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9日是第18个国际护胃日。自2006年起,每年的4月9日被国际自然医学和养生工程研究会及世界健康管理联盟定为“国际护胃日”,又称国际养胃日。
我国每年新发胃癌近70万例居全球首位。令人遗憾的是,我国胃癌治愈五年生存率只有不到30%。但是,如果胃癌能够早发现,治愈率可以高达90%以上。早期胃镜筛查可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率,经过胃镜筛查,医生可以对胃部病变进行早期的干预;此外,还可以对胃部病变进行胃镜下治疗,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所以,一定要留意胃病向胃癌转变的信号。
一、疼痛性质改变
无论是胃炎还是胃溃疡,发病时的腹痛都有各自特点,一旦这种疼痛变得持续性且毫无规律,就应该要警惕癌变的发生。
二、烧心、反酸
胃内分泌胃酸,而食管是碱性的,当酸性的物质反流到食管后,会造成食管黏膜受损,严重者可形成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或食管狭窄甚至癌变。
三、上腹部出现肿块
如果能在剑突下摸到质地坚硬、按压疼痛的包块,就需要引起注意。
四、体重下降
如果在短期内体重快速下降,且吃药也完全无法缓解病情,就可能是癌变的信号。
五、大便发黑
如果出现无法解释的黑便,既不是药物也不是食物导致的,需要到医院做检查进一步确诊。
《胃癌诊疗规范(2018版)》指出,符合下列第1条和第2-6条任一条者,就属于胃癌高危人群,不管有无症状,都需要进行胃镜检查:
1.年龄大于40岁,男女不限;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黏膜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萎缩。所以在40岁到50岁这个年龄段,就要做无症状筛查。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更是建议筛查胃肠镜,而且强调无症状筛查。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幽门螺杆菌有长长的鞭毛,可以牢牢地定植在胃壁上。幽门螺杆菌会产生尿素酶,让尿素分解代谢产生氨,氨会刺激胃黏膜。同时,幽门螺杆菌还会产生毒素,让胃上皮细胞产生炎症。在反复发生炎症、修复的过程中,上皮细胞就容易发生癌变。
4.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部疾病患者;尤其已经出现胃疼、烧心、反流等症状,那就一定要接受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5.家族史:肿瘤和遗传非常相关,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尽早进行胃肠镜的无症状筛查。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喜食高盐、烧烤、腌制食品、重度饮酒等)
很多人不愿主动进行胃镜检查,就是因为担心胃镜检查太痛苦。其实,现在的胃镜技术已经比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如果采用无痛胃镜,更可以让检查者舒舒服服地完成检查。无痛胃镜就是没有痛苦的胃镜,主要是在麻醉师的帮助下,通过静脉麻醉,使患者睡着,导致做胃镜时完全没有痛苦,没有感觉。无痛胃镜能避免因胃镜刺激所致的恶心、呕吐及因剧烈呕吐引起的贲门黏膜撕裂,同时口腔分泌物明显减少,有利于操作者进行更细致地检查,减少漏诊误诊,提高检查成功率。
胃部健康关系到人体全身营养的供应,关系到其他器官能否正常运转,让我们一起守“胃”健康,减少对胃镜的恐惧,及时的就诊,健康伴您行!
【本期专家】
李瑜斐,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科分会会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沈阳市执业医师技能考试考官。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近2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消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及超声内镜和消化内镜的诊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