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金和美元有什么区别】:美金和美元有什么区别 美金和美元是一个概念吗,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美金和美元有什么区别 美金和美元是一个概念吗
美元和美元没有区别,只是名字不同。1971年8月,特朗普总统和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国政府组织取消了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交换,布雷顿森林体系管理崩溃,美元和黄金分离,但美元的名字仍然传播,因为人们习惯了它。美元的销售主管部门是美国国会,实际销售业务由联邦储备金融机构承担。二战后,欧洲大陆国家与英国达成共识,允许美元用于国际支付。以上是美元和美元的区别。
美元和人民币的相似之处美元和人民币的共同点是可以考虑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可以反映在销售市场价格上,但商品的实质价值,包括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地理环境成本等成本,在不同的销售市场上不能考虑货币的价值。货币的面值是由国家规定的。本文主要写了美元和美元之间的区别,仅供参考。
2、「East meet West」圆桌对话:双币基金眼中,美元与人民币的相爱相杀|2022中国基金合伙人未来峰会
长久以来,美元基金缔造了中国投资业最多的财富故事和都市传说,以致于人们长期忽视了另一个重镇的存在:广袤的人民币基金市场。但今天,毋庸置疑的是:中国本土基金已经是更不可忽视的玩家了。经历了数十年风云变幻,人民币基金在资本游戏中获得了更多筹码,也遇到了更大的挑战。
人民币基金的发展与政策引导如影随形,市场多变而迷人,稳定只是一时假象,变化才是一切的答案。但无论路途如何曲折,浪潮不会停滞,资本也不会撤退。拥抱变化,要谋长望远,一时成败不足以论英雄;与其随波逐流,不如亲征潮头,要以社会发展为己任,探索硬科技,直入无人区。只要一直“置身事内”,厚积待发,未来定会有更好的时间。
当下,中国的一级市场,正值美元基金与人民币基金的交替之时。尽管过去更长一段时间内,他们的关系是一起共舞,相爱相杀,市面的主流基金也基本都是双币运作,但现在在募资端,由于宏观环境有很大变化,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都在遭遇一些新问题,而在投资策略和方向上,两者也发生了很大的偏移和分化。这样的时代分叉口面前,双币基金管理者在如何思考和判断?
9月21日,36氪“置身事内”2022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在杭州举行。在当天的「East meet West」圆桌对话上,赛富投资基金合伙人金凤春、北极光创投合伙人于芳、光速中国合伙人高健凯、 CMC资本合伙人蔡祥、元璟资本合伙人陈洪亮、五源资本合伙人刘凯、险峰长青合伙人赵阳、和暄资本总裁兼管理合伙人张梦涵一起参与了该话题的讨论。
以下为圆桌对话内容,经36氪编辑整理:
1.双币基金的演变过程
金凤春(主持人):双币运作变成这个行业一个非常大的趋势。作为双币基金管理者,请各位介绍一下各自的基金,尤其是人民币和美元基金各自是什么样的先后秩序,以及各自在这方面的演变过程和经典案例。
于芳:北极光是由邓锋先生在2005年设立的VC机构,至今已经17年。北极光设立之初是纯美元基金,2005年做的第1支美元基金,2011年开始管理双币种基金,做了第1支人民币基金。现在一共运营6支美元基金,4支人民币基金,目前在募集第5支人民币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合计人民币300多亿,投资了超过400家公司,是一家比较典型早期科技驱动的VC。我是2012年在美国读书期间回来在北极光实习,后来全职加入,到今年整整十年,一直做医疗健康领域投资。过去十年,我清晰地看到人民币基金投资在国内的发展过程,板块在轮动,TMT的投资机会相对变得越来越少,而科技型和医疗型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多,某种程度上跟投资资金币种的联动有关系。
