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氮磷钾股票】:大跌要来了吗?下半年的复合肥市场危机四伏看最新价格行情,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氮磷钾股票
- 2、还未引起机构资金注意的投资机会——最近一周钾肥暴涨(附股)
1、氮磷钾股票
复合肥是指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上半年,全球化肥价格步入高位,国内化肥也受大环境影响持续上涨。有分析指出,下半年的复合肥市场危机四伏,大跌要来了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复合肥梳理发现,国内复合肥市场延续弱势整理,部分市场价格下调30-50元/吨。现在复合肥需求支撑不足、成本下滑,且经销商对于市场行情多持观望态度,拿货谨慎。
基于此,有观点指出,综合来看,下半年供需偏紧格局将有所缓解,需求增量有限,目前尿素企业库存仍然处于相对低位,后期一旦累库,尿素价格或将出现大幅下跌行情。对此,你怎么看呢?
2、还未引起机构资金注意的投资机会——最近一周钾肥暴涨(附股)
作者:财申君Plus
钾肥专家交流会纪要20210607
嘉宾:钾肥专家
时间:2021年6月7日
钾肥市场情况
国际现货大颗粒价格,南美达到了420美金,东南亚在325美金左右,中国现货市场价格也差不多这个水平,这周较上周人民币价格有100多块钱的上涨。
现在62白钾国内市场价格以美盛为代表,已经提高到3050元/吨左右,边贸62白钾本周报价2750元/吨,较之前大幅涨价。
国内国外涨价驱动性不同,国内涨价一个是因为国际涨,国内有预期,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钾盐供应商少,国内钾肥供应一半是进口,一半国产。目前进口能掌握钾肥资源的,主要是央企手里的150万吨,现在港存是240万吨,其他的加上美盛手里有80-100万吨,海运的货现在极度集中,这也为中国价格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边贸本周较上周价格涨了300块人民币,边贸能进货的在5家,资源相对集中,下游只能在这几家手里买,也加速了钾肥上涨的趋势。
除此之外,国际需求旺盛,巴西东南亚北美等地区都很旺盛,整个趋势都推动了国际国内钾肥价格上涨。巴西价格高,颗粒现货价格在420美金,是目前价格最高的。
钾肥格局
长协和现货市场两种。中国和印度长协需求比较多,上半年中国和国外供应商谈的价格是247美金,印度是280美金。长协供应完后,现货市场是厂商根据自己产能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进行调剂,巴西市场就是现货市场最灵活的走向,因为巴西是种植大国,粮食出口占的比例比较大,他的价格也是在引领整个价格的上涨。
除了钾肥,氮肥和磷肥也在上涨。
Q:美盛关闭K1K2矿井,对全球钾肥格局短期和中长期影响?
A:其实K3矿就是为了替代K1和K2,因为K1和K2的矿比较老,采的成本也高,K3设计产能是650万吨,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矿。影响应该到明年3月份,这段时间会有减量,近3-4年中国长协价格包括国际价格在220-400美金之间,处于低位,现在国际价格快400美金,足够去驱动供应商发动原有产能。
美盛事件对市场会有短期推迟,3和4季度国际市场的价格会因此稳定,或者会被继续推高。
Q:全球钾肥成本结构?高成本钾肥在钾肥价格到什么程度才能扩产?是马上能扩出来还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A:老的设备需要重启,其实只是设备停了,人员遣散了,这种相对长期投资的来说会短一些,也需要一定时间,要去找工人和当地的环保,大致要3-6个月。
之前大家做过测算,如果钾肥价格持续在400美金以上,打矿和投资就可以运作,这个周期会更长。比如力拓在加拿大的项目开了很长时间了,中间停过,因为价格到200美金了,矿投资成本很高,就没有去推进这个项目。
目前价格上400美金,如果短期能够持续,这个矿可能加速,2-3年就可以出产品。
但是也不是以下就能达到设计产能。新增产能是从长期来看钾肥的供需关系,会看全世界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长,对化肥需求的增长,是看长线。
对短期来看是没什么作用,即使美盛或者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增加了老矿产能,对近期供应不太产生影响,至少是到明年6月以前。
Q:新增潜在矿产能情况?新增矿的情况?
