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23岁的刘琳在社交平台搜索的要害词是“职场生存”“职场干货”“如何解脱职场里的学生思维”。对刚入职1年的“小白”来说,刘琳认为自己须要学习和调剂的东西太多了。
刘琳从事的是审计工作,刚进公司时,她怀着“必定要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心态,自动请缨接过了一个难度很高的项目,并为之全身心投入,但还是呈现了各种问题,“我总在担忧焦虑,如果做得不好,大家对我会不会很扫兴”。
像刘琳一样的年青人不在少数,他们担忧自己在职场上说错话、办错事。有人盼望在社交媒体上找到可以“抱团取暖”的搭档,有人想汲取一些过来人的经验,也有人想尽快走上职场发展进阶之路……
10月19日,国民数据研讨院结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流传学院、粉笔宣布的《青年群体职业计划数据剖析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60.85%的受访青年对职业计划的器重水平很高。边工作边进行职业计划,已成为当代青年群体的职场常态。
更懂自己想要什么,青年群体择业观更清楚
一名95后网络博主“池早是我”(以下简称“池早”)前不久意外走红。今年年初,她从公司辞职后,选择成为一名“职业体验师”。半年多的时间里,她已经体验了30多份工作:网管、外卖员、私人管家、茶馆员工、消防员,甚至还用了1个月的时间体验了川剧花旦。
“池早”的目标是体验100份职业,每一份工作阅历都带给她更多思考世界、思考人生的空间。如今,再谈起工作是什么,她说:“工作的实质不是一味地奉献,而是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的方法博得尊重。”
报告显示,受访青年择业时对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央企国企的选择比例分离为64.59%、56.36%、48.63%。“薪资程度高”和“工作稳固”是受访青年群体择业的重要斟酌因素。尽管稳固性成为青年群体找工作时关注的主要因素,但通过横向对照择业因素发现,就业偏向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的青年,更重视发展空间、个人兴致、锤炼成长和企业文化。
“这届青年群体更懂自己未来要什么,他们对职业市场的懂得更深刻,择业观念也更清楚。”在粉笔CEO张小龙看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年青人有更多的创新活气,职业选择也更丰盛多元。“00后接触新生事物更多、更快,他们能够深刻地感知到社会的变更,这加强了他们对自己的就业、人生等方面思考的独立性,他们须要进步的是综合素质和职场应对才能。”
工信部信息中心专家委主任、原总工程师童晓民觉得,当前国际国内环境错综庞杂,我国经济由本来的高速增加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一些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也有一些新兴产业亟待兴起,这对青年就业发生了很大的影响,新产业、新业态催生了新职业,带来新的机遇。
如何打破职业计划“信息差”
“考证还是实习”“下一个风口会是什么行业”……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刚进入大学就开始进行就业计划,职场青年更是将职业计划进行到底。
报告显示,66.58%的受访青年表现自学过职业计划相干的内容。95.01%的受访青年表现盼望晋升工作技巧。报告还指出,专业和技巧与工作岗位需求的匹配度不高是导致青年群体就业艰苦或就业后专业技巧错位、职业发展路径不顺畅的重要原因。
“社会对职业技巧的请求变更非常快,年青人要提前给自己画好一张人生计划地图。”张小龙觉得,市场对社会变更的反映速度快于学校课堂,当发现课堂知识不适应需求,年青人就会非常盼望新的知识。“坚持职业竞争力”“不断更新,紧跟行业发展”“多项手艺傍身总没错”逐渐成为年青人职业发展的要害词,他们开始通过各种门路进步职业计划才能。
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对职业培训持积极态度,高校也越来越器重在校生的就业领导。报告显示,近九成受访青年表现自己所在学校开设了职业计划相干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流传学院党委副书记祁雪晶发现,随着大中小学协同育人不断发展,职业生涯计划关口也前移至中学阶段。很多学校和家庭将孩子未来的专业当作一份主要的“人生决定”,并将职业生涯计划作为现阶段学习的驱动力。她举例,如果孩子未来要朝着人工智能方向发展,他们从初高中就会进行相干方面的训练,不仅包含数理化知识,还包含信息科技素养等方面的培育。
不过,目前一些普通类高校和职业院校仍面临着专业职业计划师资力量单薄的难题,不同地区、学校和家庭之间在职业计划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信息差”。即使在同一个班级,来自北京的学生或许已经在计划自己10年后在做什么,来自偏远地域的学生可能还在适应自己进入大城市的生活。在祁雪晶看来,如何打破这种“差距”或将成为未来亟须解决的议题,“年青人的职业计划也须要各方协同,通过学校、学院、企业等一起做好青年群体的‘就业筹备工作’”。
“成长比胜利更主要”
“你是i人还是e人?”这句话是很多年青人近期的社交开场白。MBTI性情测试成果成了年青人的个性标签,甚至还成了就业进程中用来断定与工作岗位匹配水平的帮助手腕。
i开头的人有些“社恐”,e开头的人是“社牛”。在职场中,e人很快就能和周围的同事打成一片。在社交媒体上,关于“职场i人好难”“i人带着e人面具去上班”的话题一度盘踞热搜榜单前列。
报告显示,93.77%的受访青年盼望晋升解决问题的才能,90.27%的受访青年盼望晋升沟通表达才能,84.29%的受访青年盼望晋升人际关系处置才能。
“成长比胜利更主要。”在张小龙看来,一个人的先本性格不容易转变,“不要总是去教导年青人,而是要为不同性情和才干的人去供给一个更加合适他们成长、做事的环境。”一份好的职业计划培训,要能顺势领导年青人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培育职业素养不是去转变一个人,而是锤炼与他人打交道的才能、团队合作才能等。
面对不断变更的数字技术和环境,年青人如何才干快速找到并适应自己的“位置”?童晓民觉得,当前年青人要加强跨界融会才能,具备快速学习和适应的才能,能够灵巧调剂策略和方式,运用数字技术和工具提出新思路和解决计划。
许子威 记者 许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