高健凯:2000年光速创投在硅谷成立,2008年开始在中国做投资,但一开始我们用的是全球的资金,以全球合伙人的方式投资,2011年开始中国团队独立募资、独立决策,从第一期美元基金开始,到现在已超过10年,我们的第一期人民币基金是2016年募集完成的,我们现在在募第二期。我们的典型投资案例,比如早期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投了许多互联网平台企业,比如美团、拼多多,之后我们从2013年开始投硬科技,2017年开始投绿色科技,硬科技领域我们投资了中际旭创,是一家做光电模组的公司,2017年在国内上市,目前市值超200亿人民币,产品做到了全球第一。此外,还有禾赛,做激光雷达的公司,我们也是它的早期投资人之一。人民币基金方面,我们的典型投资项目,比如新能源电动车小鹏汽车,爱科微是做无线通讯领域芯片设计的公司,还有灵明光子,研发生产高性能3D传感芯片,光速都是他们的早期投资人。
蔡祥:CMC资本创立于2010年,由黎瑞刚创立,现在管理三支美元,两支人民币基金,总的资产规模大概在300亿人民币左右,其实CMC资本的美元和人民币基金一直相对并行的,之前因为黎总的背景,在文化、消费、互联网的融合方面,投出了一些经典的案例,包括快手、B站、爱奇艺,这些项目见证怎么把互联网和文娱通过线上线下进行融合的过程。之后基金又在新消费方面做了一些布局,投出了不少知名项目。我是最近加入CMC资本的,之前在商汤科技负责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和战略投资,之前跟CMC有过项目合作,包括文远知行,这是目前无人驾驶领域一家头部的公司。最近特别在人民币方面,非常主题驱动,包括新能源科技、半导体科技,企业服务和SAAS领域,CMC资本近期会加大力度,利用合伙人和投资团队在科技领域的综合经验,慢慢把科技主题与其他领域进行融合,同时将人民币和美元方法论进行融合,打开一个新局面。
陈洪亮:元璟资本 2015年成立的第一天就是一个双币基金。到今天,元璟的人民币和美元各有三支基金,一直以来,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保持一个差不多金额的规模在往前发展,总共管理规模大概在100多亿人民币,元璟资本的创始人吴泳铭是阿里十八个创始人之一,我们从2015年到现在,主要投的方向是企业服务/产业互联网、科技、医疗健康、出海等。人民币上面,理想是人民币投的,涂鸦是美元投的,企服里面,聚水潭是我们人民币和美元一起投的,所以感觉到人民币和美元并不是今天相互meet,相互碰到,而是在中国市场上一直并存很久。
刘凯:五源前身是晨兴资本,美元基金是2008年成立的,到现在总共管理6期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成立于2016年,目前管理三期人民币基金。从过往的消费互联网到硬科技我们都有许多经典案例,比如我们是小米集团、快手科技、金山办公最大的外部机构投资人,也在自动驾驶领域早期投资了地平线、小马智行、小鹏汽车。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共同投资了小鹏汽车、万物新生,也有单独人民币基金投资的数坤科技、太美医疗、摩尔线程等优秀企业。
赵阳:险峰2010年成立,是当时中国最早的天使投资机构之一。在那个节点不光中国市场,包括美国也没有天使基金的存在,我们2010年第一支基金就是双币基金,从day1开始投资美元和人民币两个方向,美元主要投资互联网、消费出海为主,人民币这两年陆陆续续有新能源、企业服务、高科技,国产软件等一系列方向。我们第一期人民币基金主要在移动互联网和垂直电商几个领域,当时布局团队很好早期增长非常快的公司,不到5年时间,获得超过十倍的回报,目前在管理的有五期美元基金和四期人民币基金,整体管理规模达到百亿人民币。在过去12年总共投了大概600家公司,一直聚焦早期,基本上投的公司80%都是在第一轮机构投资人投出去的。
