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和经济的区别】:金融与经济的区别,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金融和经济的区别:金融与经济的区别
1.不同的研究领域: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类的行为以及如何合理配置资源;金融主要分为经济学,进行更详细的研究;
2.内容不同:金融分为微观和宏观金融;经济学是一门普遍的学科;
3、就业方向不同:经济学可从事会计、金融、营销、投资等工作;金融主要是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基金公司等;
4.不同角度:经济研究经济关系;金融研究资本流动等。
金融与经济学简介金融是经济学的一个类别。金融学主要研究金融和货币流通市场的各种经济活动。大学经济学专业作为学术研究学习,经济学研究范围广,课题多,通常不通过具体实践学习。金融起源于经济学,但独立于经济学,因为金融学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在微观和宏观层面都有其独特的研究体系。经济学更多地控制市场经济关系,并根据经济结构制定具体政策。
2、专题讨论:金融在经济环境中,其实就是一个“预期管理”游戏?
这篇文章,没有什么立场色彩和个人观点,将结合现实,和各位读者朋友有深度,有专业,通俗易懂地聊一聊,关于金融行业,市场,部门,在经济环境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有哪些本质?
通过本文,或许可以让更多的人对于金融这个概念,有更加深刻,直击本质,并且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和理解。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在中国的经济价值语境下,该如何理性客观的认知,“金融”一词?
在中国的经济语境下谈金融,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和经济个体而言,有没有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
实际上没有必要,金融这个名词的概念,两级分化严重,门内来看,通俗简单,没有丝毫神秘色彩,就好比工人,农民这样的名词一样,而对于门外来看,就显得有些高端莫测,难以理解了,一知半解,奉为传奇。
公开定义如下:
金融(Finance、Finaunce)是市场主体利用金融工具将资金从资金盈余方流向资金稀缺方的经济活动。
金融是货币资金融通的总称。主要指与货币流通和银行信用相关的各种活动。
主要内容包括:
货币的发行、投放、流通和回笼;
各种存款的吸收和提取;
各项贷款的发放和收回;
银行会计、出纳、转账、结算、保险、投资、信托、租赁、汇兑、贴现、抵押、证券买卖以及国际间的贸易和非贸易的结算、黄金白银买卖、输出、输入等。
当然,这样的定义对于没有经济学和金融基础知识的群体来说,想要理解,并不容易。
最简单的解释,那就是通过货币手段进行社会财富分配和资源配置的生意,以及商业活动,就是金融。
中国是社会主义,美国是资本主义,动用这个手段的主体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中国谈金融,就要以中国的经济价值语境和实际模式来谈,美国是民间资本资本集团主导金融,在中国,是国家主导金融,银行都是国家的,利率是国家说了算。
中国金融,国家主导,央妈财爸发改委爷爷,民间和外来资本为辅;
美国金融,资本集团主导(美联储是资本集团所控制),国家为辅。
- 我国的金融机构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时期,那时候中国最早出现了当铺。到唐宣宗时期(公元847~858年),有“金银行”出现。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蔡襄知福州时,作《教民十六事》,其中第六条为“银行轧造吹银出卖许多告提”,这是“银行”一词单独出现最早的时间。
- 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
- 中国的金融机构,按地位和功能可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
第二类,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
第三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有及股份制的保险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等。
第四类,在境内开办的外资、侨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
按照经济逻辑进行划分,中国的社会经济组成部分,主要有四个部分,
国民经济各部门指:
①非金融企业部门 (主要从事非金融的生产和劳务活动);
②金融企业部门 (从事金融中介和金融服务活动);
③政府部门 (提供公共服务和调控社会经济运行,以及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
④居民部门 (包括居民家庭和个体经营者)。
实际上,大家发现没有?真正创造社会财富,产生经济增长的部门,只有两个,那就是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
作为管理和规则制定的政府部门不用多说,金融部门,一切收入和价值增长实打实,就是从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的增量中分成而来的。
金融的本质,就是不事生产,而是通过货币手段,获得收益,并且引导社会资源配置。
在中国,金融部门是国家的,核心是为国家服务的,帮国家赚钱的一个主要部门。
而在美国,金融部门是资本集团的,属于谁,就为谁工作。
货币手段,并不神秘,就是用钱做生意,最简单直接的,就是储贷利差。
嗯,在中国经济环境中,民间借贷其实就是金融生意,这有什么稀奇和神秘的呢?
至于如何理解金融这个东西,用最简单的思维来看,就是归谁管,为谁服务,利益关联嘛!
