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必选消费概念股】:什么是必选消费指数?市场上有哪些必选消费指数?,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必选消费概念股
- 2、国君策略8月金股组合:布局成长隐形冠军与传统赛道龙头
1、必选消费概念股
必选消费也可以叫做主要消费,指的是生活中最基本的,必要的消费,比如食品,生活用品,农林牧渔产品等等。
反映必选消费市场情况的指数就是必选消费指数。市场上主要的必选消费指数分为两类:宽基指数和细分行业指数。
宽基指数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由中证800指数样本股中的主要消费行业股票组成,发硬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权重股排名前五的是贵州茅台,五粮液,伊利股份,牧原股份,泸州老窖。
全指消费指数:从中证全指样本股主要消费行业选择流动性和市场代表性较好的股票构成的样本股,以反映沪深两市中主要消费行业内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权重股排名前五的是贵州茅台,五粮液,伊利股份,牧原股份,泸州老窖。
上证消费指数:选择上海证券市场主要消费行业股票组成,以反映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权重股排名前五的是贵州茅台,伊利股份,海天味业,通威股份,山西汾酒。
沪深300主要消费指数:由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的主要消费行业股票组成,以反映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权重股排名前五的是贵州茅台,五粮液,伊利股份,牧原股份,泸州老窖。
中证主要消费红利指数:采取股息率加权计算,旨在反映主要消费行业的红利水平。权重股排名前五的是梅花生物,华宝股份,养元饮品,圣农发展,元祖股份。
基金主要跟踪的是中证主要消费和上证主要消费指数。
细分行业指数主要指数是中证食品饮料指数和中证白酒指数。
中证食品饮料指数以中证全指为样本空间,选取归属于饮料、包装食品与肉类两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份股,以反映食品饮料类相关上市公司整体表现。权重股排名前五的是贵州茅台,五粮液,伊利股份,泸州老窖,海天味业。
中证白酒指数以中证全指为样本空间,选取涉及白酒生产业务相关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份股。权重股排名前五的是泸州老窖,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五粮液,洋河股份。
2、国君策略8月金股组合:布局成长隐形冠军与传统赛道龙头
摘要
·8月金股组合:1、食品饮料:青岛啤酒/贵州茅台;2、社服零售:锦江酒店;3、医药:爱尔眼科;4、新能源:鼎胜新材;5、汽车:双环传动;6、计算机:虹软科技/新点软件;7、电子:立讯精密;8、军工:航天电器;9、 港股:美团-W/李宁。
·我们6月以来一直强调本轮市场风险偏好的上升不是所有投资者都提升,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由于担心风险,担心经济恢复的可持续性会进一步压降价值板块,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明显偏好具有更高景气和更好发展势能的新经济成长板块。市场对7月政治局会议关于增量经济政策和房地产刺激的预期落空,市场短期面临政策、盈利、流动性预期的修正,与经济周期相关的价值板块很难获得系统性改善。行情将走向进一步分化,成长要好于价值。下一个阶段,对整体市场而言,我们认为上证指数以区间震荡为主,投资机会还会较为丰富,关键是找好投资结构。
·选股思路一:景气成长中寻找中小市值的隐形冠军。2022Q2公募基金新能源持仓占比达到16.2%,板块持仓新高,尤其是500亿市值以上大盘股占比近90%。我们认为应在成长中寻找扩散与下沉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在细分赛道当中受益于需求快速扩张、技术进步、国产替代的中小市值隐形冠军公司,即泛新能源的投资机会。泛新能源的投资机会既在垂直的产业链细分环节中,也出现在传统领域如煤炭、化工、有色等切入新材料的公司。因此,下一阶段的市场风格不是成长向价值切换,而是成长的轮动,重视行情扩散下的中小市值弹性。
·选股思路二:传统赛道选择竞争优势提升的龙头白马。在疫情冲击和经济波动下,诸多传统领域尤其是消费和制造均出现了明显的供给侧收缩和出清优化。在弱复苏和信用宽松环境下,龙头公司竞争优势是提升的,具备在弱复苏当中提升净利率与加杠杆的能力。据我们测算,2023年龙头盈利预期显著高于非龙头,即传统赛道增长可能是缓慢的,但并不意味着龙头改善缓慢。此外,传统赛道龙头白马经过一年半的调整已较为充分,股价底部也相对清晰,回调中值得增配。
·行业与投资主题:景气成长找隐形冠军,传统赛道寻龙头白马。下一阶段两大投资主题有望继续走出超额,一是转型背景下新能源、数字经济、自主可控等科技新经济成长股;二是中期角度存量经济下竞争优势扩大,并且股价已充分调整的赛道龙头股。推荐:1)高景气成长:电动车/光伏/风电/军工/计算机信创/数字产业;2)消费医药等赛道龙头股:白酒/酒店/生猪/医疗设备/消费医疗/CDMO。
目录
01 国君策略2022年8月金股组合
02 观点汇总
2.1. 策略观点:风险偏好走向两端
研究员:方奕、黄维驰、张逸飞、苏徽
指数区间震荡,成长好于价值。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1.61%,中证1000指数上涨1.18%,A股行情进一步分化,两端走的特点也更明显。我们从6月以来一直强调的一个观点是,本轮市场风险偏好的上升不是所有投资者都提升,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待当前宏观环境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由于担心风险,担心经济恢复的可持续性会进一步压降价值板块;而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明显偏好具有更高景气和更好发展势能的新经济成长板块。伴随投资者对7月政治局会议关于增量经济政策和房地产刺激预期的落空,实体经济(如PMI)和信用环比改善速率的放缓,市场短期将进入多个预期的修正,对政策预期的修正、对盈利预期的修正、对流动性预期的修正等等。在预期的修正期与经济周期相关的价值板块很难获得系统性改善。行情将走向进一步的分化,成长要好于价值。下一个阶段,对整体市场而言,我们认为上证指数以区间震荡为主,投资机会还会较为丰富,关键是找好投资结构。