A:加钾每年供应2500万吨或者更多一点,全球能重启闲置矿资源都在加拿大,其他地方很少,加拿大有两家老牌公司,美盛和Nutrien两家,资源都在这两家手里。白俄和俄罗斯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因为国家很多收入都来源于用矿去换美金,新增产能也都要去陆续投入。但加拿大量不会太大,估计在200-300万吨。新建矿目前最大的是力拓,设计产能700万吨,多年后能达到700-900万吨,另外现在欧化第二个矿的量会上来,第一个矿现在达到200多万吨,还有一个白钾的矿,在1-2年内会出矿,设计产能是300万吨,两个矿加在一起能达到700多万吨,第二个矿预计明后年可以释放。
Q:厂家,下游经销商,港口的库存水平跟历史同期相比如何?
A:目前下游客户的库存比较低,价格比较高,不会买到很多产品,会选择规避风险,不大量囤货,去年同期边贸价格在1500元,港口价格在1800元,都很低,去年购买比较旺盛。现在港存235万吨,去年350万吨,差了100多万吨,所以今年比去年同期肯定是要好的。
今年大合同谈的价格是247美金,但给中国的量很少,相当于往年是10,今年就只有2,所以最近新船到货量少,按照往年的谈判,这个季节会大量到货,但现在中国价格比较低,国际供应商把货卖到价位更高的地方去了,整体看中国库存量和供应量与往年比都是减少的。
Q:后期用肥旺季来了后国内的量怎么解决? 明年大合同价格大概在哪个位置?
A:三季度是全国淡季,鉴于国内的低库存,按理说中国会四季度启动明年的谈判,也可能11月份左右就跟国际供应商接触,去谈明年的价格和数量。
今年的价格很像10年前,在2012年和2013年左右,那个时候价格是400-470美金,目前现货市场已经超过400美金了,谈判应该是想往400美金以内去谈判,国际供应商是否会接受取决于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目前巴西快500美金了,中国在400美金出头,预计新的合同价格和目前现货市场价格类似。
Q:如果今年钾肥大合同价格确定比较高,是不是说明再往后一年钾肥的价格也能维持在高位?现在海外长协价还有往上走的空间吗?
A:目前看是这样。有空间,因为今年国际市场需求增加,现货产能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价格还会被推高。
Q:从中长期一两年来看,钾肥价格会到什么水平?
A:国际价格年底或明年年初会到500美金,按照历史经验,长协价格和现货价格差值在50-100美金之间,中国长协价格会在400美金或者400美金出头,400美金以下不太可能,巴西价格在500美金,东南亚和其他地方的价格也会在400美金出头。
Q:农资价格关系到国内农民生产,如果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国家会不会提出政策去强制干预,让价格通过政策性手段回落,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A:这个问题是存在的,因为化肥和其他化工产品不一样,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产成本,国家对粮价的控制较大,所以国家很可能会对化肥产品的价格进行限制。化肥每年淡季储备量很大,储备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价格上涨过快,从产品线来说,钾肥、磷肥和氮肥有区别:
氮肥例如尿素,有可能因为目前煤价很高而推涨其生产成本;
磷肥使用氮肥和硫磺,价格也在涨价,受到国际上的影响,国家进行价格调控相对容易;
钾肥方面,国家每年有150万国家储备,目前235万吨产能中就有不能销售的150万吨国储化肥,但它可以在国家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平抑物价。如果钾肥价格上涨过快,已经超过3000-3500元/吨,国家会释放150万吨国储化肥去暂时平抑物价。
另外,如果释放150万吨国储化肥仍无法干预钾肥价格的、快速上涨,国家很有可能就会给农民提供补贴以防止农民生产成本过高。
Q:如果全部释放150万吨国储钾肥,对于整体紧张的供需关系会有多大程度的缓解,会扭转目前的供需关系吗?
A:中国表观需求量1450-1500万吨,释放150万吨只能阶段性调控价格,无法做到根本上改变供需,但可以在与国外厂商的谈判中释放已达到争取时间的目的,但起不到改变整体市场情况的作用。
Q:如果国家限制磷肥和氮肥出口,对国内企业的影响如何?
