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没有权威机构和媒体将2022年元旦后全球股市的大幅下跌定义为正在爆发的金融危机。
现在我说世界金融危机已经爆发了,似乎有点时尚早。
所以,这就是我家的话,只是为了提醒大家,仅供参考。
我认为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俄乌冲突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上美联储即将到来的货币收入,大大提高了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这仍然是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然后传导和扩散成为世界经济危机。
本轮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助推因素和导火索将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
这篇文章的大部分观点在过去篇文章的大部分观点,主要是做一个梳理和总结。
(1)根源
有人可能会说,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股市大幅下跌,但俄乌冲突只是助推 导火索。
元旦后全球股市大幅下跌的根源是美联储对加息预期的不断提高。
我在1月份也分析过,在某种程度上,美国除了驱赶国际避险资金回归美国外,还不断拱火俄乌危机。
也有点掩护美联储加息。
要是没有俄乌危机,这美联储不断嘴炮加息,导致全球股市下跌,那么愤怒的美国股民当然会把怒火对准美联储,乃至对准拜登。
但现在,俄乌危机一出来,全球股市就有了很好的替罪羔羊。
因此,在美国的指导下,美国投资者的愤怒将针对俄罗斯。
就这样,美联储悄然被忽视了。
当然,俄乌冲突造成的国际制裁确实有很大影响。
然而,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没有冲突。只要美联储今年连续多次加息,全球股市就会下跌,但不会急剧下跌,金融危机仍会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要避免把事情单一归因,任何事情都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叠加导致的结果。
但由于诸多原因,也有主次之分。
因此,首先要搞清楚这轮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源。
要追溯源头,其实这一轮世界金融危机的祸根,必须追溯到2008年次贷危机。
我一直认为2008年次贷危机还没有根本解决。
只有通过量化宽松,美联储才强行掩盖危机,踏上了债务货币化的不归路,一切只能通过印钞来解决。
这是一切的祸根。
从2008年到2015年美联储首次加息,美国经历了7年的大放水周期。
然后在2015年~2017年,美联储经历了两年的货币转折期。
2018年,美联储实际上是真正实质性的连续加息和缩表。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增加意味着美联储不断印钞购买国债,即扩大其资产负债表。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减少意味着美联储不断出售国债,即缩表。
从利率上看,2015年12月美国首次加息后,2016年就一动不动了。
2017年连续四次加息,2018年连续四次加息。
尽管美国股市的表现在2015年基于加息预期的大幅波动,但自2016年以来继续飙升,2017年美联储的持续加息仍在飙升。
直到2018年美联储开始大幅缩表,美股才崩盘下跌。
加息影响资本成本,对美债市场影响较大,对股市影响滞后。
缩表对金融市场影响最大,效果立竿见影。
2017年,美股可能会持续加息,但2018年一缩表,出现了大问题。
缩表是大杀器,而不是加息。
与上一轮相比,美联储目前的货币转向可以发现很多问题。
上一轮减债需要两年时间,这一轮需要五个月。
上一轮首次加息后,缓冲时间持续一年。
这一轮是连续加息,没有缓冲时间。
上一轮缓冲时间为两年,从加息到缩表。
从加息到缩表,这一轮最多只有两个月的缓冲时间。
上一轮美联储前后用了整整5年去预期管理,可以说是“慢转弯”。
而这一次,美联储货币的大转向,是由于通胀压力,不得不收水,可以说是急转弯。
美联储如此迫切的货币转向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美国金融市场的大问题。
而且从放水周期来看,从2008年到2013年,美国上一轮大幅扩展了5年。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9000亿美元扩大到400亿美元.5万亿美元。
这一轮,从2020年3月到2021年11月,扩表持续时间只有1年8个月。
但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是4.2万亿美元,扩表到8.9万亿美元。
可此可见,美联储这一轮货币周期相当混乱,不仅放水又快又快,还被迫快速收水。
这就像开着飞驰的车,经常转动方向盘,很容易翻车。
事实上,尽管美联储在上一轮货币周期中给予了足够的缓冲时间和预期管理,但在美联储在2018年多次加息和缩水后,美国金融市场仍有严重的危机迹象。
例如,2019年9月,美国发生了严重的资金短缺危机,美国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飙升至10%,创历史新高。
这种极其严重的资金短缺是可怕的。如果处理不当,可能是2008年次贷危机重演。
2019年9月,美联储再次紧急扩张5000亿美元,最终将其缩小到3000亿美元.7万亿资产负债表再次扩展到4万亿.2万亿美元。
当时美联储连续三次降息,最终缓解了资金短缺危机。
再比如2019年,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严重倒挂。
这是历史上非常明显的衰退信号。
因此,即使美联储有足够的时间缓冲,只要美联储收水,美国金融市场仍然存在重大问题。
现在呢?
这一轮美联储货币大转向,比上一轮更快更快,堪称急转弯。
又怎么能不出大问题呢?