选股思路一:景气成长中寻找中小市值的隐形冠军。在交流中部分投资者有所焦虑,一方面是成长尤其是新能源领域的景气优势非常明显,不论是电动车销量还是光伏装机增速在近两个月均实现了翻倍式的同比增长。另一方面,经过两个月的上涨,投资者对成长预期也趋向一致。2022Q2公募基金新能源持仓占比达16.2%,处于板块持仓的新高,尤其是500亿市值以上大盘股占比近90%。那么,如何在投资策略上解决上述矛盾,即寻找预期还没有充分、交易结构还没有拥挤,同时能够受益于需求快速扩张的领域?我们的看法是在成长中寻找扩散与下沉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在细分赛道当中受益于需求快速扩张、技术进步、国产替代的中小市值隐形冠军公司,即泛新能源的投资机会。泛新能源的投资机会既在垂直的产业链细分环节中,也能够出现在传统领域如煤炭、化工、有色等切入新材料的公司。因此,下一阶段的市场风格不是成长向价值切换,而是成长的轮动,重视行情扩散下的中小市值弹性。
选股思路二:传统赛道选择竞争优势提升的龙头白马。过去两年经济大起大落,行业间盈利差异占主导,行业内盈利差异不明显。但在经济弱修复与存量经济大背景下,下一阶段重点是哪一类别的盈利预期改善。在疫情冲击和经济波动下,诸多传统领域尤其是消费和制造均出现了明显的供给侧收缩和出清优化。在弱复苏和信用宽松的环境下,龙头公司的竞争优势是提升的,具备在弱复苏当中提升净利率与加杠杆的能力。据我们测算,2023年龙头盈利预期显著高于非龙头,即传统赛道增长可能是缓慢的,但并不意味着龙头改善缓慢。此外,传统赛道龙头白马经过1年半的调整已较为充分,股价底部也相对清晰,回调中值得增配。
行业与投资主题:景气成长找隐形冠军,传统赛道寻龙头白马。下一个阶段,两大投资主题有望继续走出超额,第一类是转型背景下新能源、数字经济、自主可控等科技新经济成长股;第二类要重视中期角度存量经济下竞争优势扩大,并且股价已充分调整的赛道龙头股。推荐:1)高景气成长:电动车/光伏/风电/军工/计算机信创/数字产业;2)消费医药等赛道龙头股:白酒/酒店/生猪/医疗设备/消费医疗/CDMO。
详见报告:
《风险偏好走向两端》2022-07-31
2.2. 宏观观点:对关键节点会议的理解
研究员:董琦、 张陈、陈礼清、 黄汝南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我们理解会议既有对下半年经济工作的表述,也有对关键节点和长期问题的强调。下半年大基调稳中求进与“三要”表态不变。
通稿表述表面看起来是低于市场预期的,主要有三点原因:对经济压力表态有限、大的增量政策信息有限、风险问题应对表述有限。但实际上,解读本次会议还要站在大的背景之下。对比17年7月会议通稿,可以肯定中央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把握准确,应对积极。
会议主要有七个亮点,分别涉及宏观政策着力强调需求侧积极作为;增量政策主线藏在两个“用足用好”之中;会议将地产与金融市场的稳定与粮食、能源并列放入安全底线;强调对平台经济的支持;强调当前疫情防控政策举措的坚决执行;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立;调动地方与企业积极性。
这七个亮点意味着下半年政策主线有三条:一是风险应对政策落地,二是有利于经济自发修复的政策微调,三是新经济新能源,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政策支持。三条政策主线的后续节奏将对市场的结构行情带来不同影响,对于前两条主线,我们认为重要节点之后会有进一步地集中推进,而第三条主线作为长期方向,节奏将相对平稳。
此外,对本次会议涉及的具体政策领域理解,
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指明流动性仍将“合理充裕”、“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虽然年内最宽松的时刻已经过去,但流动性目前不会转向。
财政政策方面,“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的表述有望带来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制度的进一步优化,具体可以有三种理解:1)继续提质增效,加快项目资本金配套,推动专项债券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2)对提前使用未来年度专项债额度的做法提供制度上的支持,例如实施专项债新增限额实施跨年度管理;3)充分使用之前节约的债务限额,相当于“盘活”债务限额存量。
产业政策方面,一是能源资源角度,能源和资源价格是物价稳定的核心。“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化体系”在4月政治局会议“缺席”后重申表明,后续新能源发展离不开常规电源、新型调节资源以及特高压通道的系统支持。二是对于平台经济,会议在4月明确大方向定位基础上,进一步释放实质性利好的信号。三是地产政策核心指向保交楼、稳民生,政策方向确定。
详见报告:
《对关键节点会议的理解——7月政治局会议点评》2022-07-29
2.3. 行业及公司观点:
2.3.1. 食品饮料:啤酒超级大年
投资建议:两端改善啤酒迎大年。包材成本率先下行、原料成本震荡下行,结构升级+格局优化之下,成本改善和提价有望顺利传导,同时叠加旺季需求端复苏有望带来利润弹性。
历史复盘:原材料价格同比转跌,约滞后2个季度反映到毛利率。06年以来啤酒行业出现过三轮较明显的成本上涨,分别在2007-08、2011-12、2017-18年,这三轮成本上涨之后均出现回落,对啤酒公司后续毛利率回升具有贡献。根据我们复盘,从主要原料包材单季度的市场价同比由涨转跌,到公司报表端毛利率提升,约滞后2个季度。
本轮成本涨幅较大,改善弹性有望更明显。本轮成本普遍涨幅较大,合计占啤酒营业成本约45%的包材价格已同比转跌,玻璃价格22Q1同比涨幅缩至1%、22Q2同比降25%;铝价22Q2同比涨幅环比收窄26pct至11%、7月中上旬同比转跌5%;瓦楞纸价格22Q1同比+3%、22Q2同比降3%;综上我们预计22Q2-Q3为包材市场价由涨转跌的转折点,结合历史复盘及采购周期,我们预计22Q4至23Q1,包材成本下行对盈利的贡献将逐步在报表端有相对明显的体现。受益幅度上,我们预计青啤>重啤 >华润;受益进度上,我们预计华润>青啤>重啤。综合成本结构,以2021年为基数测算,若直接成本每下降10%,青啤/重啤/华润毛利率分别提升4.05pct/3.92pct/3.95pct,核心利润分别增厚54%/44%/37%。原料成本占比不及包材一半,大麦占营业成本约10%、影响相对较小,龙头公司普遍对22年大麦锁价,预计22年相对可控,结合锁价周期和供需关系,我们预计大麦价格环比有望逐步下行,23H1酒企大麦成本的同比涨幅或收窄至个位数。
结构升级+旺季恢复,需求复苏可期,成本下降+提价传导有望更顺。面对成本普涨,21年以来啤酒企业普遍提价来缓解。由于啤酒行业产品结构较快升级的趋势不变,且中档产品竞争格局优化,前期提价传导反馈较顺利,终端及消费者接受度较好。综合前期提价,我们预计后续成本下降将给行业带来可观的毛利率弹性,考虑到当前结构升级和格局优化两大条件支撑,成本下降过程中,厂家或将较少让利给消费者,渠道费用率预计也将控制相对稳定,因此在报表端有望顺利体现成本改善带来的利润弹性。叠加疫情防控的优化、旺季复苏,啤酒行业有望从此前需求受抑、成本上涨的两端挤压态势逐步转变为需求复苏、成本下降的两端改善态势,弹性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压制需求、天气因素、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