A:出于调控肥料价格需要,对于氮肥和磷肥已经采取取消关税政策,这属于国家的调控手段之一。虽然目前原材料生产成本增加,但厂商利润仍然较高,刺激磷肥、氮肥生产。因此限制出口可以抑制化肥价格的上涨。
Q:如果中国限制磷肥和氮肥出口,海外需要多长时间补充需求缺口?
A:目前国内内需旺盛,推动尿素价格水涨船高,一反往年情势。尿素价格在黑龙江地区为2300元/吨左右,超过2008年危机时期水平,达到了历史高位,从去年1300元/吨左右上涨较大。中国如果提高关税,会产生较大影响,变相推高国际磷肥和氮肥价格,从而影响粮食价格,国际厂商十分依赖中国出口。
今年印度库存量较低,有较大刚需,对中国肥料的需求较大。政策上主动控制磷肥和氮肥价格,会推高国际市场价格,也有可能使国际农产品种植情况受到影响。
Q:比较一下国际市场几个地区钾肥生产成本,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加拿大,以及我国在老挝的厂商?
A:钾肥的生产成本与他们生产时间以及工艺有关,俄罗斯、加拿大的成本较低,其次是盐湖,最高是老挝地区的厂商。加拿大采矿成本较低,在120-150美元左右。盐湖早期成本较低,现在成本在1300-1400元之间,其他地区成本更高。老挝矿源较新,前期投入很高,生产工艺成本较高,可能在1700元以上,较加拿大和盐湖更高。
Q:农产品价格对化肥价格提升的拉动力度大致在什么范围?
A:拉动力度非常明显。巴西地区粮食生产偏工业化,投入化肥量较其他地区更多,也利用很多闲置土地,粮食价格增加可拉动化肥价格增长,也能带动土地面积的增长,这在巴西和美国表现的非常明显。巴西近几年进口量超过1000万吨,最早只有700-800万吨,都是因为粮食需求增加、
Q:国内的对外依存度可能还有50%左右,未来可能会降低,还是随着盐湖的开采已经达到一个相对极限?
A:从目前看,氯化钾国内的资源上升的这种机会不大,因为国内正在明显减量,比如像一些其他小的工厂通过最近10-15年的过度开采,氯水质量和总量在下降。目前唯一能保持住这个量的就是盐湖,因为拥有比较好的资源。但是也因为逐渐的这个采矿,每年能够保证的量在下降。
同时采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从理论上来讲中国钾肥供给是一个平稳略有下降的状态。地表的好矿已经逐渐用完了,后面再去采集深度的氯水和分析炼难度会越来越大,总量会稳中下降。
Q:港口库存数据比往年少了多少?钾肥的使用是有弹性的,就是说如果价格很高的时候,可以暂时用到地表的残留的钾也可以使用草木灰烧制。现在的情况如果价格再继续上涨,可能会需求增长,但农民减少用钾肥的情况?
A:现在的港口库存是235万吨,去年同期是350万吨。按照历史经验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钾肥和氮肥磷肥不太一样,钾肥相当于是一个品质因素。老百姓最早只用氮肥,后来用磷肥,最后才是氮磷钾,中国农民的使用化肥是有一个过程的。钾肥增加了之后,可能起到了一个壮杆结实的作用,但表面上不太明显看出,所以钾肥用量就会降低。
但今年我觉得不一定出现,因为复合肥厂也好,老百姓也好,使用氮磷钾的比例会计算成本。尿素成本按照2500计算,氮含量是53%-54%,钾肥成本按照2700,含量是60%,从氮肥和其他相比单含量的成本还是比较便宜。根据生产投入的成本计算,由于钾肥比较便宜,可能氮含量减少,钾含量增加,所以在今年这种情况下不一定会减少对钾肥的使用。
在过去氮磷钾相比钾肥都比较昂贵,一旦钾肥价格升高就会减少钾肥使用量,但是现在因为钾肥成本还是最便宜的,所以说也不见得会减少钾肥的使用。
Q:钾肥的需求在国际上来看低于氮肥和磷肥,过去十几年中钾肥需求量的复合增速最快,波动相比氮肥和磷肥也是更大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和这三者对作物的作用机制有关系?
