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42地主女儿星星结局】:电影1942星星结局是什么,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1942地主女儿星星结局
《1942》星星结局是被卖掉了。影片中星星是老东家的女儿,是由王子文饰演,星星后来逃出了火坑,但再也没有回过故乡盐津。星星定居在宝鸡,一辈子也不想回河南了,只是向家里邮钱。
星星为了五斗米主动求‘出卖’,为了一块饼干主动吻栓柱,饿到最后阶段请求父亲卖掉自己,一方面不用再忍冬挨饿,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家人赚点吃的。本来与之失之交臂但一句‘我上过学’让她引起注意并成功入选。十七岁的年龄稚嫩的面孔却有着一颗历经沧桑不服输的心,最后星星端着五升小米与父亲告别,没有几句话也没有任何飙泪,但一别后恐无再见之日和那句‘就当生了我之后,就把我掐死’的冷静,王子文将星星的心如死灰和对父亲的不舍种种情感融入其中,让人看的压抑不觉间泪眼模糊。
该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分两条线索展开叙述: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主要以老东家范殿元和佃户瞎鹿两个家庭为核心;另一条是国民党政府,他们的冷漠和腐败、他们对人民的蔑视推动和加深了这场灾难。2013年,该片获得了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等奖项。
2、延宕18年才开拍,冯小刚的《一九四二》才是真正的中国式灾难片
老地主突然做出一个抉择,他不逃荒了,他开始顺着这种滔滔江水的人流往回游。他出发的时候可能五十来岁,两个月之后已经七十多岁了。——刘震云·序
这是2009年,刘震云接受采访时说的话,他口中的老地主,叫范殿元,是电影《一九四二》逃荒大军里的主角,也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地主阶层里的一员。
1993年,冯小刚还跟在王朔身边打转,偶尔写写稿,做个小编剧,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王朔扔了本名为《温故1942》的小说给他,那是刘震云的小说。
听书名,大概是“温故知新”的意思,小说里,以调查体的体裁,纪实性的文字,讲述了一段在太平盛世来看,是惨绝人寰,但在那个背景下,却微不足道,甚至不被当事人记住的灾难。
冯小刚和广大群众的我们都一样,对这段历史毫不知情。
当300万人饿死的灾难事实摆在冯小刚面前,他萌生了将这段历史拍摄成电影的念头,但兜兜转转18年,直到2011年,他才终于亲手将这段历史撕开。
但这过程和结果,却是艰难的,套用小说中的一句话:在活人中打捞历史,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电影上映后,无数控诉冯小刚“大发国难财”的论调,盖过了为这部电影叫好的声音,人性的盲目,在电影上映后,展现的淋漓尽致。
最终,电影评分定格在7.8分,低于许多人的预期,但当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地去看这部电影,会发现我们没有哭的冲动,只觉得复杂的无力感,直压下来。
有别于国外灾难电影的夸张特效,浮夸场景,中国式的灾难,中国式的灾难片,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可以在冯小刚的《一九四二》里找答案。
3、01、逃荒主角的特殊性
电影的开端,洋洋洒洒地花了将近5分钟的时间,去描述1942年里的那些大事,随后画面一转,这才将视角放到东家家里头。
此时,拴住正在喂牲口,花枝为借粮被少东家逼迫,而远处,无数的火把渐渐逼近东家的庄子。
为了应付这一大波来强制“借“粮食的灾民,东家一边打发人去报官,一边只好拿出好酒好菜好肉招待他们。
但随后的暴乱,将东家的家付之一炬,一场大火,烧了他无数的粮食,一场拼杀,埋葬了他的儿子。
而东家不知道的是,这种失序,才刚刚开始。
电影的开始,就通过画外音说明了“我的故乡,发生了吃的问题。”这句话,其实说的很有技术含量。
“吃的问题”是什么问题?谁吃的问题?吃什么的问题?