详见报告:
《啤酒超级大年——啤酒行业成本下降复盘》2022-07-26
2.3.1.1. 青岛啤酒(600600):管理优化,突破可期
研究员:訾猛、姚世佳、陈力宇
投资建议:维持公司2022-2024年EPS预测为2.56、3.13、3.79元,维持目标价113.7元,维持“增持”评级。
团队优化,管理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随着姜宗祥先生上任总裁,管理团队更加年轻化,管理有望优化,团队战斗力将明显加强。我们认为不排除未来考核激励将进一步优化。公司作为国内百年啤酒龙头企业,内部人才济济,未来在黄克兴董事长带领下,公司人员团队有望逐步实现年轻化,团队战斗力有望进一步加强,面临激烈的外部竞争有望实现新突破,产品升级加速、区域利润改善。
消费场景恢复,动销逐步改善。根据渠道调研,我们预计整体终端动销均较5月环比恢复,虽餐饮渠道仍有缺口,但流通渠道实现了快速补充。随着消费场景恢复,我们预计公司销量或呈现逐步改善趋势,收入端将具一定韧性。根据渠道调研,我们预计6月渠道整体库存环比略微增加,主要为旺季准备,同比2021年5-6月平均库存天数有所下降,整体库存情况保持良性,销售继续环比改善可期。
成本端压力可控,夏促活动推进。结合上游包材、运价数据,我们预计:1)铝罐价格2Q22或将有所下行、逐季环比下降;2)物流成本方面,预计2Q22行业平均上涨双位数,下半年或将下行。费用方面,公司近期增加夏季促销活动,包括新装纯生促销等。综合以上,我们预计公司成本和费用端总体可控。
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进一步上涨,疫情反复等。
详见报告:
《管理优化,突破可期——公司更新报告》2022-06-22
2.3.1.2. 贵州茅台(600519):半年度收官,彰显龙头风范
研究员:訾猛、李梓语
维持增持评级。平稳运行、符合预期,业绩端确定性凸显、经营端持续改革突破,龙头护城河持续加深。维持2022-2024年EPS 50.13、58.22、67.44元,维持目标价2378.34元。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公告,经初步核算,2022H1预计营业总收入594亿元、同比+17%左右(其中酒类收入574亿元、同比+17%左右,利息收入20亿元),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同比+20%左右;Q2单季度预计营业总收入262亿元,同比+16%,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16%。
时间任务双过半,i茅台贡献增量。分产品看,2022H1茅台酒营收499亿元、同比+16%,系列酒营收75亿元、同比+24%,Q2单季度茅台酒、系列酒分别实现同比+15%、+19%,占比分别为 84%、16%。Q2单季度净利率47.5%,考虑产品结构变化则盈利端符合预期(系列酒占比略有提升、2021Q2非标基数较高)。5月正式上线的i茅台展现数字营销平台巨大空间,目前全国注册人数超1900万、日活用户超280万,根据测算预计Q2预约申购和直接购买两种方式合计贡献收入40+亿左右。
渠道平稳运行,“美时代”行稳致远。茅台批价5月底以来稳步回升后平稳运行,各地7月配额基本执行完毕,上海4-5月疫情影响之下物流略受影响,但6月底基本陆续补齐。茅台进入“美时代”在数字创新、产品结构、营销策略、文化推广、经营治理等方面不断突破,以“五合营销法”实现拓市场、稳增长,主动出击掌握量价、构建长效发展机制。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食品安全风险等。
详见报告:
《半年度收官,彰显龙头风范——2022年H1主要经营数据公告点评》2022-07-22
2.3.2. 社服零售:场景回归履约恢复,可选恢复弹性高
事件: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6月社零数据:社零总额同比增长为3.1%(5月为-6.7%),环比+9.8pct;剔除汽车同比增长为+1.8%(5月-5.6%),环比+7.4pct;限额以上6月同比增长+8.1%(5月-6.5%)。
核心观点:疫情及管控影响减弱,6月社零整体及限额以上回正。①社零增速环比延续改善趋势,增速回正且处于2021年8-9月水平,表明局部疫情反复和封控的影响仍在;②商品零售表现继续优于服务消费是清理之中,部分疫情严重城市门店堂食尚未完全恢复,外卖业务并不能支撑营业额恢复至19年同期水平;可选消费体现出较大弹性,部分品类表现亮眼;③618作为居民补库存窗口期,一部分4-5月管控情况下需求集中释放,驱动必选消费品补库存;履约的逐步恢复也驱动电商渗透率本月进一步提升;但整体消费能力、意愿的受损导致线上及618增速并不亮眼。
品类维度:可选强势反弹,必选增速有所回落。①基础VS可选:可选消费环比大幅改善。1)必选消费:食品粮油(6月+9.0%)、饮料(6月+1.9%)、烟酒(6月+5.1%)、日用品(6月+4.3%),除了烟酒外,多数必选品类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处于较高景气度水平;2)可选消费:与线下外出活动和生活服务相关的细分品类本月表现出明显弹性:金银珠宝6月同比+8.1%;化妆品6月同比+8.1%,服装鞋帽6月同比+1.2%;汽车6月同比+13.9%;②服务VS商品:服务消费恢复节奏依然由线下管控措施决定, 6月餐饮收入同比-4.0%;商品零售同比+3.9%,背后反映的依然是商品零售的相对稳健,线下堂食和生活服务活动尚处恢复进程中。
线上VS线下:线上实物零售增速持平,线下零售明显回暖。①线上零售增速环比回升:1-6月网上零售额同比+3.1%;其中实物网上零售额同比+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②6月单月实物商品零售同比增速线上+8.2%VS线下+1.9%,线上整体依然维持了对线下增速的优势,但同比增速放缓,表现出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依然受损;③4-5月管控对履约构成一定影响,6月正在逐步恢复中,但快递单量增速低于线上实物商品增速(6月单量+5.7%VS线上实物+8.2%),单件价值量在上升。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经济增速放缓;监管趋严影响公司经营。
详见报告:
《场景回归履约恢复,可选恢复弹性高——2022年6月社零数据点评》2022-07-17
2.3.2.1. 锦江酒店(600754):减亏超预期,海外恢复对冲国内波动
研究员:刘越男、于清泰
半年报盈利预告超预期,增持。预计公司22/23/24年归母净利润为2.07/18.10/24.67亿元,维持公司2022/23/24年EPS为0.19/1.69/2.31元,给予24年高于行业平均29xPE,上调目标价至68.00元。
业绩预告:公司公告,预计2022H1归母净亏损为1.1-1.5亿元,归母扣非净亏损为2.43-2.83亿元。21H1同期归母净利润为盈利464.84万元,归母扣非为亏损1.33亿元。