A:中国化肥的使用阶段跟国际上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过去最早的时候是用农家肥,后来所谓的化肥实质上就是尿素,再到后来大家发现使用尿素作物长得也不好,于是后来就进口美国的二铵,既补了氮又补了膦,后来发现氮磷补足之后还需要钾肥,也就说在整个氮磷钾的使用过程中钾肥是最后一个被认可能够增加作物质量和产量的物质,现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全球钾肥的表观需求量是在6500- 6800万吨的水平。
最近从去年和前年开始是一直增加的,今年乐观地认为是6900- 7000万吨这样的量。主要的原因是大家逐渐的认识到了钾肥的这个使用量会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特别是在中国来讲,目前随着大家经济水平地提高,我们吃的比如苹果、橘子或者一些蔬菜更希望它吃起来色香味俱全,那么氮磷钾中主要是钾肥起到了这个作用,所以在中国山东的、南方的果蔬区、广西广东这些地方钾肥的直接使用量都很大,而且每年都在增加。主要原因是钾肥是一个品质元素。
中国对钾肥的需求其实是在增加的,那么在世界上范围来讲化肥增长最有潜力的是在非洲,他们也是从最早的氮肥时期逐渐过渡到氮磷钾,所以说钾肥的这个使用增长是一个补涨的过程。一是这个粮食作物品种的增加,第二个是大家对钾肥的认识增加,钾肥从量上来看是一个稳步增加的过程。
Q:钾肥受益消费升级,疫情后经济恢复,钾肥弹性比磷肥和氮肥大?。
A:是的,受益于消费升级。国家已经提出了一个叫化肥零增长,零增长实际上叫减氮控膦补钾。就是说在传统的中国需求里大量使用磷肥和氮肥,没有注重钾肥需求。那么化肥所谓的零增长就是现在氮肥多了,磷肥多了,造成很多地方导致土地板结进行减氮减膦,但钾肥的使用量远远不够补钾。实际上是减氮,控膦,补钾的过程保持化肥零增长,所以这点是对钾肥的需求也是利好的。
消费升级,特别是一些经济作物的增加,也带来了对钾肥,包括硫酸钾这个需求增加。
Q:钾肥供给增长需要看矿场的勘探与开发,地球资源有限,很多矿场可能以人类目前的技术很难开发,是不是意味着未来存在供给瓶颈?
A:嗯,会的。但10-20年甚至是30年是不会的。就是说加拿大以萨斯科文省为代表钾肥的储量很大,刨去前期投入成本的话,后期运营成本是最低的。钾肥和磷肥、氮肥不一样,钾肥矿投入比较高。
举个例子来说。说我开采一个磷矿厂需要10亿,那么开采钾肥矿场的投资可能需要20亿,而且周期会特别长。比如尿素厂可能我们投入一年,因为它都是已经成熟的工艺,只要你有燃气有煤,第2-3年就可生产,但钾肥因为它是从地下开采,深度比较深,中间会遇到一些水层等很多种原因,加拿大和俄罗斯投入很多钱,但矿控制不住透水,整个都废掉了。
所以大家投资钾肥矿还是相对比较谨慎的,一般都是国际大企业在投资,前期投资成本比较高,回报比较慢。储量足够,产量少,可能今年投入,五年六年之后产量才会逐渐出来。所以说相对投资钾肥的都比较谨慎。
Q:中国钾肥进出口贸易会不会受到疫情影响?
A:应该会受到疫情影响,因为从去年到今年,运输效率降低了,举个例子来说到中国的船,本来很短的时间就能卸完货,但可能因为疫情的原因,检验时间变长。从去年到今年,个别地区海运运费涨的比较快,。但是从现在往后估计逐渐会减弱。
Q:12-13年,钾肥年度大合同的合同价在400美金/吨左右,17-18年下滑到300美金/吨,背后背景能给我们大概介绍一下吗?
