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老年大学魏公村校区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上午距离开课还有1小时,不少老年人就已经来到了教室。
打开课表,学校在新学期开设了插花、绘画、手机短视频制作等数十门课程,“越学习,我们越觉得有更多东西需要学。别看我们年龄比较大,一样可以活出最美的样子。”一位老年人的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多彩中国·全国老年书画大会”等比赛帮助老年人收获更多的欢乐和成就感;教育部等部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银龄讲学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计划招募6000名讲学教师,帮助更多退休教师“再就业”……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树立积极老龄观,乐享银龄生活。
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要帮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树立积极老龄观,首先要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在上海嘉定,目前总计有70多项养老服务项目正在推进。“我们希望打造链条式服务,既有针对老年人个体需求变化的串联式服务跟踪与转介,也有针对各部门服务资源整合的并联式整合机制,让服务供应和需求得到有效适配。”嘉定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嘉定区还支持和推动“互联网养老”等企业开展智慧养老业务,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产品在养老机构和社区深度应用,依托科技赋能,完善区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不断夯实老年人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转介服务,探索创新全链条智慧养老模式。
近年来,山东济南市长清区民政局不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养老服务精细化水平。
长清区文昌街道文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依托养老助餐活动不断吸引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该中心提供休闲娱乐、保健康复、日间照料、居家养老等服务,推出“一元理发”“一元洗衣”等特惠服务,还带领老人体验手工编织,锻炼手指灵活度。“我们希望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有质量、幸福感更可持续。”长清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何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各地可通过盘活空置房、公园、商场等资源,支持街道社区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实现老年人娱乐、健身、文化、学习、消费、交流等方面的结合。培养服务老年人的基层文体骨干,提高老年人文体活动参与率和质量。开发老年旅游产品和线路,提升老年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要求各县(市、区、旗)整合现有资源,设置适宜老年人的教育、文化、健身、交流场所。
政府应在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等方面不断发力。可在学校、医院等单位和社区家政服务、公共场所服务管理等行业,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鼓励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指导服务。还要深入开展“银龄行动”,引导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监督、移风易俗、民事调解、文教卫生等活动。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引导全社会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
不断加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如何进一步帮助广大老年人树立积极老龄观?对此,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常务副会长刁海峰表示,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的主动参与和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老年人的健康状态会越好,“与养老院的床位相比,老年大学的座位是一种更经济、更实用、更积极的选择。我们鼓励广大老年朋友通过老年大学更好地融入社会,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能有所为,更能乐有所为。”
近年来,各地老年大学的招生情况火爆,呈井喷式上涨。截至今年6月,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已达76296所,参加学习的学员从初创时期的900余人,增至目前的2000多万人。
“老年大学作为老年人学习的重要场所,首要任务就是抓好老年教育工作,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老年大学课堂教学。比如,通过课前5分钟、专题讲座、一天一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帮助广大老年人提高思想认识,准确理解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核心要义。”刁海峰说。
记者走访几家老年大学发现,声乐、太极拳、摄影、养生、国画、书法等课程,深受广大老年人喜爱。一些老年大学还会深入了解老年人的兴趣,开设对应的课程,比如英语、陶艺等。很多老年人都表示,老年大学课程紧跟潮流,一点儿都不“老”。
“近年来,中国老年大学协会陆续推出了《新时代老年大学校长读本》《培育和树立积极老龄观》《老年健康教育与管理》《老龄金融》《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实务》5本通识类教材,指导各地老年大学不断丰富课程类别,深化老年人学习特点研究,加大特色课程建设和区域特色文化挖掘,助推全方位、多层次、多学科、多功能、开放式的老年教育立体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下一步,我们将提高各地老年大学对教学改革的认识,广泛开展需求调研,动员使用老年大学统编教材。认真做好教材规划编写推广工作,以教材创新为突破口,通过专题研讨、课前分享、专家讲座、学员论坛、知识竞赛、全民阅读、老年大学优秀教师观摩课等多种形式,引领通识类课程的开设,积极推进专业类和文化艺术类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全面提升老年大学教学质量。”刁海峰介绍。
但同时,老年大学的发展还存在“一座难求”、师资规模不足等问题。江苏金陵老年大学副校长叶南客告诉记者,各地老年大学(学校)可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扩大招生覆盖面,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老年教育发展成果。比如调整招生政策,借助技术手段实现网络招生与管理,推动办学资源向基层延伸。
“政府也可采取促进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老年教育、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学校)等办法,推动加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开设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叶南客说。
把握好退休后的闲暇时光
家住江苏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的老人徐冕,2021年退休。“之前,政府启动了互助养老等模式,鼓励和引导低龄老人、年轻人等加入养老服务队伍成为志愿者。我想着谁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那天,趁现在年龄还不算大,正是‘老有所为’的时候,便主动报名参加。”徐冕说。
据了解,要成为一名志愿者并不容易,先后要经过自主报名、资格审核、线上学习、统一考试等几个环节。在相关平台注册成功后,由平台给志愿者就近“派单”,志愿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接单”。
“比较多的单子是给高龄空巢老人送餐、买菜、买药,陪同他们看病。”徐冕说,“很多都是举手之劳,出门买个菜,顺手给邻居也买好。去趟社区的银发餐厅,顺便给老人端个菜回来。这些占用不了多少时间,但我心里却特有成就感。”
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像徐冕这样的老年人开始树立积极老龄观。“中国人民大学多次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年,除医疗消费外,老年人的其他各类消费支出水平及其比重呈基本持平或有所上升态势。这说明老年人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虽仍以基本消费为主,但服务购买的比重有所增加,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消费结构。此外,较低年龄组(60岁至69岁)老年人文化娱乐消费比重与较高年龄组(70岁以上)的比重相比有了较大提升,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这反映出新进入老年群体的人群消费结构已经有了较明显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意识到,退休后更要把握闲暇时光。”叶南客说。
得益于智慧养老产品日益丰富,老年人对熟练运用智能技术寻求帮助有了更高需求。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西溪社区每个月都会开展两场“智叻星”手机课堂,社工们教老年人调整手机字体大小、使用微信聊天功能以及适老小程序,引导老年人通过小程序实时查询周边的养老服务机构和服务活动。手机课堂里还加入防范电信诈骗、电子支付风险等知识要点,让老年人在使用手机过程中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这些年轻社工面对面、手把手教学后,我们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一键下单购买服务项目,我们也进入了‘智能生活’。”说起智能化养老平台的使用,社区居民王奶奶表示现在自己操作手机已经很轻松。
“帮助老年人树立积极老龄观,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就是要想方设法不让老年人在时代潮流中掉队。”叶南客介绍,今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不满足于以往封闭、被动性的生活,而是主动开展社会交往。低龄老人将越来越多参与社区建设,参加公益活动或志愿服务,增加社会参与的主动性和频率,发挥专业价值以及社会经验,为周边居民和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我们可以引导退休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注重发挥低龄老年人互助养老作用,壮大助老人才服务队伍。积极传达老年人力资源的优势和价值,在社会认知充分尊敬老年人的意愿且自身身体条件符合就业要求的情况下,合理规划、有效推进老龄人力资源开发。”叶南客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