二季度减亏幅度超预期,海外、减租、效率优化是主要贡献。①预计22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在亏损0.3-0.1亿元(22Q1为亏损1.2亿,21Q2为盈利1.87亿),归母扣非净亏损在0.25-0.65亿元(22Q1为亏损2.18亿,21Q2为盈利0.28亿);②海外需求回暖对冲国内亏损、征用房弥补需求损失,租金及社保补贴是核心原因,同时,锦江自身效率持续优化亦有所贡献。
恢复情况好于行业,租金及社保优惠预计有持续性。①考虑Q1非经常损益为1亿,预计二季度仍有部分政府补贴;同时,相关租金及社保减免措施亦将在后续Q3有所体现;②6月逐步解封后锦江高频数据恢复至19年水平明显优于同行业,华南占比高(华东封控严重)、相比19年产品结构性升级幅度大是核心原因;③公司通过前端架构整合效率仍有进一步优化空间;借疫情窗口期梳理开发和品牌利益分配机制,内部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风险提示:局部疫情反复,行业竞争加剧,效率提升不及预期。
详见报告:
《减亏超预期,海外恢复对冲国内波动——锦江酒店2022年Q2业绩预告点评》2022-07-17
2.3.2.2. 美团-W(03690):公司经营韧性凸显,追求高质量增长
研究员:刘越男、赵政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好于预期,考虑到疫情反复,公司调整费用投入节奏,我们调整美团-W2022-2024年预计收入分别为2209(-70)、3172(+1)和4104(-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42)、50(+13)和251(+15)亿元。我们用分部估值法,给予2023年外卖+到店酒旅业务35xPE,对应12660亿元,给予新业务2xPS对应2132亿元,合计14792亿元,按0.86港元兑人民币汇率,对应目标市值为17200亿港元,下调美团-W维持目标价为278(-105.79)港元,维持增持评级。
总体财务情况:2022Q1营收462.7亿元,+25%;毛利总额107亿元,+49.2%,毛利率23.2%,+2.7pct,亏损57亿元,经调整亏损35.9亿元。亏损主要是由于在美团优选上的投入。总体交易情况:截至2022Q1十二个月交易用户数6.93亿,+21.7%,活跃商家数900万,+26.8%。每位交易用户平均年交易笔数37.2笔,+22%。
①餐饮外卖业务:2022Q1营收241.6亿元,+17.4%,经营利润15.8亿元,Q1日均交易笔数为3736万,+15.8%。盈利情况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单均盈利增长到0.47元,为Q1最好水平。公司进一步强化了餐饮外卖的消费者心智,并积累更多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优质消费者。②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2022Q1营收76.2亿元,+15.8%,经营利润34.7亿元,+26.4%。经营利润率45.6%,高于市场预期。③新业务:2022Q1营收144.9亿元,+47%;经营利润-90.3亿元,较Q4亏损收窄,主要是由于商品零售业务更强的成本控制及经营杠杆。
疫情期间,公司作为本地生活服务行业龙头公司,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业务伙伴及整个社会提供更大的价值,并履行社会责任。当前环境,公司更加注重运营效率,追求高质量的增长。公司继续在零售和科技加大投入,随着无人配送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预计未来1-2年将迎来大规模应用,美团-W将大为受益,与现有运力相结合,单均配送成本有望超市场预期大幅下降。
风险提示:外卖行业总体增速低于预期;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竞争加剧;人力成本的持续上升;新业务的持续亏损等
详见报告:
《公司经营韧性凸显,追求高质量增长——美团-W2022Q1季报点评》2022-06-05
2.3.3. 医药:从“预期弹性”到“增长验证”
疫情影响不同,消费类影响更大但恢复弹性也更大。新冠疫情对于不同细分领域的Q2业绩均构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消费属性更强的可择期医疗,我们预计整体仍呈现逐步好转趋势,尤其是龙头公司的经营情况明显好于行业。且刚需往往只会延后而不会消失,预计下半年需求回补将带来更高的恢复弹性。此外,零售药店因基数效应和逆境反转Q2环比将显现提升态势。
制造类公司受需求端影响较小,整体业绩相对更稳健。部分赛道诸如医疗设备和CDMO等为2B类制造业,只要生产不受影响,需求端受影响较小,业绩相对稳定。其中,预计H1业绩增速超过20%的公司有:迈瑞医疗、大参林、海泰新光等;预计超过30%的有金域医学、昭衍新药、爱美客、康龙化成(non-IFRS);预计超过40%的有爱博医疗、新产业、泰格医药(扣非)等;预计业绩增速超过50%的公司有:康泰生物、药明康德(non-IFRS)、开立医疗等;预计翻倍以上高增长的有凯莱英、博腾股份、万泰生物。(更多前瞻请参考附表1.)。
下半年趋势:疫情可控前提下,医疗需求强复苏态势延续。目前市场已基本一致预期Q2低谷、Q3修复的复苏路径,但是不同赛道市场预期强弱程度不一。从2020年疫情后的恢复情况来看,下半年恢复期弹性较大的板块为医美及医疗服务(医院),其2020H2收入端环比增速分别达到了81%及92%。此外,消费类医疗以及可择期手术类耗材,诸如眼科、口腔、电生理、TAVR等,在2020H2同样展现出较强的恢复弹性。预计疫情可控前提下,下半年医疗需求强复苏态势将延续,特别是少数强刚需产品,不排除经销商因Q2受物流瓶颈而在Q3补库存,叠加暑期消费旺季,业绩环比高增长可期。但疫情依旧是不确定的重要变量,仍需紧密跟踪。
从“预期弹性”到“增长验证”,医药的确定性具备横向比较优势。业绩主线下,下半年的逻辑已发生变化,上半年主要是疫情后的复苏“预期弹性”,而下半年则来到业绩恢复的“验证性”。在这一过程中,相比于其他行业,医药板块在业绩验证的确定性上横向比较优势将更为突出。与此同时,考虑到2022上半年的低基数,则疫情可控前提下,2023年上半年同比高增长可期。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
详见报告:
《从“预期弹性”到“增长验证”——医药板块中报业绩前瞻》2022-07-08
2.3.3.1. 爱尔眼科(300015):疫情反复彰显经营韧性,业绩超预期
研究员:丁丹、赵俊峰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2022~2024年EPS 预测0.55/0.74/0.98元,维持目标价44.0元,对应2022年PE80 X,维持增持评级。
Q1收入符合预期,业绩超预期。公司2022年Q1实现营业收入41.69亿元(+18.72%),归母净利润6.11亿元(+26.15%),扣非归母净利润6.23亿元(+22.49%),收入符合预期,利润增速超预期。
国内疫情反复下公司经营彰显韧性。公司 1-2 月营收稳定增长,但3月份因部分地区疫情严重导致当地医院停诊或限流,对一季度收入增速造成影响,但整体经营彰显韧性。随着居民眼健康意识逐步加强,医疗消费稳步升级,国家近视防控战略、防盲治盲等政策的推进实施,眼健康需求只会延迟不会消失。公司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经营规模和人才队伍不断扩大;未来随着国内疫情整体得到有效控制,公司各项业务有望快速恢复。