基于此,很多人认为美联储不会加息,也不敢加息,因为美国金融市场一加息就会死。
但问题是,这一轮美联储不想加息,而是被迫加息。
(2)高通胀
与2018年相比,美国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通胀问题。
2018年,美联储整体通胀率保持在2%左右,这是美联储设定的通胀目标。
因此,在2019年美国资金短缺危机爆发后,由于通胀率不高,美联储可以紧急停止加息缩表,重新开始降息扩表。
但目前美国的通胀率已经失控,1月份美国的通胀率已经高达7.5%,预计2月份将继续上涨。
很多人说7.5%的通胀率不高,但要知道美国的通胀数据已经被美联储多次修改和美化。
美国通胀率7.5%,但美国人的生活感的严重程度是几何增加。
包括目前石油价格的飙升、美国的租金和房价的急剧上涨,美国的大部分生活都远不是这7个.能反映5%通胀率的。
因此,拜登会说,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控制通货膨胀。
美联储鲍威尔上周甚至表示,美联储将采取一切措施控制通货膨胀,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保罗·在沃尔克的领导下,美联储就是这样。
可此可见,美联储也很清楚,如此快速的加息缩表会导致美国金融市场崩溃和大问题,但美联储必须这样做。
因为如果允许通货膨胀失控,将严重影响美元信贷,一旦美元崩溃,就是美元霸权的基础。
因此,两年前我提出了一个观点。
美联储将陷入救美元还是救美股的两难境地。
我认为美联储最终会选择拯救美元,因为这是美国金融霸权的基础。
然而,美国不能允许美国金融市场崩溃,特别是美国债券市场崩溃,否则,如果加息不仅不能拯救美元,而且美国债券汇率将立即崩溃。
那怎么办?
自然,美国只能想办法在全世界制造局部地区冲突,驱使国际避险资金回归美国,购买美国债务。
去年12月,我提到了这个观点。
然后很多朋友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么多避险资金回到美国,难道不会让美国的通货膨胀更严重吗?
这里我也解释一下。
回归美国的避险资金是去买美债避险,而不是直接去美国人手里。
避险基金购买美国债券是美国为美联储腾出加息缩表的空间。
美联储缩表将在美债市场公开抛售美债。
在过去的两年里,美联储一直在疯狂扩张,每月印钞购买1200亿美元国债。
现在美联储抽水后,突然从美债最大买家变成了最大卖家。
因此,美国需要寻找新的资金来填补美联储缩表腾出的资金空缺,解决美债,稳定美债市场,避免崩盘。
(3)美国制造危机
美国现在缺钱。
这可以从很多事情中看出。
例如,美国冻结并挪用了阿富汗70亿美元的资产。
例如,这一次,美国肆无忌惮地冻结了俄罗斯的各种资产,也冻结了许多俄罗斯富人的资产,扔掉了所谓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私人财产作为厕纸。
这件事,让全世界很多富人,三观都有点颠覆。
李跑跑马上卖掉了英国资产,又跑了。这只是巧合吗?
很多人说美国缺钱可以直接印钞。
但现在问题是,美联储的印钞机因为通胀问题出故障了,都要加息缩表了,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日子当然没那么好过,不能再肆无忌惮挥霍了。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保持在10年期.7%以上,也就是说,现阶段美国发行新债,年利率基本为1.7%。
很多人误以为美国现在0利率,所以美国发债不用利息,这是一个误区。
美国发行债券的成本锚定在美国国债市场。
因此,如果美联储不加息,通胀继续失控,也会提高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
这就是我去年说的。即使美联储不加息,市场也会帮助美联储加息。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制造局部冲突来驱赶国际避险基金,降低美国债券收益率,在某种程度上帮助美国财政部节省一些利息。
现在光国债每年都要支付数千亿美元的利息,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美国每年财政赤字超过3万亿美元,远远超过疫情前的1万亿美元。
在过去的两年里,美国务8万亿美元。
巨额债务使美国只能靠借新还旧来维持运作。
在此之前,美联储印钞支持美国借新还旧。
但从3月16日开始,美联储也将开始加息缩表。
一方面,美联储将开始在美国债券市场销售。
另一方面,美国财政部仍将继续发行新的国债,以增加美国债市场的供应。
这自然会给美国债券市场带来巨大的崩盘压力。
要弄清楚这一点,我们就会看到当前的国际形势。
无论是美国嘴炮渲染危机,还是美联储嘴炮加息,都不会只停留在嘴炮的程度。
美国最终将朝着实质性制造局部冲突的方向发展。
这一直是我的观点。
现阶段,美国的大船开始漏水,所以美国开始担心世界不会混乱,试图搅拌水,来浑水钓鱼。
从美国制造危机的角度来看。
美国不仅会在全世界制造局部冲突,还会渲染危机。
美联储将直接连续加息,超出许多人的预期。不排除今年连续七次加息的极端情况。
至少3月~7月,美联储最有可能连续四次加息。
因此,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一轮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联储不负责任的货币经常急转弯,美国拱火制造的局部冲突。
然而,如果美国这样做,一旦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它很可能会首先击沉美国的船。美国想破釜沉舟收割世界,但很可能会先击沉自己。
最后,我强调,虽然我对预防金融危机并不乐观。
然而,全球股市已连续三个月超卖,欧洲股市最大跌幅达到22%,短期内随时都有超卖反弹的机会。
因此,我不建议以前没有时间控制仓位的朋友频繁操作,甚至根据恐慌心态割肉。
要控制仓位,还要等一波反弹。
与此同时,我也不建议一直在场外耐心观望的朋友,太急于去重仓抄底。
现阶段全世界变数太多。
个人建议多看少动。
对于具体的个人操作,我们仍然需要独立思考和决策。
我还是会保持20%的轻仓,耐心等待更确定的机会。
我个人认为,美联储加息4-7次后,全球股市的历史底部才会出现,现在还很早。
而且这次历史大底的出现,很可能跟2008年一样,是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一起。
现在大宗商品价格还在飙升,所以不用担心。
现阶段控制好仓位,保持好心态就好。
不要太悲观,也不要盲目乐观,这样我们就有机会转危为机。
愿我们能在2022年顺利落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