在中国,金融是为国家服务的,这个认知非常关键。这是理解中国经济语境下的金融概念,最为基础的认知,没有之一。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中国的金融市场,实际上本质和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既然中国的金融都是为国家服务,那么从本质来看,实际上中国的金融市场,和美国以及发达国家主流的金融市场,是完全不一样的。
从金融体系的结构看,中国一直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而美国则是一个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
银行背后是国家,中国的金融市场是国家利益优先;
市场背后是资本,美国的金融市场,是资本集团利益优先;
表面上看,模式,形式,玩法,甚至规则设置,中美股市没有多少区别,但是最多也就是“形似而神不似”。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扮演着全球“存款人”的角色——突出表现为中国对外资产以低风险、低收益的外汇储备为主,而美国则扮演着全球“银行家”的角色——对外负债以国债等安全资产为主,对外资产则主要是高风险、高收益的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
金融体系的规模、结构以及对外资产/负债的关系与货币的国际地位互为因果。
简单来说,中国的金融市场更像是国家一个内部的,相对封闭的经济管理和实现分配的工具,而美国的金融市场,是资本扎堆,高度开放的金融和实体价值互动市场。
即使有“北向资金”这种外来资本的参与,在中国金融市场里面能和国家资本扳手腕?
从金融市场融资和促进实体经济的角度上来看,美国的金融市场,无论是成熟度,还是资金规模,都是中国金融市场无法比拟,难以超越的存在。
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事实就是这样的。
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国,真正的金融盈利基本盘,长期以来都不是什么资本市场,而是基于土地的房地产,所以,中国金融的基本盘,相生相伴的资产标的,是房产而不是股票;
海洋文明为基础的美国,金融盈利基本盘,是美元霸权背景下的金融市场优势,就是美国股市。
任何国家和经济体中的个体想要在价值增量上获得资产性收入,只能关联主流金融关联的基本盘市场。
中国出现炒房现象,是金融关联的必然结果,而对于中国股市,长期投资,实际上属于长期押注国运;
美国全民炒股,除了中国人喜欢在美国炒房,美股投机,才是正途,而美国房产基本金融属性很弱,美国买房投资,就是赌美国的国运。
金融基本盘,投机风向标,国家管理经济的工具,押注国运的方向。
这里的内容可能有些复杂,建议大家多看几遍,加深理解。
简而言之,中美的金融市场,表面上看可能原理玩法没有多少区别,但实际上,本质完全不一样。
在中国,能够顺利从国家金融机构中撬动杠杆,实现债务驱动的金融基本盘对象,就是土地和房产,这个本质,非常重要。土地和房产,才是中国金融最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实现利差回报的底层资产。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结合9月份国际国内的几个经济现实,看懂金融“预期管理”的游戏本质,
最近,在万众瞩目中,美联储公布了9月加息的计划:75bp。
这完全符合市场的预期,堪称众望所归。
经济波动和汇率波动很正常,只要在预期的可控范围就行,就怕出现失控的超预期事情。
经济行为不怕一时的盈亏,最怕政策的不稳定和未来的不可预测。
所以,美国加息75bp,也是一种很好的预期管理。
最重要的,要看到美联储用行动兑现了市场的预期,还摆足了鹰派强硬的姿态,充分调动了全球资本市场的预期,往美联储和美国预想的方向行动。
这套连打带消,不能说不漂亮。
接下来,中国金融市场的表现,不用多说了吧?
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玩金融一百多年,这一波理性客观来说,是真的给中国国家和金融市场,来了一个下马威。
这不是什么马后炮,实际上中国的股市面对美联储加息而持续下行,是必然的。
中国国家为了应对美元加息,也采取了一些符合市场预期的做法。
9月15日,中国央行开展了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MLF就是央行给银行印钱。由于9月MLF到期量为6000亿元,此举就相当于央行从银行体系抽掉了2000亿的流动性。
假设银行体系的货币乘数是4,此举就相当于减少了8000亿的M2。
这就是货币收紧。
强美元周期中,保汇率,或者稳住人民币贬值的势头,控制节奏,是要有代价的!