分级连锁和全球化优势明显,十年高质量发展可期。截止2021年底,爱尔眼科品牌医院、眼科中心及诊所在全球范围内共有723 家,中国内地 610 家(含产业并购基金318 家),中国香港7家,美国 1 家,欧洲 93 家,东南亚 12 家。2021年国内前十大医院(收入占比22%)收入和利润分增长11%/8%,非前十大医院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31%/51%,加速贡献业绩。围绕新十年战略目标,公司加强医疗质量管控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医教研创新平台,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区域眼科中心建设,全面助力眼健康生态圈建设,为新十年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业务恢复不及预期,医院扩张低于预期。
详见报告:
《疫情反复彰显经营韧性,业绩超预期》2022-04-29
2.3.4. 新能源:单月销量创新高,全年销量上修至600万
投资建议:6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超预期继续验证当下供给决定需求的逻辑,预计随着下半年车型供给产能释放,新能源车需求潜力将得到充分释放,销量有望继续强势增长。
批发销量同环比保持高增,渗透率达到29.4%。根据乘联会数据,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57.1万辆,渗透率29.4%,同比增长141.4%,环比增长35.3%,同环比保持高增。零售端方面,6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3.2万辆,零售渗透率27.4%,同比增长130.8%,环比增长47.6%。纯电动批发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131.1%,环比增长39.5%;插电混动销量11.9万辆,同比增长191.1%,环比增长21.3%。5月纯电动市场A00级批发销量占比纯电27%,环比下降6pct;A0级占比16%,环比下降1pct;A级占比24%,环比下降2pct;B级电动车销量环比增长81%,占纯电动份额提升至30%,纯电动市场“哑铃型”结构有所改善。
比亚迪保持龙头地位,国内车企环比保持增长。6月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16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的85%。其中比亚迪13.4万辆(环比+2.0w)、特斯拉中国7.9万辆(环比+4.7w)、上汽通用五菱4.9万辆(环比+1.2w)、吉利汽车3.0万辆(环比+1.1w)、广汽埃安2.4万辆(环比+0.3w),奇瑞汽车2.3万辆(环比+0.1w),上汽乘用车1.8万辆(环比-0.3w),长安汽车1.6万辆(环比+0.4w)、小鹏汽车1.5万辆(环比+0.5w)、长城汽车1.4万辆(环比+0.2w)、上汽大众1.3万辆、哪吒汽车1.3万辆(环比+0.2w)、理想汽车1.3万辆(环比+0.2w)、蔚来汽车1.3万辆(环比+0.6w)、一汽大众1.2万辆、零跑汽车1.1万辆(环比+0.1w)。
预计2022年国内销量有望达到600万辆以上。我们认为,尽管疫情给新能源市场和供应链都带来一定冲击,但目前影响逐步已降低,随着供应链复工复产及传统车企和新势力新能源新车型拓展,考虑到车企新能源新车型拓展、旺盛的订单需求和供给产能的释放,上修全年销量至600万辆以上,同比2021年有望实现70%以上的增长。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供应链恢复不及预期
详见报告:
《单月销量创新高,全年销量上修至600万——2022年6月乘联会销量数据点评》2022-07-10
2.3.4.1. 鼎胜新材(603876):业绩预告超预期,产销量逐步修复
研究员:庞钧文、于嘉懿、李子豪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22年半年报业绩预告超出市场预期,主要由于公司锂电箔和包装箔产品涨价超预期所致。我们上调2022-2024年业绩EPS为2.52(+0.39)、4.07(+1.09)、4.46(+1.02)元,参考行业23年平均25Xpe,上调目标价101.75(+37.85)元,维持增持评级。
单吨盈利超出市场预期。拆分单季度来看,Q2电池箔出货量约2.2-2.3万吨,环比Q1基本持平,Q2单吨利润约为6300-6500元,环比Q1(6000元)小幅提升,出货量环比持平主要是Q2疫情原因影响部分货物运输,包装箔Q2出货约9万吨,环比Q1小幅提升,单吨利润预计约1800-2000元/吨,大约有7-8成出口,一定程度上受益于汇率波动。
产销量逐步恢复。Q2公司出货量主要受疫情影响,下半年受益于行业需求高景气,公司7月电池箔出货已经恢复至8500-9000吨,22年出货有望达到12万吨+,23年出货有望达到18-20万吨。
涂碳铝箔逻辑尚未充分演绎。公司22年上半年涂碳铝箔出货量约1000吨,下半年出货量预计将达到4000吨,涂碳铝箔单吨利润约1-1.1万元,出货占比提升有助于大幅提升公司单吨利润,未来公司将有望沟通过改善产品结构提升单吨盈利。
风险提示。补贴政策退坡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技术路线风险。
详见报告:
《业绩预告超预期,产销量逐步修复——鼎胜新材半年报业绩预告点评》2022-07-23
2.3.5. 汽车:扰动不改趋势,新能源车边际改善延续
扰动不改趋势,新能源车边际改善延续。在6月政策刺激及集中交付下,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销量高速增长;7月环比数据略有回落带来扰动,我们判断H2新能源车边际改善延续;进入Q3,在销量复苏带动下乘用车公司业绩有望继续高增长,板块走向风险偏好和业绩双轮驱动。维持板块将逐步从走向复苏向新能源车的边际增长方向切换到判断,重点在智能电动零部件及新能源车销量有边际变化的整车,推荐智能化+高景气度新能源化+自主品牌等三个方向。
板块行情驱动因素一:H2新能源车销量月度环比的持续改善。从6月-12月,新能源车销量将连续环比改善,是基本面边际改善最明显的行业之一。对于新能源车行业市场在进行三个上修:一是对于新能源车短期渗透空间的上修,混动打开了10-20万这个主力价格带;二是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市场份额的上修,合资品牌的差距在继续拉大;自主品牌的市场定位的上修,对30-50万这个价格带发起围剿。
板块行情驱动因素一:龙头公司业绩超预期,全年业绩预期上修。从已经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看,Q2比亚迪、长安汽车等整车企业业绩超预期,双环传动、拓普集团等零部件维持了高盈利能力,市场将逐步上修H2业绩预期,等待下一个业绩验证期。板块将进入估值和业绩双击阶段。