这里的主语,本该是人,只能是人,是千千万万的小老百姓,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我们知道了,是人的粮食出了问题。
但随着我们往后看,却发现,这个“吃的问题”,已经跳出了我们常规的想象,吃的主语,变了。
被吃的东西,也变了。
旱灾碰上蝗灾,粮食失收,百姓艰难,战火肆虐,于是,有了无数百姓向西迁移,出门寻吃的事情。这场灾,看似天灾,却又夹杂着人祸。
可是这一路上,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人们在吃这个问题上,已经不局限于吃什么了。
粮食,树根树皮,能下肚子的,绝不留着浪费,最后,人也成了别人的食物,狗吃人,人吃人。
电影里,关于逃荒,是这么解释的:
“爹,啥叫逃荒呀?”
“没有吃的了,你愿意饿死啊?”“不愿意饿死。”
“不愿意饿死,出门寻吃的,就叫逃荒。”
的确,逃荒,是每个没有吃的了的灾民不得已背井离乡的选择,但对于东家来说,却是不同的。
别人是人力拉车,拖家带口出门寻吃的,是为了活下去,所以全家出走,逃离故乡;他却是拖家带口,带个长工赶车,装着一车的粮食,一箱箱的银元,一家子躲灾去的。
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逃荒,从来都是穷人的事,富人有几个明白这种苦难?
小说和电影最巧妙的就是将东家的躲灾,变成了逃荒。
在黑压压的逃荒大军里,东家一家子,远远看去,似乎融入了他们,但近景一看,灾民的落魄跟他们的悠闲自在,形成强烈的反差。
对比于无数的普通老百姓,自有自己生存智慧的东家变成了同样的逃荒小老百姓以后,他身上的狡猾而不失厚道,能屈能伸,能上能下的个性,也就凸显出来了。
一个由富变贫的地主,他身上的故事,当然更有戏剧性,也更有代表性。
4、02、隐晦的叙事情节
电影的题材,跟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是相似的,但《1942》跟冯小刚在《唐山大地震》里的煽情不同,他几乎用记录式的平铺直叙方式,冷静的姿态,去描述一件事,描述这件事中间发生了哪些插曲。
许多原本可以加重笔墨去表现的画面,他却选择了轻描淡写,不刻意高潮的做法,被许多人抨击电影毫无高潮,没法看。
例如,瞎鹿追驴,被一头打进热锅里的画面;前有尖刀,后有枪的拴住被日本兵逼着吃馒头的画面;两只野狗将一个个的尸体撕裂,咬开的画面;瞎鹿和花枝在一夜夫妻后,花枝劝着他将自己卖掉,以换取救命粮的画面……当然,这里面的画面,大概也有影射导演想表达的关于“够吃人”,“人吃人”,“人肉馒头“这一类的意思。
只不过,这里面的每一幕,冯小刚都可以将它们变成犹如《唐山大地震》电影里的煽情泪点,但他却没有。
小说中,作者引用并整理了那位记者白修德在《探索历史》一书中所描述的关于他一九四二年二月的河南之行的见闻。
白修德在这场灾荒面前受到的震撼教育,足以改变了他对人这种高级动物的新理解。
在死亡面前,高级动物,也只是动物,是动物,会恢复狼性,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死人会被狗挑挑拣拣,活人,会被亲人虐杀而食。
关于人吃人的描述,鲁迅曾经在他的小说《狂人日记》里有过具体的描述: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但鲁迅的《狂人日记》里,更多的是对于社会的某种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和影射,可白修德的书中,却真真切切地记载着活生生的血腥画面。
对比于小说的这些描述,其实电影里柔和了许多,人性的残忍在这部电影里,有所保留,至少,我们还能从电影中的许多人身上看到在大饥荒面前,勉强维持的人性。
人,是复杂的,是善是恶,很难找到一个衡量的标准。
在大灾大难面前,东家也不全是传说中地主的险恶,尖酸刻薄的嘴脸。地主,在某个角度看,其实也是商人的一种属性,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景象,并没有发生在东家身上,瞎鹿卖女,夫妻俩闹做一团,他会嘴巴轻轻地啐了句:“这出苦戏,就是演给咱看的”。
