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老夫妻半个世纪的保藏 8600余枚火花入藏首博#
8600余枚火花入藏首博
本报讯(记者李祺瑶)首都博物馆正在对馆内展陈进行提高改造,坐落于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也在紧锣密鼓的建造之中。今年年底,两馆都将以全新相貌向观众敞开。为此,首博面向全社会宣布文物“搜集令”,并得到了市民的活跃反应。最近,一对老夫妻保藏了半个世纪的8600余枚火花就无偿捐献给了首博。
火柴盒上的贴画被称作火花,和邮票、烟标、酒标、纸币同属世界五大收藏之一。首博此次搜集到的这批火花,是86岁的于昆明无偿捐献的。“我的老伴儿曾经在火柴厂医务室工作,集火花是她的喜爱,从上世纪70时代开端,我就陪着她一起搜集。”于昆明回想,当年老伴儿的许多搭档都了解她的喜爱,出差回来总会带给她五颜六色的火柴盒,“咱们一点点搜集,一共攒了大约8600多枚。”
每次收到稀有的火花,夫妻俩都会细心存放在克己的大册子里,按时代分门别类,再用塑料薄膜当心封好。跟着时刻的推移,火花越攒越多,搜集火花的册子也越来越多,一共有20多本。10年前老伴儿逝世后,有一些收藏喜爱者找到于昆明,出高价购买这批火花,都被他拒绝了:“这是我老伴儿兢兢业业工作大半辈子搜集的火花,对咱们来说是无价的留念,我不能把它们当产品卖出去。”
当于昆明在报纸上看到首博搜集文物的消息,萌生了为这些宝物找一个“归宿”的主意。“现在收藏火花的人越来越少,许多年轻人乃至不知道火花是什么。”他说,希望将老伴儿的收藏无偿捐献给首博,在适宜的时候展出,“让更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了解这种名贵的文明艺术。”首博藏品部工作人员从于昆明家捧走这些藏品时,老先生还特意手写了一份藏品账目,内容精确,核算明晰。最近,通过专家的评价判定,首博将为于昆明颁布捐献证书,老先生笑着说:“这是对老伴儿最好的留念。”
首博专家介绍,这批火花收藏体裁丰厚,以新中国建立后各地火柴厂出品的火花为主,包含北京火柴厂出品的京剧脸谱火花、开封火柴厂出品的《清明上河图》火花、武汉火柴厂出品的故宫博物院文物火花、法国卢浮宫保藏火花等。“这批火花不只反映出一守时期内经济发展、前史演化、地舆概略以及文明艺术、民族习俗等各方面内容,还全体反映了近现代轻工业制作技能的演化,以及火柴这种常见日用工业品的兴衰流变,对于有关范畴的研讨具有非常重要的什物材料价值。”
首博现在累计收到2000余条搜集信息,有不少市民无偿捐献了保藏的传家宝、老物件。一个家庭的笔记,也有望成为北京大前史的一个小注脚——市民王家贞捐献的45册日子账本,是老公毛厚高从1972年4月开端直到2000年8月逝世,每天详细记载的家庭出入。一天天、一笔笔串联起来的小账本,不只为一个家庭留下了名贵的日子档案,仍是近半个世纪北京城市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见证。
“每件藏品都记载着一个集体、一个人的动听故事,咱们感谢每一位捐献者,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文明遗产守护者。”首博相关负责人说,对于博物馆而言,藏品的价值不在于市场价格,而在于它们包含的共同的前史、文明信息,该馆将定时发布最新搜集藏品的研讨成果,并呼吁社会各界无偿捐献。个人与组织捐献者都将享用证书赞誉、永久记载、免约观赏、消费打折、每年预定提看捐献藏品等权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