详见报告:
《扰动不改趋势,新能源车边际改善延续》2022-07-24
2.3.5.1. 双环传动(002472):不惧行业调整,Q2业绩环比再向上
研究员:吴晓飞、管正月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目标价40.15元。下游新能源需求旺盛叠加盈利能力改善,维持公司2022-2024年EPS为0.75/1.11/1.56元,维持目标价40.15元,对应2023年36倍PE。。
Q2业绩表现强劲,超出市场预期。公司预告1-6月归母净利润2.36-2.56亿,同增84%-100%,扣非归母净利2.15亿-2.35亿,同增105%-124%。其中Q2业绩预计1.2-1.4亿元,环增0%-15%,同增71%-100%,Q2业绩预告中位数1.3亿(Q1业绩1.2亿元),在二季度疫情扰动、行业调整情况下业绩环比向上实属不易,我们预计主要是新能源新项目放量和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新能源放量首年,收入与业绩双击。公司在新能源减速器齿轮市场份额超过70%,22年是新能源放量的首年,收入增长确定性非常高,下半年随着中高端新能源车型放量叠加二季度部分产品的延期交付,收入有望保持强劲增长。公司行业地位的提升以及规模效应下不断的成本优化,盈利能力持续向上,实现业绩与收入双击。
机器人关节提供第二成长曲线。公司21年RV减速器出货量仅次于纳博,下游头部厂商均明确了全面国产替代战略,受益机器人行业高增和国产化,机器人关节今明两年也将加速成长。从汽车到机器人,公司厚积薄发,围绕高精密制造能力,不断拓展产品边界,未来3-5年公司都在成长加速过程中。
风险提示:新订单爬坡不及预期;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
详见报告:
《不惧行业调整,Q2业绩环比再向上——2022年中报业绩预告点评》2022-07-03
2.3.6. 计算机:行业低配明显,估值角度已具备向上空间
计算机行业低配明显,持仓比例进一步下降。2022年Q2公募基金重仓中,计算机板块的总市值占比为2.44%,较2021年底又下降1.51个百分点,仅高于2017年的行业低点。此外,我们分别以全A与沪深300作为基准,可以看到计算机行业整体处于低配状态,超配比例分别为-0.62%以及0.39%,双双接近近十年来历史低点。
疫情恢复后行业需求韧性十足,看好人员增速放缓下的利润释放。2020年计算机行业整体受到疫情的影响,营收端出现了小幅下降,但随着疫情的缓解,需求很快释放,使得行业整体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了15%以上,已超2019年同期增速。我们持续看好疫情缓和后行业全面复苏所带了的营收增长。此外,计算机行业也在不断出现新兴技术的迭代,使得公司人均产出进一步攀升,对人数的依赖度在降低。近年公司人员扩张的速度已趋缓,我们看好人员增速放缓下更强劲的利润释放。
行业估值处于低位水平。受各种内外因素影响,计算机板块自2020年中后持续走弱,估值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已接近2019年同期低点水平。另外,当前行业动态市盈率处于43.37倍,低于机会值45.77,且位于近10年15.79%的分位,估值的安全边际已很高,具备中长期的向上空间。
详见报告:
《行业低配明显,估值角度已具备向上空间》2022-07-28
2.3.6.1. 虹软科技(688088):两大核心业务拐点将至
研究员:李沐华、齐佳宏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为手机拍摄算法全球领导者,车载视觉望成第二成长曲线。考虑到由于华为销量大幅下滑、LG退出手机市场等因素,公司2021年业绩低于预期。下调预测2022/2023年归母净利至2.04/2.67亿元(原3.04/3.90亿元),增速45%/31%;预测2024年归母净利3.70亿元,增速39%,2022-2024年EPS0.50/0.66/0.91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2年69倍PE,下调目标价至34.67元(原60.00元),维持增持。
手机拍摄算法业务:不利因素已体现,2022年荣耀是最大看点。2021年,对公司业务冲击最大的华为、LG的事项已反映在了公司的收入中。荣耀从华为体系分拆后发布的机型主要采用高通和联发科芯片,而虹软在基于高通芯片的拍摄算法调优方面具备巨大优势,来自荣耀的业务有望成为公司2022年手机拍摄算法业务的重要增长点。
车载视觉业务:拐点将至,前装业务大有可为。1)2021年公司车载业务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准前装,该业务2022年预计将稳健增长。而根据产品周期推算,公司前装业务的版税费收入预计将从2022H2开始放量。2)车载视觉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扩张。一方面,现有功能模块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随着芯片算力的增加,座舱的概念不断发展延申,将有更多新的视觉算法模块出现。虹软兼具对于高通芯片体系深入理解以及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工程化能力同样出众,有望脱颖而出。
催化剂:荣耀高端机型销量超预期、车载视觉前装业务开始产生版税费
风险提示:疫情出现超预期反复、技术升级迭代风险。
详见报告:
《两大核心业务拐点将至》2022-06-16
2.3.6.2. 新点软件(688232):产品化基因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研究员:李沐华、李博伦
维持目标价74.13元,维持“增持”评级。新点软件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公司的产品化基因,而产品化基因的体现则是公司的成本优势、服务优势和创新优势。一季度受影响只是短暂的业绩低点,我们维持全年盈利预测不变,2022-2024年EPS分别为2.08、2.91、4.15元。维持目标价73.11元,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产品化基因是与生俱来的。公司产品化思路早在1996年就已提出,其核心思想在于代码和业务的分离,代码由程序员写好后,封装交给前端组建应用。这与二十多年之后某些大厂提出的“中台”、低代码开发等思想不谋而合。
先磨刀再砍柴,这种特质的软件公司可遇不可求。在软件行业,砍柴就是一个一个的开发项目,接一单赚一单的钱。而磨刀,则是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开发体系,用复制将开发成本无限摊薄。项目型公司可能在开始会跑的快一点,但一旦体量起来了就容易掉队。具有产品化基因的公司可遇而不可求。
产品化基因给公司带来三大优势。首先,软件开发平台化帮助新点解决了成本的问题,市公司能够用低成本人力解决高难度问题。软件开发连续性帮助新点解决了服务的问题,帮助公司打败服务部可连续的竞争对手。销售网点全国化帮助新点解决了创新的问题,使得每次创新机会都能被公司把握,产品先进性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风险提示:政府财政资金紧张风险,政策风险。
