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招募野猪捕猎队伍及无害化处理队伍。该公告明确指出,成功猎捕成年野猪每头将给予2400元的补偿,而无害化处理成年野猪则每头补助200元。对此,西吉县林草局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向顶端新闻记者透露,此项目得到了国家政策的鼎力支持,目前正积极物色合适的捕猎团队。
据西吉县多个乡镇的工作人员反映,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野猪数量急剧增加,已成为当地农作物和交通安全的重大威胁。这一现象不仅限于西吉县,实际上,野猪泛滥的问题在全国多地均有发生。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供的数据,我国共有28个省份存在野猪分布,总数已高达200万头,其中许多省份的野猪数量已远超环境承载能力,导致26个省份遭受野猪侵扰,损失严重。
9月23日,西吉县林草局正式发布了《关于遴选2024中央财政西吉县野猪综合防控项目捕猎队伍和无害化处理队伍的公告》。公告中详细指出,计划在西吉县范围内猎捕体重超过40公斤的成年野猪共计300头,每头野猪的猎捕补偿金为2400元,总预算高达72万元。同时,对于这300头成年野猪的无害化处理,每头将给予200元的补助,总预算为6万元。
西吉县沙沟乡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顶端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野猪等野生动物的数量显著增加。特别是野猪,它们频繁出现在林场附近,对当地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对交通安全构成了威胁。他进一步解释说:“由于西吉县地形以山地为主,村民们多在山间耕种,而野猪也栖息于此,因此它们经常光顾农田,导致庄稼受损。此外,野猪在道路上出现时,也偶尔会发生交通事故,尽管一般情况下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在山间单独行动时,仍可能对人身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同样,西吉县马莲乡政府的工作人员也反映了野猪对当地玉米种植造成的严重影响。他指出,野猪的频繁啃食使得玉米产量大幅下降,给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次猎捕行动的具体区域已明确为西吉县全境的19个乡镇集体林区和9个国有林场林区(火石寨自然保护区不在此列)。顶端新闻记者注意到,西吉县林草局此前的工作动态中提到,今年8月24日,该县什字乡杨庄村村民张某种植的6亩玉米就遭到了野猪的严重破坏,部分甚至被踩踏殆尽。鉴于此,西吉县林草局已将什字乡列为本次猎捕行动的重点区域,以期通过有效猎捕来减轻野猪对该地区农作物的危害。
从全国范围来看,野猪伤人事件也时有发生。例如,2017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的一名生态护林员就遭到了野猪的袭击;2021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上木拉乡增德村的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土登相巴在巡山过程中不幸遭遇野猪攻击并遇难;而在2024年1月,南京地区也发生了一起野猪冲撞市民、导致人员受伤的事件。这些事件进一步凸显了野猪泛滥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为了应对野猪泛滥带来的挑战,各地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宁夏并非首个实施悬赏捕猎野猪的地区,在此之前,陕西、四川、安徽等地已率先进行了相关尝试。这些举措的背后,是人类对抗野猪泛滥危害、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定决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2024年1月发布的一份复文中明确指出,经过科学、综合的评估,专家认为野猪在我国28个省份均有分布,且总数已达200万头之多。这一数量已远远超出了其生存环境的承载能力,并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将野猪从《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中调出是符合调整基本原则的。这一决定于2023年6月正式生效,标志着野猪不再享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的地位。
早在2017年,国家林业局就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调控野猪种群和防控野猪危害工作的紧急通知》,对野猪的种群调控和危害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后,国家林草局又在多个省份启动了防控野猪危害的综合试点项目,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减少野猪数量、减轻其危害程度。
在宁夏地区,“赏金猎人”马云龙(化名)就是众多参与野猪捕猎的勇士之一。他告诉记者,自己从事野猪捕猎工作已有十多年之久,从最初的义务帮忙到现在的接受悬赏捕猎,他见证了这一行业的变迁和发展。马云龙的团队拥有先进的捕猎装备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包括热成像无人机、红外相机、定位器以及数十只训练有素的猎犬等。每当村民发现野猪踪迹时,他们都会迅速响应并前往现场进行围捕。
通过这些努力和措施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野猪泛滥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控制。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狩猎的号角已经吹响:猎人们精心策划,首先派遣热成像无人机翱翔天际,宛如现代版的猎鹰,锐利的目光穿透丛林,搜寻着野猪的踪迹。当无人机锁定目标,距离野猪仅二三百米之遥时,一场精心设计的狩猎序曲悄然拉开帷幕。此时,猎人们放出训练有素的头犬,这些忠诚的伙伴凭借超凡的嗅觉,沿着野猪留下的丝丝气味,如同追踪大师一般,精准定位野猪的藏身之处。
一旦野猪的位置被锁定,其余的拖犬便如离弦之箭,迅速跟上,它们以默契的配合,对野猪进行围追堵截,利用自身的力量与勇气,对野猪进行拖拽与控制。随后,猎人们也迅速赶到现场,手持锋利的野猪矛,与猎犬并肩作战,协助完成这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在这场激烈的搏斗中,猎犬们无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忠诚与勇敢,成为了狩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捕获后的野猪,其命运往往由相关部门决定。有的会被送往林业部门,进行专业的无害化处理,以消除潜在的生态威胁;而有的地方,则会根据当地的规定,将野猪交由赏金猎人处理。然而,由于野猪生性凶猛,狩猎过程中猎犬受伤的情况屡见不鲜。马云龙,这位经验丰富的赏金猎人,便深有感触。他透露,在他的团队中,最多时每年能捕获三四百头野猪,但在这背后,却是十多只猎犬的牺牲与无数次的受伤。头犬作为团队的领袖与侦查先锋,其价值往往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不等;而拖犬则负责具体的控制与拖拽工作,其价值虽稍逊一筹,但也需万元以上。因此,每一只拖犬的牺牲,都意味着上万元的损失。相比之下,一头野猪的赏金虽能达到数千元,但显然难以支撑起这份高风险的职业。
面对这样的困境,马云龙并未放弃。他日常经营着一家店铺,以维持生计;同时,他也在这份充满挑战与危险的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与使命。当西吉县发布“悬赏公告”时,他毫不犹豫地考虑报名参与。作为一名赏金猎人,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守护家园,保护生态。
而关于野猪的治理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动物学会理事胡慧建指出,野猪由于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已成为全国范围内危害最大、范围最广的野生动物。它们不仅破坏农作物、危害人类安全,还对整个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治理野猪已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多位专家表示,捕猎野猪虽然是一种无奈之举,但在当前情况下却是一种可行的治理手段。自野猪被移出“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后,从法理上也为捕猎野猪提供了依据。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捕猎。相反,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捕猎过程的管理与监督,确保捕猎活动的合法性与规范性。同时,被捕猎的野猪也需要进行妥善的处理与利用,以避免造成新的生态问题。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杨道德进一步指出,治理野猪不能仅依靠民间捕猎力量。政府部门应当加强行业指导与业务监管,在捕猎方式、时间、范围、猎捕数量等方面给予明确的管理与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捕猎活动的有序进行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此外,胡慧建的团队还研究出了一项创新的技术手段——利用音、声、像、气味等多种元素结合营造野猪害怕的场景。这项技术能够有效地驱赶野猪并减少其对人类的威胁。同时他也呼吁社会各界对于野猪等野生动物的禁食问题进行合理性研判与讨论。他认为只有在充分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理策略。
治理野猪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共同努力与协作。只有通过科学规划、严格管理与创新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施策才能有效地控制野猪的数量与危害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态环境与家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