张梦涵:大家好,我是和暄资本的张梦涵。和暄资本是一家专注于科技领域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2017年在香港成立。目前是以美元为主,管理规模15亿美金左右。我们在香港、上海和纽约设有三个办公室,其中香港是我们的总部。我们的合伙人都是华尔街投资银行的背景。投资方向上,在2017、2018年的时候我们主要投资一些成长期的互联网公司,比如腾讯音乐、陆金所等。2019年,我们开始思考新经济的下半场是什么,并开始捕捉硬科技的方向。我们在硬科技赛道投了中国的商汤、地平线,另外也布局了一些美国公司,比如做AI药物发现的晶泰科技,固态电池公司Factorial Energy,激光雷达公司图达通。我们在中美两地布局,在两地一共投资了20多家的头部科技企业。其中也包括一些华人背景、全球业务的创业公司,比如Airwallex,是全球领先的B2B跨境支付平台。人民币方面,我们今年刚刚开始布局。因为半导体、新能源产业,本身的投资逻辑是中美博弈、国产替代,中国要建立自己的产业链,所以从创业者并不希望拿美元的钱。如果只做美元基金,很难投到头部的公司。我们今年投了两个人民币项目,一个做固态电池的卫蓝新能源,另外一个是做GPU的沐曦集成电路,大概是这样的情况。
金凤春:赛富前身是2001年软银跟美国的思科一起合作的一个TMT基金。在2010年左右开始做人民币的基金,目前美元基金有四期,人民币主基金有三期,同时和各地政府设了子基金及不同主题的基金,目前管理规模,加上一支我们控股的夹层基金,总的规模大概700亿人民币左右。我们的前身主要还是以成长期投资为主,后面随着行业的变化,一方面往早走,另外一方面往后期走,投资阶段来讲,早中晚期都有。关注行业首先是综合性的基金,TMT、创新科技、新能源、医疗都涉及,最近人民币基金以硬科技为主。
2.募资中的变化
金凤春(主持人):在资金的供给端,包括各位的人民币和美元基金,在募资这方面,最近宏观环境有很大的变化,包括对房地产行业、平台经济的整治,以及国有大LP、引导基金的崛起。中美关系的变化,导致美元基金,美元的LP现在投中国的美元GP会有越来越多的限制,大家在人民币和美元基金募资过程中观察到什么新的变化?包括LP的构成,以及LP们对DPI和基金期限偏好方面有没有什么变化?
于芳:的确有非常大的差别,不仅不同国家之间文化、行业、大环境有差异,具体到不同LP的诉求也有很大不同。比如美元基金LP对DPI没有那么看重,喜欢单个项目投资占比高一些,认为有更高回报的可能,对尽调、管理的合规性、顾问委员会的职能等有更高的要求。人民币基金LP更实际一些,通常会对3-5年内的DPI和IRR有更明确的要求,希望项目有更清晰的退出渠道,能够快速看到回报。 不同的土壤,不同资本的特性,带给GP不同的挑战。管理双币种的GP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好平衡,无论募资、投资、管理、退出各方面都需要做好相应的工作。
高健凯:美元募资和人民币募资的差异挺明显的,我们的美元募集从前几年开始有意识地在做多元化,目前美元基金中纯美国的LP占比在50%,其余则分散在世界各地。未来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多元化,虽然目前美元LP的构成更多元化,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需求都是一致的,大家都在关注GP的DPI,是否能投到好的公司。相反,在人民币募资的时候,来源单一,但大家的诉求更多元化,我们也是在一个边做边学习的过程中。
蔡祥:刚才两位嘉宾也说到,其实美元LP和人民币LP的不同,还在于资本市场的结构,包括基金行业成熟性的问题,从美元LP的角度,主要关注基金比较长周期的能力,对风险的容忍度。很多企业在欧美市场上发展周期比较长,经历迭代、治理、变化,所以在长周期内给GP更多的空间去容错,最终通过一个综合回报角度去看基金的回报,同时会注重管理团队的稳定性、长期的稳定性、合伙人的文化,以及各方面、各自领域的专精,会把一个基金公司看成一家企业一样去看待。
