,作为东阳市的公众公司鼎立集团在集资时,在给当地参与人的凭证,只是一个简单的收据,而且收据上还是“股权转让凭证”,并不是债权关系。为此,有人为了拿到本息与鼎立集团对付公堂。
这个2017年元旦,浙江东阳的陈先生一家过的非常不开心。因为陈先生的父亲几乎拿出全部家底参与了鼎立集团的集资。而突如兑付危机让父亲无所适从。“本来以为利息兑现,全家高高兴兴过个年。对付危机的出现让他无法接受。作为子女我们从来没有抱怨过父亲,但父母还是因为这件事都病了。我们也希望此事能够尽早解决,能让父母安度晚年。”陈先生一家的遭遇不是个案,在本次《红周刊》的调查中,就拿到了鼎立集团几十个投资人的资料。
此事的导火索,是鼎立集团2016年12月24日发布的一则《鼎立集团公告各位鼎立集团投资人》的公告,该公告称,“本公司主营建筑施工、房地产、酒店、稀土(有色金属)等业务,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当前资金回笼困难,原承诺今年年底前兑付50%投资款的计划难以实现,经多方筹资,本次公司只能兑付15%(按单计算,包括法院起诉的)投资款,恳请大家谅解”。
“信赖”换来兑付危机
据许先生介绍,鼎立集团这次爆发的兑付危机主要是2014年筹集的资金。“在2014年前,鼎立集团就有过多次集资记录。”和开头陈先生的父亲一样,他的父亲也曾在2007年、2010年就两次参与过鼎立集团的集资。他向《红周刊》记者出示了其父用来记账的本子,斑驳的纸面上,蓝色圆珠笔凌乱地记录着当初参与鼎立集团集资的本息金额和兑付信息。“2007-2008年集资的年化利息是10.8%,2010-2011年再次参与的利息是9.72%,2012年利息又升到了10.8%。这几次都完全兑付了。所以我爸爸2014年才敢那么放心的参与,分了3笔一共投额24万,这一次的年化利息是12%。”
许先生对《红周刊》记者说,东阳市民间集资市场已经存在多年,鼎立集团承诺的年息最高12%的年息算是低水平。在东阳,一般私人公司借钱的月息都有两分以上,年息就是24%,月息3分、4分的都有,最高的月息能达到5分。普通背景的机构如果借款月息低于1分,很难借到钱。“鼎立集团承诺的利息低,大家也愿意投,是因为对鼎立集团的信任。”
许先生还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当地媒体《东阳日报》关于鼎立集团的新闻。在他看来,这一份地方都市报对其父等人参与集资,起了不小的促进作用。2014年5月23《鼎立控股转型升级渐入佳境》占据东阳日报头版头条。文章用大量数字介绍了鼎立集团旗下的鼎立建设成功承接的多个地产和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辟了北京、上海等地的新市场,其中不乏一些高大难项目……至4月底,鼎立建设承接的工程建筑面积达到342万平方米,工程量达到65亿元”,又提到了鼎力集团投资的稀土产业项目,“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达1000亩......预计7月份可安装生产设备,届时年产值可达到30亿元......今年净利润有望达到5000万元”。
据参与集资的投资人介绍,文章发表的2014年5月,正是鼎立集团借款的主要时间段。
图1:2014年5月23《鼎立控股转型升级渐入佳境》占据东阳日报头版头条
而这些投资人把钱交给鼎立集团后,只拿到一个简单的收据凭证。“之所以敢于持有这一张单薄的凭证,同样是出于对于鼎立集团的信任,鼎立集团旗下有上市公司鼎立股份,鼎立集团应该是具备诚信的。而且参与投资的有不少是像我父亲一样的老人。在存银行收益率低,炒股又不专业的情况下,不少老年人都选择了参与当地大企业的集资来减轻儿女压力。”许先生对《红周刊》说。
据悉,爆发兑付危机的鼎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鼎立集团”),成立于1998年,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为许宝星,经营范围为实业投资、资产管理、企业资产重组与收购的咨询服务、建筑材料和金属材料及五金交电制品的销售等。