但说归说,他终究是拿起碗去装小米,一碗装的很满,可转身看到身后一大波灼灼目光盯着自己仅剩的粮食,他心里发怵的,于是又轻轻地将小米往袋子里拨了拨。
看得出,东家的做法,本质上是为了自保,但这样的方式,其实也是倾向于两全的局面,他短短的一句话,透露了东家自保的方式,是拉拢瞎鹿,但也从人性的角度,表现了东家刀子嘴,豆腐心的心软毛病。
而花枝,星星将自己卖了,也是为了保住各自重要的人,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在电影中,显得尤为重要。
生而为人,如果连这点本性都丢了,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5、03、信仰的彻底崩塌
有网友说,电影里,张涵予传教,神父劝导信教,人都吃不饱,星星却始终带着一只黑猫的这些情节很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其实,恰恰相反。
电影的叙事表面上看起来,是无数支线交叉叙事,却又并不相关,但实际上,这部电影的情节设置,故事的切换,都是乱中有序的,有些看似不必要的情节,却恰恰对电影有着伏笔和点睛的作用。
传教士与星星一路带着黑猫这两条线,都是以他们为代表的某种人信仰的彻底崩塌。
当张涵予所饰演的小安在传教的途中,亲眼看着一幕幕荒凉,尸横遍野,一个个无辜的小老百姓,在自己面前血流成河,他心中对上帝的信任,一点点的瓦解崩塌。
上帝永远斗不过恶魔,那为什么还要相信他?相信他的意义是什么?
小安自己也迷惘了。
和小安一样,星星一路都带着一只黑猫和书本,她是读书人,代表着学生阶层,她身上也有着读书人的傲气和骨气。
一路上,她宁愿自己少吃一顿,也不能饿着自己的猫,逃荒的车子没了,一地都是刚被轰炸过的遍地尸体,她却不顾自身安危,先去找那只猫。
那只猫和书本所代表的,正是她作为一个学生关于读书的信仰。可这样的信仰,在饥荒和亲人一个个死去之后,也彻底崩塌了。
活着,已经成了奢侈,再想别的,显得矫情。
最后,她将书一把火烧了,将那只在飞机炸弹轰炸都安然无恙的猫剥皮煮了,甚至将自己卖了,这一刻,什么骄傲,什么自尊,什么信仰,全都碎了一地。
而小安和星星代表的,仅仅是他们这两种类型的人群,还有千千万万灾荒中的人,在饥荒中,慢慢地丢掉了自己的信仰和人性的盔甲。
活着,是他们逃荒的理由和想要的结果,至于结果是怎么活下来的,好像就不那么重要了,是灭绝人性,卖妻卖子,易子而食?还是做亡国奴,汉奸走狗,给日本侵略者使唤?
于是,电影里沿用了小说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情节,那就是他们投靠了给自己发放军粮的日本兵。
电影里的蒋鼎文对着李雪健饰演的主席曾经说过这么一番话:如果两个人要同时饿死的话,饿死一个灾民,地方还是中国的,如果当兵的都饿死了,我们就会亡国。
在将军的眼里,保住国土,才是保住更多百姓的根本,可在老百姓眼里,保住性命,才是自己生而为人的本分。
过程如何,还重要吗?
6、结尾
1942年,河南死了300万人,这部小说记录的,仅仅是这场灾难里的冰山一角,这部电影改编的,也仅仅是这场灾难的一角。
天灾和人祸,到底在这300万条人命里,扮演了什么角色?看了电影最后的那场对话,我们就明白了。
电影临近结尾的时候,委员长跟李培基有一次对话:
“培基,河南到底死了多少人?”“政府统计,一千零六十二人。”“实际呢?”
“大约……三百万人。”
李培基吞吞吐吐,最后报出了这样的数字。如果没有这个小说,没有这部电影,大部分的人,永远也不会知道,这部灾难片拍的,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的历史事实。
本文关键词:1942电影中星星在生活中后来怎样了,1942中的星星结局,电影1942星星结局是什么意思,1942电影人物分析星星,1942中星星的下场。这就是关于《1942地主女儿星星结局(冯小刚的《一九四二》才是真正的中国式灾难片)》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赛仁金融》百科知识网站:http://yzsryq.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