中美目前在科技领域限制战已愈演愈烈,我们要丰富美元LP的来源,将更加注重在东南亚或者欧洲,甚至中东,那些相对对科技投资没有那么敏感的国家。中国从硬科技角度是拥有创新土壤的。美元LP也真正意识到,中国也是很好的具备科技创新、硬科技创新投资机会的国度。
人民币LP非常有特点:
1、很碎片化,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点,刚才听前一个环节嘉宾谈到安徽有安徽的模式,深圳有深圳的模式,人民币募资围绕地区政府招商引资和产业做大的,从某种角度确实带有一些政府的诉求,从另一个角度去想,企业还是要落地。最近我们在我们投资的一些企业帮做政府方面的事情,不但是为募资,也为了企业本身。这是人民币比较有特点的地方。
2、人民币有很多产业LP,包括上市公司LP有战略诉求,希望投资的企业和产业上下游形成化学反应,从一个角度看,这对投资本身的自由度有限制,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其实反而更贴近产业,也去考虑产业龙头或者LP,他们是什么逻辑,不仅从财务的角度,还要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人民币LP的诉求、立场和态度在发生变化,他们希望基金既能符合他们的战略诉求,又能带来十年期金融产品应有的财务回报。这意味着,GP还要花一些时间不断适应、成长,平衡人民币LP的多元诉求,最终真正为LP带来预期回报。人民币市场还要花一点时间去不断的适应和成长。
陈洪亮:像前面几位嘉宾提到人民币LP和美元LP这个差别不是最近有的,一直都有,我自己觉得主要来源于两个:
一个虽然投资追求高回报,但是受限于两个因素:一个退出渠道,退出渠道不一样,可能导致LP对于GP要求不一样。二是来自于出资人是谁,比如从退出渠道来看,中国这两年的退出渠道跟早些年不太一样,早些年的时候人民币退出渠道更加追求利润性和确定性,相对来讲,LP对GP的要求也会不一样,人民币的LP希望看到比较确定性的回报,包括对于DPI的要求,对于基金延期的要求等。
这两年提到美元LP上的不一样,也是来自于对退出渠道的不确定性,但是总体来讲还好,是因为毕竟今天投下去的公司,可能不是今年要去上市,在长期来看,美元的退出渠道有美国市场也有香港市场,退出渠道一定程度上还是通畅的。
二是来自于出资人。因为出资人的人民币LP更来自于一些政府基金,所以他在出资的时候,除了对本身财务的回报之外,还会有一些政策性的要求,比如解决多少就业,是否符合政策,有的地方基金要求有一些反投,这是美元LP里面不太会提出的要求,我自己有一个明显的感觉,最近五六年下来,人民币LP在市场化的迭代速度和进化程度速度非常快,最近因为去年刚募完三期的人民币,很明显感觉到条款的变化程度可能比早些年碰到的LP提的要求要市场化很多,出资人虽然没有变化,但出资人自己市场化的风格在发生变化,这是我们看到的既有美元LP和人民币LP的区别,也有这两年带来新的迭代和变化。
刘凯:前面几位嘉宾分享的是人民币的,我自己总体感觉人民币如同幼儿向青少年发展,越来越成熟,规模越来越大,从自己的LP角度来讲,越来越多元。反观美元基金类似于一个成年人向中老年发展的阶段。虽然美元基金的LP都比较谨慎,但是我们也观察到他们并没有完全离场的意愿,所以策略上会更加聚焦到一些核心头部GP关系上。未来可能随着环境的变化,美元的市场可能会更头部化,因为美元基金慢慢对确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对比来说,人民币基金的LP对新的东西越来越感兴趣,会主动跟我们提,你们对硬科技等领域怎么布局和思考,但美元可能觉得这些风险太高了,或者太中国本土化了。所谓的变化刚开始,未来应该很剧烈。
赵阳:前面各位谈到的美元和人民币的差异,在第一天就存在,但是整个过程中,还是看到“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的加速融合。总的来说,跟今天36氪的选题很相似,美元整体来讲,LP和GP基本上相对更置身事外的角度。人民币的基金从募资到后面的投资和退出,确实很难置身事外,要更加的置身事内。从自己来讲,因为做美元比较早,前些年五期美元基金里面,绝大多数的投资人更多以欧美传统的养老基金,母基金为主,这些年开始多元化的发展,比如国内的海外上市公司,包括欧洲、中东、东南亚一些新兴的美元出资主体等。总体来讲跟前面几位讲得很相似,对于合规、合伙人的稳定性,整个团队组织能力,策略持续性,DPI的要求,跟人民币有一些系统性的差异。