详见报告:
《产品化基因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022-06-09
2.3.7. 电子:国产化浪潮持续,国内MCU厂商快速发展
MCU市场:百亿美金市场空间,国内需求占比高。MCU(Microcontroller Unit),又称微控制器、单片机,通过将CPU、存储器、外围功能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具有控制功能的芯片级计算机。2022年全球MCU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美元,预计未来将以超过6%的年均复合增速保持稳定增长。国内MCU市场2021年达到365亿元,预计未来5年增速超过全球平均。
市场规模驱动力:汽车、工业拉动需求增长。根据IC Insights数据,全球市场而言,汽车电子是最大的应用,市场占比达到33%;其次为工业应用占据25%,剩下的42%分布于计算机与网络、消费电子和家电、物联网,以及智能安全等应用领域,未来汽车智能化以及光伏行业高增长将拉动MCU行业需求提升。
国产替代:本轮缺货恰逢国内技术成熟,产业链机会明显。目前MCU行业格局来看,海外厂商占据垄断地位,国内厂商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2020年,全球前五大MCU厂商(瑞萨、NXP、英飞凌、ST、Microchip)占比约为75.6%。据IC Insights统计,2021年,全球MCU市场CR5提升至82.1%,行业格局进一步集中。
国内厂商的产品技术、配套的代工能力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具备国产替代基础:1)从设计能力看,国产MCU的技术参数在部分领域可以比肩国际大厂。随着国内MCU设计经验的不断迭代,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技术水平已经基本齐平海外厂商,部分参数指标甚至更优;2)从工艺制造看,MCU工艺节点集中在40 nm及以上的成熟制程,国内代工厂具备相应的制造能力,产业链协作共同推动MCU性能提升。
短期内,海外厂商扩产尚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国产MCU有望把握机遇凭借前期技术积累切入汽车、工业等供应链,实现长期持续成长。
风险提示: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带来不确定性。
详见报告:
《国产化浪潮持续,国内MCU厂商快速发展》2022-07-17
2.3.7.1. 立讯精密(002475):22Q1业绩超预期,大级别拐点正式确认
研究员:王聪、苏凌瑶、文紫妍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目标价77元。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3年EPS为1.54/2.14元,预计2024年EPS为2.83元。给予其2022年50倍PE,维持目标价77元。
公司22Q1收入与净利润均超市场预期。公司22Q1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98%,超过市场最乐观预期30%以上;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34%,超出前期预告25-30%区间上限,超市场预期;经营现金流达13亿元,同比增长93%。由于供应A客户大部件的立铠电脑经营良好(立铠收入全部并表,利润并表51.8%),但是A客户手机整机组装业务盈利能力尚在爬升中(整机业务收入不并表),造成22Q1收入利润错配。随着后续手机整机业务渐入佳境,公司利润增速将进一步抬升。
所有业务线全线发力,大级别拐点确认。消费电子方面,其布局多年A客户手表与手机业务(整机及核心零组件)逐步迎来收获期;目前手机大部件立铠电脑经营情况良好已开始发力,整机组装渐入佳境,尚未开始发力;手表组装及核心零组件迎来收获期。体内汽车零组件业务翻倍增长,Q1收入超2021年全年一半。通讯及服务器业务增长迅猛,收入亦快于利润增速。消费电子发力,汽车和通讯并驾齐驱的高质量增长在未来3年以上均可持续。
布局汽车与MR,中长期增长空间更为广阔。MR和智能汽车是未来十年电子行业的大级别趋势,也是创新集中爆发之地,立讯凭借整机/整车、大部件、零组件垂直一体化布局,良好的客户结构、精益的管理能力将成为行业趋势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长期空间更大。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恶化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剧烈上涨的风险。
详见报告:
《22Q1业绩超预期,大级别拐点正式确认——2022年一季报业绩点评》2022-04-29
2.3.8. 军工:行业高景气,改革添动力
军工行业投资逻辑从主题投资转向基本面投资,需求的确定性支撑板块中长期行情。行业需求大幅提升和产业链业绩持续释放,板块走出趋势性行情,行业投资逻辑从主题催化的短期逻辑转向基本面驱动的长期逻辑。军工行业的计划性特征使得行业需求确定性强,且供给端受疫情影响有限。我国军工装备建设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显著差距,装备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提升空间,国防与经济实力的匹配将驱动行业长期增长,且先进装备列装带来行业需求新增量。
股权激励是军工改革最核心方向,有望提升企业利润释放弹性创造超额收益。股权激励是市场关注度最高且最可能落地的军工改革方向,对于整个军工体系是非常有效的激励方式,可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成本管控能力,提升利润率加速利润释放节奏,而科研人员的激励是保障股权激励能够顺利落地的重要前提。军工产业链高景气下盈利传导最先体现在上游环节,而比需求驱动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改革激励,中下游企业的股权激励可以提升盈利兑现效率和更强的业绩弹性,是企业长期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
主战装备升级带来技术迭代机会,自主可控和轻量化是行业发展的长期机遇。供应链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产品能否与主战装备的技术迭代相匹配,行业竞争格局是影响产品定价的核心因素,重视先进技术研发的企业可以保持利润率和价格体系的稳定。行业发展中关键装备的自主可控和装备轻量化需求带动的相关配套产品价值量提升将带来结构性机会,相关领域的增速有望高于行业增速。