A:是这样的。其实降幅比较大的应该是20年是220美金/吨。2018年是290美金/吨,之前是31美金/吨。整个钾肥实际上350-400美金/吨。当年降低是遇到了巴西经济危机,由于货币购买力问题导致全球价格下行。
第二是因为一些新产能逐渐加入。举个例子来说,俄罗斯的矿最近加入,盐湖从原来最早期的,350-360万吨,最多到了505-510的年产能,这几年的产能实际上是在逐渐增加的,但需求增加并没有产能增加的那么快。在这个阶段很多国家做出了调整,现在一些合资出口公司已经关了一些成本比较高的矿,就是为了平抑全球供应。
疫情过后,大家提前购买粮食的,但产能还没有恢复,就体现出价格上涨。我觉得,这个主要是跟产能和产量有关系。实际上钾肥如果都开起来的话呢,产能还是足够大,但是现在就是因为一些矿的闲置和人为的退出,导致供给问题。今年赶上疫情,粮价比较高,大家对粮食的需求快速增加,导致钾肥价格快速增长。
另外,因为氮磷钾价格上涨也跟美国放水,通胀有关系。
钾肥相关概念股
1、ST盐湖
曾经的历史大妖股,钾肥之王,坐拥察尔汗盐湖的资源储备,为国内第一大钾肥企业,08年市值千亿比肩茅台,但是自己乱扩张,作死了暂停交易。公司500万产能,2019年产量563万吨,销量494万吨。
2、ST藏格
名义产能200万吨,但是现在实际100万左右。2019年产量108万吨,销量109万吨。
3、亚钾国际
公司转型好几次,这次终于落定专注于钾肥。现在拥有老挝甘蒙省35平方公里钾盐开采权,总储量10亿吨,折纯氯化钾1.52亿吨。2019年产能25万吨,正在改扩建的100万吨项目,预计2021年7月全场投料。
正在收购的老挝彭下-农波矿段钾盐矿(与现有矿相邻),总储量近40亿吨,折纯氯化钾6.77亿吨,品位达到17.14%,较现有的提升12%。
收购完成后,折纯氯化钾储量将增至超过8亿吨,成为亚洲最大的钾盐矿场。
公司现在的技术带头人是前盐湖股份的总经理/总工程师李小松博士,这是一大亮点。
感觉目前亚钾国际是承担了国家级的战略型海外找钾、采钾,是钾盐板块中的成长股,有点盛和资源的味道,自身产能不断扩大,还不断的海外收购、资源整合。
20年25万吨,21年50万吨,22年100万吨,23年200万吨?
按计算器的话,老挝的生产成本是全球最低的,估摸着只要四五百块,国内盐湖和藏格要六七百块,加拿大公司大概七八百,海外的俄罗斯、白俄罗斯大概九百到一千,美国最贵要一千五。
亚钾国际的产品现在都是老挝生产,东南亚销售的,生产成本低,销售价格比国内要高,业绩释放应该是最明确的吧。
4、东方铁塔
公司也是转型很多次,现在钢结构、钾肥双主业。现在有50万产能,储量大概1.8亿吨,也在老挝。
钾肥的业绩可以跟着亚钾国际一起套同样的公式。
公司刚拿到批文募资10亿继续搞钾肥业务,未来继续扩产。
但是公司总是有点让人不踏实,总是瞎搞,股东减持啥的利空又很多。
5、其他
富邦股份:年产10万吨圆颗粒钾肥是国家大力推广重点开发的新型钾肥。
冠农股份:持股20.3%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硫酸钾产能达160万吨)。
整个钾肥板块,好几个是问题公司,感觉跟去年上半年的锂矿公司一样。去年很早朋友就给我安利锂矿,没有重视的原因就是觉得板块都是问题公司,你看去年上半年天齐锂业、st融捷、雅化集团等等几个公司都被市场唾弃骗人啊公司不行了啊什么的,结果后来价格一涨,啥问题都解决了。
由于钾肥板块多问题公司,所以几乎没有机构,等这些问题公司都解决了问题,那机构自然就来了。
本文关键词:大跌之后小跌,今天大跌的原因找到了,今天怎么大跌了,最近什么大跌,大跌以后大涨。这就是关于《氮磷钾股票(还未引起机构资金注意的投资机会——最近一周钾肥暴涨)》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赛仁金融》百科知识网站:http://yzsryq.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