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河间市大庄村党支部书记石炳启正在准备关于农村推行“低彩礼”的提案建议,倡导落实“低彩礼”、“零彩礼”。
事情一经爆出,迅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支持,特别是单身男性以及一些有未婚儿子的父母,他们都很期待这个“福音”政策的有朝一日可以落实。
然而广大女性网友看到这个事情瞬间不淡定了。“零彩礼的话,那孩子以后跟母亲姓”“那结婚之后,在男方家和女方家居住的时间各占一半”“连彩礼都拿不出,那以后还能养孩子吗”“是想完全落实免费保姆政策吗”等铺天盖地的谴责言论应声而出。
支持派和反对派各执一词,那这个提案到底合不合适呢?
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礼仪之邦,讲究礼数在我国一直是很重要的。创于西周而后为历朝所沿袭的"婚姻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就是 "彩礼"习俗的来源。在古代,男女结婚时双方家庭会互送价值相当的财务来寓意喜庆,这也是彩礼的本意。
然而社会发展至今,彩礼却成了不少家庭的负担。不同地方出现了所谓的彩礼标准,有些较低的地方有“10001,寓意着万里挑一”“21800,寓意着两家一起发”“48000,四平八稳”等等,较多的地方有“88000,寓意着发发发”“100000,寓意着十全十美”等,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几十万彩礼的现象。
对于一般的农村家庭,几十万确实让人望而却步。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过度的索要彩礼属于违反婚姻法的行为。
婚姻应该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而不是金钱。当一对对相爱的男女因为彩礼的问题而分道扬镳,而后草草相亲、草草结婚,多么令人唏嘘啊。
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曹保明表示:彩礼是礼但不能过度。
彩礼习俗流传至今,对于一些天价彩礼的地方确实应该降低,彩礼的多少应该双方坐下来好好协商,但不能完全“零彩礼”,毕竟也是一种喜庆的习俗。
建议
对于男方,给彩礼一定要了解女方家乡的风俗习惯,如果想要给出少一点的彩礼,最好的办法就是真心真意的对女友好,让女友也对你死心塌地,然后一起请求女方父母少要些彩礼。
对于女方,不能认为彩礼要的越高,女儿嫁过去越有地位,不能漫天要价,要考虑小夫妻结婚后的生活。
最后希望所有有爱的男女不要因为彩礼问题而错失所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