反观人民币,人民币市场出资主体过去20年一直在变化,从以前的国企、险资、银行、渠道为主,到这些年政府、地方政府,国家级基金越来越成为出资主力,这一块势必带来了我们作为管理人民币基金这批机构,要重新思考过往GP跟LP之间的关系。总体来讲,对于GP来讲更要设身处地把整个基金的产品,依靠团队本身的强项和专注的策略,跟地方本身的产业引导政策和大力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形成很好的互补。
总体来讲,无论对于募资和未来的退出都会有更加方便的通路,我很认同前面很多嘉宾提到的,确实整体美元募资难度,未来中短期,基于地缘政治各方面原因,一定会有一个不小的挑战,比如近期很多美元GP在新加坡募资,大家更加积极地拥抱新兴的LP。但是在人民币市场,退出逐渐打开,从科创板、创业板,到去年开设的全民注册制以及北交所分层的资本结构。除了政府,包括险资、高净值个人及企业家,也会陆陆续续参与到人民币市场,给人民币GP带来一些新的供给。
张梦涵:从我这边的角度,我们在座的各位有很多是双币基金,认为人民币是一个很大的机会。背后的核心原因也是退出导向的,因为科创板的退出,包括北交所等新的退出机制,使得人民币投资退出更加顺畅。
美元短暂出现募资难,是由于中美的监管机构关于审计底稿的问题有一些争论,导致中概股的退出暂时遇到一些障碍。尤其在滴滴事件以后,香港的资本市场暂时没有办法承接这么多美元结构的公司退出。
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困难是暂时的。纵观美元基金的历史,在当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以及2012到2014年,都短暂的出现过中概股赴美国上市的困难,但这些困难都是暂时性的。其实整个资本市场还是有一些机会和周期,所以现在的困难也是暂时的,而不会是长期的。在中美两国的监管机构达成一定共识以后,我相信未来还是能比较乐观地看到,中概股重新回到美国上市。同时我相信在座各位的合伙人也在Super Return上听到了海外投资者非常正向的反馈,全球的机构中长期还是非常看好中国公司海外架构的模式。
回到当前,在中美的政治博弈下,很多美国的机构,无论是养老基金或者捐赠基金,暂时不能投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办?我们专注去募集亚洲的美元,因为亚洲在过去,尤其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积累了大量美元资产形式的财富。无论是家族办公室,还是高净值个人,有非常强烈的全球布局的诉求。而我们的团队拥有华尔街的背景和全球布局的能力,有全球的办公室。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实现全球投资的布局,帮助他们投资美国的头部公司。
我们认为硬科技是全球性的赛道。比如自动驾驶芯片、激光雷达,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全球性的市场。我们在美元布局的行业逻辑里看到了一些全球前沿的技术和机会,并将其应用到中国科技行业的投资,打通来看,可以看到整个产业未来的趋势和方向。
3、投资与退出的新问题
金凤春(主持人):两个问题大家可以选择一个来回答,或者两个都回答。一个在投资端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受到政策影响不一样,比如很多行业对于外资是限制的,另外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期限和退出要求不一样的,因此在投资方面,人民币和美元各自有什么侧重,包括投资策略,投资和投资的行业,投资的阶段以及退出的通道有什么不一样,在人民币和美元基金里头。另外在这方面互相之间有什么联动?
