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张雪梅
图源:图虫创意
“明天有铜锣湾吗”
“旺角北可以带吗”
......
一到下午,夏莉的代购群就开始热闹起来,作为一名标准的斜杠青年,她做过香港代购、摆过地摊,最近又成为了一名深圳反向代购——为香港客户代购内地食品、饮料等商品。
1月15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重新投入服务,提供往返深圳及广州短途班次;2月6日,香港与内地全面通关;3月11日开始,高铁香港段逐步恢复长途服务,先开放广东省内的长途线,并于4月起扩至全国。
一切终于重回正轨。不过,预想中的“赴港狂潮”暂时并未到来。据香港入境处数据显示,全面通关后一月内,内地来港人数持续增多,累计录得约139.7万人次,日均约4.8万人次。其中周末是内地人士访港高峰期,3月4日录得8.68万人次,为全面通关后以来单日新高。不过,这与2019年日均约12万人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缺席三年之久的港代生意也在艰难恢复中。一位具有4年半经验的港代告诉时代财经,由于跑一趟挣得钱太少,已经准备放弃这项业务。而与此同时,深圳到香港的反向代购却越来越热。
由于每天往返深圳和香港,通关后,夏莉做起了反向代购生意。目前她已经建了一个百人代购群,客户每天在群里下单,在罗湖口岸或者香港约定一个地铁站交收,“奶茶每人限购2杯,代购费20元;容易拎的东西跑腿费20元;较重的物品按一公斤20元收费。”
她告诉时代财经,她的客户以宝妈为主,“购买频率比较高的品牌有丘大叔、奈雪、鲍师傅,还有人直接点小炳胜、先启半步颠等餐饮店的熟食。”
以前一趟能赚7000元,港代生意没那么好做了?
根据近日麦肯锡发布的有关粤港澳大湾区游客调查,通关后计划来港的旅客中,仍以观光购物为主,约占85%;娱乐和投资理财分别仅占26%和17%,其中,大湾区旅客来港的平均消费预期约为3.64万元,香港企业应该对大湾区游客的回归感到乐观。
不过,其同时指出,香港商户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内地商户与海外代购正在跟香港争夺消费者份额。调查中,约10%-15%的消费者表示会减少在香港购买奢侈品等,并转为光顾海南免税店或者其他海外代购,显示不同的商户都正在分薄香港的客源。
上周末,钟瑜去了一趟香港,但一件东西都没买,她对时代财经表示:“香港人还是一样多,但是物价高了不少,我去万宁和卓越看了一圈,感觉比淘宝还贵,excel和canmake这些开架的日本彩妆品牌,眼影都要100多港元。其中,canmake的五色眼影,万宁定价108港元(折合人民币94.83元),淘宝官方海外旗舰店定价60元-80元不等,还有额外优惠。”
3月12日,火爆了20年的百货神话尖沙咀崇光百货正式结业。作为尖沙咀扫货主战场之一,过去在崇光百货,总能见到游客或代购拖着行李箱扫货的场景。崇光百货母公司利福国际(01212.HK)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6个月内,由于集团店铺的顾客人流大幅减少,百货店业务收入较此前一年同期减少12.8%至9.270亿港元。
港代王琪最近则打算放弃代购生意,“以前跑一趟最多能赚7000元,最少也有700元,现在去一次最多挣200元。”
她告诉时代财经,2015年-2019年,她做了四年半代购,每周去一趟香港。“现在房贷压力大想重新开始做,但以往积累的客户已经习惯了没有我的日子,群里发优惠信息没人回复,周末去香港也没人找我帮忙带货,路费都难挣回来了。而且目前香港很多商品没什么价格优势,港币汇率高,过关风险还高,所以准备放弃。”
不过也有代购仍在在等待复苏,“毕竟三年没有正常通关,不少客户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但最近去香港代购,发现不少店铺在装修,希望过段时间一切能慢慢恢复起来。”
反向代购兴起,多为内地网红品牌
不同于港代生意下滑,从深圳反向往香港代购成为新的风口。
2月26日,社交平台上一条“一点点代购回香港,九龙塘地铁站面交”的帖子火了,短短时间收获评论超2000条,评论区则成为香港和内地网友的聊天区。一条问“香港没有奶茶吗”的留言得到不少香港网友回复:“一点点对于香港物价来说很便宜,香港一杯奶茶二三十元,一点点加了代购费(4元/杯)还没有香港本地贵”“香港买一杯,这里加代购费可以买两杯。”
事实上,近年来,内地网红品牌纷纷在港开店,也让香港消费者对内地美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017年,海底捞在油麻地开出香港首店;2018年12月,喜茶开出香港首店,门店早上10点开业前就引来数百人排队,几乎挤满整层商场;次年,奈雪在香港落子。
与此同时,由于内地存在物价优势,而鲍师傅、泸溪河、一点点、沪上阿姨、山姆等网红品牌和超市在社交平台大热,但它们尚未涉足香港线下零售市场,反向代购迅速吸引了大批香港客户,这其中包括留港大学生、宝妈等,甚至有企业买来作为员工下午茶。
江湾最近刚刚成为反向代购大军的一员,由于工作原因,她周一至周五都需要往返深圳和香港。3月8日,她第一次在社交平台发布可以代购食品饮料等去香港的动态,就成功接到了3单,“是鲍师傅和喜茶的单子,我只接屯马线上的单,最远不超过红磡站,会提前通知客户到站时间,然后直接在站内交收。”
香港地铁上 图源:受访者供图
由于收费较低,江湾的客户渐渐增多,她告诉时代财经,最近还接到了木屋烧烤的单子,消费300元,收取跑腿费45元,地铁上还碰到拎着海底捞的代购。
3月12日,她购买的推车到货后,接单更多了,“今天(3月13日)带了木屋烧烤、淘宝手作蛋糕、奶茶、鲍师傅等去香港,还有两单淘宝帮退货的,合计收入300多元。”她告诉时代财经。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的反向代购生意仍然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代购彼此之间收费存在较大差异。
宋琦目前已经定居香港5年,她告诉时代财经,之前因为想购买鲍师傅找过一个代购,每单收费30元。由于对方过港次数并不频繁,所以此后当她有代购需求时,便在社交平台询问“能否代购鲍师傅回港”,“评论区很多代购留言,跑腿费各不相同,有报价每单20元的,2盒15元的,还有2盒收费10元的。”她表示。
不少在深圳工作的香港人也加入了反向代购的阵营。3月12日晚,Kim在社交平台发帖,可以代购山姆、鲍师傅等各类食品,普通单每单收费20元,可以拍摄购买的视频,评论区也有不少人留言问价。
值得注意的是,代购清单上出现频率较高的品牌目前多处于门店扩张期。2023年,泸溪河完成首轮融资,融资金额达数亿元,计划2023年新增1000多家门店;沪上阿姨正在推行“百日千店”加盟政策,力求迅速向全国扩张。随着香港开放全面通关,离品牌们去香港开店的日子或许并不遥远。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