除此之外,鼎立集团还是上市公司鼎立股份(于12月29日更名为鹏起科技)的前第一大股东,截止2016年6月30日,鼎立集团持有鼎立股份3.33亿股,占总股本19.01%。8月8日,鼎立集团将其持有的鼎立股份1.33亿股协议转让给张朋起。张朋起、宋雪云、北京申子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深圳市前海朋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15.18%股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鼎立集团持有股份下降至11.43%,不再是鼎立股份的控股股东。这一点也成为鼎立股份撇开鼎立集团兑付危机的不良影响的理由之一。
在采访中,多位投资人对鼎立集团董事许明景在12月28日作出的公开回复表现出了不信任的态度。“许明景承诺2018年兑换本金,还有两年时间,谁知道中间会发生什么事情?”一位债权人说。
“张冠李戴” 的收据
而在这之前,鼎立集团就出现过集资款到期不能按时兑付的情况,而且还有投资者认把鼎立集团告上法庭。
正是因为起诉,这些投资人才发现,鼎立集团给他们出具的凭证有问题。《红周刊》记者发现,这些投资人手里拿到唯一一张收据,是《浙江鼎力集团有限公司产(股)权转让凭证》。在徐先生给《红周刊》记者出具的比发票小一些的纸条上,加盖着“浙江鼎立集团财务预算中心财务专用章”和“许宝星印”。
图2:鼎立集团向债权人出具的“股权转让凭证”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鼎立集团给这些参与集资人的《浙江鼎力集团有限公司产(股)权转让凭证》中,主体是“浙江鼎立集团有限公司”,这个名字与鼎立集团的全称“鼎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不同,记者也未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查询到“浙江鼎立集团有限公司”这家企业。
这一点也成为投资人与鼎立集团争辩的焦点之一。“我后来咨询过律师,如果鼎立集团认定的股权转让关系成功,那我们就算是投资入股了,那这些参与集资的钱就不是借款而是投资款。这种投资失败亏损,法院起诉没有用了”。
但一份胜诉的官司,也让大家看到了一丝安慰。
徐女士2014年3月参与了鼎立集团的集资,总额47万元。2015年3月到期后鼎立集团未能兑付本息,于是徐女士将鼎立集团告上东阳市法院,东阳市法院判徐女士胜诉。但鼎立集团认为徐女士参与的是“股权转让”而非民间借贷,上诉到金华市中院。2016年11月21号金华市中院进行二审,维持一审判决。
《红周刊》记者拿到的金华市中院判决材料显示,尽管鼎立集团出具的是“股权转让凭证”,但“转让”并未经证券交易所或其他合法途径,且双方在“凭证”中约定还本付息和兑付时间,“属于保证本息固定回报的保底条款,不符合投资具有风险性的本质特征,也不符合《公司法》关于股东出资的相关规定”。而徐女士也没有实际参与到公司的股东治理中。法院认为,“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符合本案实际”。金华市中院判定,鼎立集团未能还本付息属违约行为,需在判决后一个月内支付47万元本金、9.79万元利息和徐女士的律师费用。但《红周刊》并未能与徐女士取得联系,不知道她本人是否在约定时间内拿到了本息。
“如果鼎立集团不给予兑付,我们也可能起诉鼎立集团。”不少投资人对《红周刊》表示。
对此,盈科律师事务所臧小丽律师认为,鼎立集团的债权人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并在起诉的同时申请做财产保全,请求法院冻结对债务人鼎立集团所持有的鼎立股份的股份。“不过,即便债权人申请做财产保全,其债权也还是存在一定风险。利率不高不代表对债权人没有风险,毕竟把钱存银行和高利率借给民间机构,风险是不一样的”。
臧小丽律师还表示,鼎立集团当初给出的是“股权凭证”,且集资主体“浙江鼎立集团有限公司”并不存在,对参与集资人的权益和义务也没有用详细的文本合同进行确定,明显存在法律缺陷。“鼎立集团作为一家大型企业,犯这种错误是不合理的”。好在地方法院推翻了“股权转让凭证”的性质,这才使参与集资人群的利益得到了保障。此外,此事也折射出参与集资人群的法律知识缺位,投资风险意识淡薄,“凭一张简陋的合同,怎么就轻易将几十万借给他人呢?这些人在痛定之后也需要反思。”