第二个问题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我自己也是投TMT,观察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互联网大场很多都在裁员,虽然说前十年TMT的发展,贡献很多的人才。现在互联网本身创新和创业机会不多的,大家都在做医疗,在做硬科技,做互联网的这些人在干吗,观察到两个非常重要的趋势,一些继续出海,到了东南亚,另外一些在做区块链,这两个领域只能用美元基金去投,各位有没有一些新的美元基金产品供在座的,有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的LP,包括出海方面有没有这些产品,或者在这方面有没有布局?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于芳:我是投医疗健康的,职业生涯近20年一直在医疗行业。医疗行业投资确实是一个相对来说受币种影响比较大的板块,有很多领域美元基金不能涉及,比如人类基因组数据,未来数据管理平台会有类似互联网ISP性质的问题。其实在2017年、2018年之前,如果从投资总量上来看,国内投资这个行业的美元势头远远高于人民币,但我个人用人民币投资的项目多于美元,一直到现在都是,这可能和我主要看医疗器械领域相关。现在从基金投资币种层面看,我们也观察到,现在在投的基金速度,人民币基金要快于美元基金,这在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1、具体怎么操作,简单说,在企业性质、所处行业和企业家愿望不影响币种的前提下,我们尽量用双币种投。基金期限和对未来DPI的计划也会是考量因素,但不会作为绝对的决定因素,比如,如果预估一家公司八年之内可以退出,我们也会用人民币去投,在管理期间人民币投资的份额想别的办法实现DPI。
2、受管制的行业或者企业家担心未来会被管制的行业,比如眼科医疗器械,其实完全可以由美元投,可是企业说将来计划做眼底视光数据,将来有一天真的涉及数据就没办法用美元投。这种情况下投资人最好尊重企业家的意见。如果企业性质和企业家的愿望强烈倾向于人民币,我们就用人民币投,即便是早期的项目,预期很难在基金年限内能退出,这时候会需要做中途卖股份或者并购的计划,在这个前提下算回报,管理DPI和ROI。
3、在完全不受限制的行业里,有一些情况会只用美元投。像企业明显是一个海外退出架构,资金消耗体量比较大的,比如说创新药企业确实花钱体量很大,创始人也在美国,企业可能就是海外架构设立,这种情况下,在企业中后期阶段应该是美元基金去投资。
总结下来,用人民币还是美元投项目,我们确实会将基金期限和预期回报周期作为考虑因素,也会根据企业所处行业、发展阶段、未来的上市地点给到建议。但最终还是以创始人的诉求和意愿为主,尊重企业家的意见,他们对企业的发展有自己的考量。
高健凯:于芳说得挺好的,其实要考虑到所谓企业端的诉求,但也要考虑LP的诉求,对我们来讲做GP,LP跟创业者都是我们的客户,最大限度考虑客户的需求是什么,他们的资金来源不一样,造成他们需求不同,因为行业不一样,造成创业者的偏好不同,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会尽量考虑怎样满足各方的需求。作为双币种基金,我们的优势在于有最大程度的覆盖,同一个团队看不同的领域,在投资不同行业的不同创业项目时,有不同的工具,不同的资金来源,可以去匹配最好的需求。
举个例子,在特别早期不确定性大的项目,比如AI新药的研发,一开始我们就用美元基金投,之后发展如果确定性更高,人民币基金可以接盘。再比如像技术,其实早期需要有个技术验证的过程,比如像禾赛,在早期的时候,很难有一个非常好的技术认证,但是它的潜在市场非常大,回报非常高,我们就用美元基金先投,虽然周期比较长,但有比较大的试错空间。等到技术验证周期过后,我们又用人民币基金继续加持,这是很典型的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的联动,满足企业和LP的需求。
另一方面,从行业来看,我们现在的人民币基金,主要聚焦在硬科技、绿色科技,但是因为现在市场非常热,不一定有那么高的倍数回报,但是这两个行业的确定性更高,这种项目就会偏好用人民币基金来投。还有一些受限制的行业,比如涉及基因的数据、国产替代、“卡脖子”的技术,这类用人民币基金来投更合适。所以还是要看客户的需求,我们的LP客户和创业者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我们来做一个最好的匹配。