如何配置军工板块?军工板块可以采取成长股估值方法,行业需求结构中先进装备的需求更为迫切,结合当前作战体系和美军装备建设经验,重点推荐航空航天赛道。选股关注盈利增速、竞争格局和长期市值空间,看好产品和管理上有持续边际变化的企业,尤其关注改革激励对企业发展的带动效应。
详见报告:
《策略对话军工:行业高景气,改革添动力》2022-07-26
2.3.8.1. 航天电器(002025):单季度收入、利润皆创新高,全年业绩高增长可期
研究员:彭磊
维持91.14元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航天电器22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我们维持22~24年EPS为1.57/2.20/2.96元,维持目标价91.14元,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单季度业绩创新高。公司22年一季度业绩快速增长,实现营收15.09亿元(同比+34.89%,环比+10.55%),归母净利1.59亿元(同比+33.50%,环比+69.15%),单季度收入、利润皆创历史新高。毛利率35.68%(同比+0.42pp),期间费用率为18.13%(同比-0.22pp),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0.19亿元,净利率12.15%(环比-0.01pp)。一季度末存货11.35亿元,较年初增长14.19%,或预示下游需求持续景气。
下游需求高景气,定增扩产助力航天连接器龙头加速成长。1)十四五航天装备需求有望高景气,公司为我国航天连接器龙头,有望显著受益。2)公司是我国武器装备微特电机重点配套企业,相关产品主要配套于航天、航空等领域,受益于航天、航空高景气及数字化装备占比提升,十四五微特电机业务有望加速成长。3)公司在5G相关光模块、高速光器件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产品得到重点用户认可,需求快速放量;受益于5G拉动,通信连接器需求有望快速增长。4)公司融资扩产将解决当前产能瓶颈,破除发展障碍。
催化剂:改革举措落地。
风险提示:扩产不及预期。
详见报告:
《单季度收入、利润皆创新高,全年业绩高增长可期——航天电器2022年一季报点评》2022-04-28
2.3.9. 纺织服装:运动关注度较高,李宁获大幅加仓
投资建议:1)品牌端:终端零售逐步复苏,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修复。市场预期随着终端零售逐步改善而有所修复,前期H股运动率先反弹且力度较大。我们预计随着终端零售继续改善,反弹有望持续。2)制造端:纺织制造出口有下行风险,无β抓α。考虑海外高通胀对消费需求形成一定压制,预计国内纺织制造出口景气度面临下行风险,行业难有板块性机会。由于担忧外需风险,近期制造类标的调整较多,部分标的当前位置性价比凸显。
2022Q2基金重仓持股市值方面,李宁环比大幅增加,此外波司登、伟星股份、牧高笛均显著增长。2022Q2,李宁、特步国际的基金重仓持股市值分别为108.4、19.2亿元,较Q1分别环比增加66.9、8.5亿元;但安踏体育的基金重仓持股市值环比下降4.6亿元至10.6亿元。其余关注度较高的标的包括波司登、伟星股份及牧高笛,Q2基金重仓持股市值分别为12.3、4.4、3.1亿元,较Q1分别环比提升4.4、1.8、2.5亿元。
从2022Q2重仓基金数量来看,当下最受关注的股票为李宁、比音勒芬、华利集团。Q2重仓基金数量最多的前五只个股分别为李宁(111)、比音勒芬(41)、华利集团(25)、安踏体育(21)和伟星股份(19),较Q1分别变化+61、-11、+2、-5、0,Q2加仓李宁的基金数量最多。
从2022Q2基金的配置比例来看,港股运动公司及细分制造龙头是近期市场关注的重点。从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的提升幅度来看,Q2占比提升幅度的前五名分别为李宁(+3.76pct)、牧高笛(+2.33 pct)、伟星股份(+2.14 pct)、特步国际(+1.79 pct)、鲁泰A(+0.62 pct)。从基金持股市值占基金净值比角度来看,2022Q2增幅较大的前五只股票分别为李宁、特步国际、波司登、牧高笛、伟星股份。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销售,海外通胀超出预期等。
详见报告:
《运动关注度较高,李宁获大幅加仓——2022Q2公募基金持仓点评》2022-07-25
2.3.9.1. 李宁(02331):Q1流水符合预期,库存折扣管控良好
研究员:张爱宁
投资建议:公司国产运动品牌龙头,运动基因深厚,Q1疫情下展现较强韧性。短期受疫情及高基数影响Q2流水或有承压,但短期扰动不改公司长期增长逻辑,维持22-24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1/57.8/71.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6/2.21/2.73元人民币,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7/22/18倍,维持“增持”评级。
Q1流水符合预期,库存及折扣管控良好。22Q1公司全渠道流水增长20-30%高段(不包括李宁YOUNG,下同),其中1)线下:增长20-30%中段(直营30-40%中段、批发20-30%低段);2)线上:截至3月倒数第二周增速为60%,由于3月最后一周存在新疆棉事件带来的高基数,拉低Q1线上增速降至30-40%中段。运营方面,公司库存及折扣管控良好,截止22年3月底,公司库销比维持在4个月左右,同时库龄结构维持健康,此外22Q1折扣率同比也略有改善。
科技研发增强专业竞争力,渠道优化推动同店高增。1)产品:公司近期推出?丝鞋面科技,该科技基于?科技研发而成,完美承袭了轻、韧、耐久的特性,尽显李宁品牌的专业实力,推动产品持续优化。2)渠道:公司坚持拓展高质量可盈利店铺,Q1全渠道同店销售增长20-30%低段(不包括李宁YOUNG,下同),其中直营渠道增长20-30%中段,标准化大店策略效果显著;批发渠道增长10-20%低段,运营能力持续优化。
Q2或受疫情及高基数的短暂影响,全年增长维持乐观。目前全国疫情形势仍不明朗,线下消费面临挑战,且物流停滞制约电商业务。叠加21Q2存在高基数,我们预计公司4月流水将有所承压,若后续疫情控制良好,随着消费复苏,预计5-6月有望恢复良好增长态势。在产品力持续向上及渠道效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们预计22年公司收入仍有望实现高双位数以上的增长。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时间超出预期,居民消费意愿与能力下降。
详见报告:
《Q1流水符合预期,库存折扣管控良好——李宁2022Q1运营数据点评》2022-04-20
本文源自金融界
本文关键词:消费行业指数有哪些,消费指数买哪个,可选消费指数,什么叫消费指数,必需消费指数。这就是关于《必选消费概念股(布局成长隐形冠军与传统赛道龙头)》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赛仁金融》百科知识网站:http://yzsryq.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