不断套现的鼎立集团
在12月24日公布兑付困难公告后,鼎立集团并未坐以待毙。鼎立集团亦面向媒体公开作出回复,称公司实力能满足本金兑付,以安抚投资者,并尽力切断与上市公司鼎立股份的关系。
12月29日,鼎立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变更名“鹏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股简称变更为鹏起科技,B股拟变更为“鹏起B股”。鼎立股份还声明称,公司作为规范运作的上市公司,与股东之间在业务、人员、资产、财务等方面严格分开,股东债务不能混淆于上市公司债务。公司主营业务为军工和环保,目前正常经营中。由此,可以明显看出,鼎立股份在极力的撇清与鼎立集团的关系。
《红周刊》记者也注意到,今年以来,鼎立集团持有的鼎立股份股票就在主动或被动的减持。在2016年1月份的“股灾3.0”中,鼎立集团通过“深圳市红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鼎立1号”资管账户持有的鼎立股份1734万股股票,或因使用配资被强平。2016年8月,鼎立集团将3.33亿股转让给张朋起,这次转让后,鼎立集团变现11.97亿元;此外,进入2016年12月,鼎立股份出现4期大宗交易纪录,总套现约3.3亿元,大宗减持方未知。不过卖方均为银河证券北京阜成路营业部。如果减持方为鼎立集团,则上述套现额度已超过15.5亿元。
按照鼎立集团董事许明景的描述,鼎立集团尚有25亿元没有兑付。鼎力集团目前其持鼎立股份的市值在21.92亿元左右。如为还债大幅减持,将极有可能冲击到鼎立股份的股价。
不过,许明景称,鼎立集团集团总资产为100亿左右,公司负债率为46%,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个债务问题
鼎立集团兑付危机并非个案
“鼎立集团的集资在吴英之前,之前支付本金与利息都是正常的,宗苏与皮卡王出问题后,鼎立集团也危机凸显。”有投资人向《红周刊》记者反映。他们所说的“宗苏”指浙江宗苏食品有限公司,是东阳一家以火腿为主营业务的食品企业,2012年9月宗苏食品破产,参与宗苏食品民间集资的债权人损失惨重;“皮卡王”是浙江皮卡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贾云曾因与范冰冰的绯闻而名声大噪。2015年5月,因非法吸储,贾云向东阳市公安局投案。
若据许明景描述,鼎立集团尚有25亿元没有兑付,那这家公司集资规模要远远大于当年的吴英案的3.8亿元。在采访中,多位投资人表示,东阳市甚至也有官员参与到当地的民间集资市场中,在享有高收益的同时,还能在兑付危机发生之初及时安全抽身。记者未能向东阳市官员证实上述说法的真实性。但在浙江纪检委、省监察厅官网于2016年2月刊登的一篇稿件中,浙江省为省委第七巡视组批评东阳市政府“非法集资严重泛滥,部分领导干部参与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红周刊》亦通过多种途径试图与鼎立集团取得联系,记者于2017年1月3日拨打了官网的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后通过媒体同行了解到,媒体采访鼎立集团多通过东阳市市委宣传部。1月3日下午,《红周刊》与东阳市委宣传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但该工作人员表示鼎立集团暂时不方便接受采访。
图:3:浙江纪检委、省监察厅官网于2016年2月刊登的一篇稿件
本文关键词:鼎立股份股票最新消息,鼎立股份,鼎立股份稀土矿,鼎立股份股票实时走势,鼎立股份 股东。这就是关于《鼎立集团总经理对兑付危机作出承诺 2年内还清债务(深度好文│鼎立集团民间集资兑付危机调查)》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赛仁金融》百科知识网站:http://yzsryq.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