9月20日,央行公布9月LPR,与8月持平。没有继续之前的降息周期,这也在市场预期之内。
在美联储来势汹汹的加息时刻,中国国家适当的进行货币收紧,才是符合市场预期的行为。
如果此时继续之前的降息和货币宽松,反而会引起市场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慌。
资金肯定会担心人民币大幅贬值的问题,导致出现抛售人民币的失控行为。
不过,由于我国货币收紧的力度明显不如美国,一个把控不好,势必会导致人民币汇率的急速贬值,带来对中国国内经济的直接冲击。
因此,当前人民币汇率的破7,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表现,符合预期。
能够稳住幅度,没有造成冲击,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保汇率了,而是被动在强美元周期下进行的腾挪应对。
人民币汇率虽然在贬值,但不是剧烈贬值,而是缓慢贬值,贬值幅度明显小于日元和欧元等主流货币。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不贬值甚至升值,反而会引发市场广泛的猜疑:
人民币怎么了?外汇管制在加强吗?
这种非预期的担忧,尽管看起来短暂维持了汇率稳定,但实际上对人民币的信用和透明是一种非常大的打击,透支了人民币。
所以,为了解决现实的冲击和挑战,中国国家采取紧缩应对,才是真相。
紧缩就降低流动性,流动性没有了,金融市场玩什么?
别谈什么情绪,主力,MACD,内幕消息,巴拉巴拉……都是市场非理性的瞎折腾。
看不懂金融就是“预期管理”的游戏这个本质,都是不入流的金融市场参与者,换个词来形容,就是一无所知,自以为是的韭菜生力军。
资本市场,金融游戏,从来不需要什么惊喜,只需要规律和预期。
规律在前,预期在后,金融市场的预期,就是“为谁服务”的意图,而和市场无关,或许这句话,只有极少数面对短期暴跌,行情低迷,能够真正做到气定神闲,毫无波澜的真正玩家,才能体会到其中共鸣。
在中国金融市场,生存的奥义,就是懂规律,并且能够看清真正的预期。
而不是用赌博心态进去捞一把。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从金融的逻辑,看懂中国的房地产经济逻辑。
文章最后,还是在中国经济语境中,聚焦中国金融真正的基本面,房地产。
房地产牵涉的整个产业链,占到中国GDP的20%,绝对的支柱。
无论是当前的稳经济,还是未来的经济转型,都取决于房地产的状况。
当然,这里不是和很多人抬杠,我也不会为了附和一些人的情感需求去说一些违心的内容,除了精神快乐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从来不是我的选择。
房价的涨跌,对于当下中国宏观经济未来,至关重要。
直击本质的来看,两个结论:
不涨价,是为了未来的经济转型,让国家金融无法继续依赖房地产躺赚,轻松赚,安全赚;
不降价,是为了当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毕竟过去20年,金融和房产相生相伴,债务驱动,尾大不掉是事实。
直接一点,就是中国房地产去金融化的一个关键而又敏感的阶段,在风险和增长之间寻找兼顾的平衡点。
“房住不炒”与“稳房价稳预期”本就是双胞胎,是高层一直在反复强调的,时不时就出来喊一喊。
“房住不炒”就是不涨价,“稳房价稳预期”就是不降价。
房地产政策就这样保持定力,才是化解本轮风险的一个基础。
回到金融“预期管理游戏”的本质上面来看,其实国家的目的和诉求,非常清晰:
既不让大量的增量资金流入房地产,也不让大量的存量资金流出房地产。
把房地产经济,土地财政,还有楼市牢牢摁住,保持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锁死房地产的流动性。
倒逼金融部门去市场,实体经济里面去找新的增量,加大银行部门对利差增量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国家预期已经给出来了,端着国家饭碗的金融部门,即使万般不情愿,能拒绝吗?
银行股出现持续下跌表现,各地稳楼市,稳房价,保交楼成为地方政府的政治任务,新一轮金融的“预期管理游戏”,气氛已经烘托到位了。
这个世界本就不需要惊喜,“没有惊喜”多了,只要事情保持不恶化,“惊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剩下的,交给时间,只有时间才能带来所谓的惊喜。
看懂本质,看清趋势,看准方向,这是经济时代,想要谋求生存发展,必备的一种认知。
以上,就是对中国金融,进行的一次专题分析和讨论,和各位读者朋友进行一个分享。
部分内容或许有些艰涩和门槛,没有关系,请文明留言,理性交流。
不懂也没关系,谁也不是一出生就懂的,总需要一个过程的不是?
关键是,面对不懂的态度,才是重中之重。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本文关键词:金融和经济有啥区别,金融与经济的区别是什么,金融与经济的区别与联系,经济与金融有什么区别?,金融和经济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关于《金融和经济的区别,金融与经济的区别(其实就是一个“预期管理”游戏)》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赛仁金融》百科知识网站:http://yzsryq.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