蔡祥:刚才两位也说到跟企业的性质和特点有关系,我就从自身比较熟悉、最近在看的半导体领域来说一下。
从半导体而言,美元和人民币标的都有,比较前瞻性的芯片设计,比如对标英伟达的GPU公司早期适合用美元投资。如果一个“专精特新”项目,带了IDM,还有一些工厂,并且跟政府的机构有绑定,很适合人民币去投,所以非常同意两位嘉宾,企业性质决定了币种。双币基金有更好的灵活性,这样可以站在比较融合的角度去看,哪个资本市场从退出角度更适合。但是总结来看不管是美元还是人民币,资本最终是寻求好的公司,从我们基金投资角度是用一个管理团队,不分人民币和美元,因为最终要寻找的是公司本身的长期价值。
简单说一下出海的事,电商出海、web3,这是疆界和市场的扩张。web3是因为中国监管问题,这边还有一个点,从半导体角度,现在很多半导体公司吸收海外的IP,这是关键,很多IP是拼起来的,做人民币和中外合资就很不方便,因为很多IP是一个小团队,在外国人手里,如以色列、美国硅谷某些人。最近我的一些Portfolio company在想,例如说新加坡结构,做一个顶层的设计,被投公司放在新加坡,或者东南亚某个地方,这样有助于组织一些海外的工程师,同时把一些IP融入进来,市场和大规模的复制还是在国内,这是一种新型的所谓出海。当然难度很大,CEO必须会管理全球的team,这是中国未来科技创新很关键的一个方向,也会是我们基金会去关注的方向。
陈洪亮: 第一点,关于从退出市场怎么来看一家创业公司。以前人民币公司可能更多在上市之前必须要有利润,必须要有比较明确的收入和利润的预期,相对来讲美元二级市场对这个需求没有那么大,这两年中国的二级市场在逐渐的迭代和进化,也看到亏损企业能够上科创,有一些新的从审核制到注册制一系列的转变。
第二点,由于全球整个经济在下行,看到这一轮大的调整下面,美国很多公司往往现金流比较强劲,甚至出现利润的公司下调会比较少,长期亏损现金流为负的公司下调比较高,在经济下行周期的影响下面和中国整个二级市场退出政策影响下面,选择美元还是人民币,除了创始人自己个人偏好之外,更多来自于政策和其他一些条件考虑,比如在医疗健康领域,如果器械类其实是美元和人民币都可以投,涉及到数据类智能国内来投,软件类涉及到安全层面只有人民币,如果做出海、做跨境这些都是美元,剩下一大部分,一方面是创始人自己的意愿,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考虑JV,JV对于创始人来讲以后的选择面更宽一些,这是实操上面的操作。
刘凯:回到策略,从投资的角度,我们虽然有双币产品,但还是坚持一个团队,一套方法论以及一个决策标准,在思维方式、 工作方法上没有明显不同,只是在具体行业上会有一些偏好。相对来说,比如半导体,涉及敏感数据、信息安全的领域更多的会由人民币基金投资,许多这个领域的创业者从业务发展、预期上市地角度会相对偏好融人民币。美元基金资金属性相对更稳定,更多元化,期限也更长,需要更长周期验证的,新兴领域可能美元基金依然会更有优势。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目前都是五源的核心产品,两个产品相互协同,以更好地触达优秀的创业者。
赵阳:我们情况比较相似,本身一开始就是双币基金,整体来讲币种的选择,除了特定的行业限制,比如半导体和新能源,美金市场完全参与可能性比较小,其他更多根据创业企业在未来融资及退出的需求等选择适合的币种。
回到实操层面,过去十年,整个美元投资的思路,前面从2010年到2020年移动互联网的十年,对于项目本身的市场天花板和能否在这里面形成垄断,形成行业集中更为关注,在单一项目上对于项目赔率的要求,其实远远大于项目的胜率和确定性。而关于人民币,各位都提到了出资人本身对于DPI和退出的关注,加之国内资本市场对上市的限制,大家对于收入利润和公司本身的确定性关注更强烈。
我们看到,因为科创板和整个大的美元加息周期的影响,美元基金现在的偏好同样追求收入和利润,人民币本身对具有更强高科技属性的公司关注更加充分。底层逻辑上,如果选择人民币基金,要看国家发展什么产业,这样的产业总体来讲会更适合人民币来投资。
关于出海的问题,最近这两年出海是创业者最为集中的方向之一,我们2016年开始投中国企业出海,当时投的第一个公司,目前成为中东最大电商的平台之一,是阿里和蘑菇街出来的团队。整个中国企业出海,未来肯定是必由之路,过去是纯粹的将移动互联网模式创新搬到欧美或者第三世界国家模式复制,后来陆陆续续演进到2.0,有电商加上比较强的供应链,消费品输出。而当前到了3.0,刚才各位讲的web3,比起欧美更加超前的模式都在往外溢出,一方面有本身的国内工程师红利,我们国家可能是全世界IT工程师最为集中的地方,腾讯、阿里等大厂在以往2.0时代提供了很好的人才土壤。当然,与此同时,无论东南亚还是其他国家,毕竟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对于本地化的理解和落地,对于新的创业企业肯定是一个新的挑战。而中国毕竟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国内的难度和复杂度都更低。举个例子,广东一个省放到经济体里应该是世界前10,而比如东南亚也许要五六个国家市场体量才相当于中国一个省。出海企业要面对各个国家的宗教、文化、用户习惯、种族差异,做各种各样的本地化服务。这对于创业者来讲还是蛮新的挑战,后面有机会就这个话题可以深入探讨,今天时间有限就分享这些。
张梦涵:我想主要回答第二个问题,关于出海。有一种出海的模式是互联网出海,在这种模式下也诞生了很多成功的公司,比如SHEIN。还有一个潜在的出海模式,实际上是中国的工程师红利、科学家红利的出海。非常同意赵阳嘉宾分享的观点,中国有非常深厚的工程师红利、科学家红利的积累。
实际上,中国的市场环境更有利于硬科技企业的成长。例如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行业,国内有几十家EV品牌,竞争非常激烈。所以车企为了吸引消费者,会更加积极的采用新兴的技术和智能硬件。比如激光雷达、自动驾驶芯片等行业的头部公司,在中国的“内卷”市场中可以比较快的实现上车。激光雷达、自动驾驶芯片等行业,其实中美都有布局,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对标公司需要3-5年的时间来通过主机厂的验证。这是因为美国的整个EV赛道,只有特斯拉一家真正大规模的公司,其他的公司对它不构成竞争。而在中国有几十家主机厂,竞相采用最先进的科技。这个结果就导致汽车科技、智能硬件的公司,无论在感知层、决策层,都可以在中国实现全球最领先的技术,包括芯片、激光雷达、固态电池等等核心的科技。在中国“卷”出来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这样的硬科技公司创业出海,可以把产品卖到各个国家。
从这一方面来讲,我们作为投资人,一个很大的使命就是伴随这些华人的企业家走向全球。另外一方面,也要在硅谷发现优秀的企业家,支持他们的创业。我们发现硅谷有很多的华人背景的企业家,比较难募到美国头部VC的钱。我们作为一家中美两地布局的基金,可以帮助中国的创业者、科学家出海。
金凤春(主持人):补充一点,最近刚从东南亚回来,发现出海创业,尤其互联网的创业者,尤其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创始人这些头们,很多人现在在新加坡,那边的创业氛围和创新活动非常的热烈,出海不光是电商,也包括社交、游戏,以及各种各样2C的应用,并且出海去东南亚,不是只面向东南亚市场,中国的创业者去那边主要的视野应该是全球,包括web3,第三代互联网,因此看到一个巨大下南洋的趋势,也顺应这个趋势准备启动一个加速器,帮助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去海外寻找新的方向。
因此这个主题是East meet West,后面可以再加一句话together we go southeast。
本文关键词:美金和美元有什么区别吗,美金和美元有什么区别图片,1磅是多少钱,怎么开通美元账户,美金和美元有什么区别在哪里。这就是关于《美金和美元有什么区别,1磅是多少钱(2022中国基金合伙人未来峰会)》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赛仁金融》百科知识网站:http://yzsryq.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