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绵长”的一天,却觉得时刻不行。
清晨,咱们总算抵达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当地民众向咱们喊“加油”,咱们也喊“土耳其,加油!”
曲折来到马拉蒂亚市时,这儿还没有其他世界救援力气抵达。土耳其应急管理部门为咱们分配了使命:帮忙该市200多处坍毁房子的搜救。
蓝天救援队在土耳其马拉蒂亚市展开救援。蓝天救援队供图
等候排查的片区房子呈“煎饼式”崩塌,一层叠着一层,有的房间位移达到了35米。咱们小队得知,这儿有6名被困者,其间5个是一家人,一对夫妻和3个小孩。还有一个90多岁的老奶奶,第一次地震时,她坐在厨房的凳子上,回绝走出家门。20多分钟后,第2次地震来了,震倒了她的房子。街坊说,老奶奶现已没有家人。
温度是零下,不远处还有积雪没有消融。在高负荷工作中,我感觉不到冷,仅仅感到焦虑。被困者会不会失温?有没有食物?他们的亲人和街坊不断在废墟中叫着他们的姓名,但一向都没有回应。
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刻已过,每一分每一秒的消逝都令人心焦。虽然现已进入大型机器作业,但咱们不想放过一丝一毫的或许,小心谨慎地收拾、发掘,一点一点探、一点一点找。只需发掘出一个狭小的有支撑的空间,都寄托着生的希望。
救援现场,土耳其华人帮了咱们大忙。实际上,蓝天救援队170多名队员抵达时,志愿者和翻译团队现已在机场等候。在咱们抵达之前,他们就现已分好了组。每个救援小组都有1到2名翻译帮助咱们快速深化了解状况,彻底打通了语言障碍。
这是我第一次在世界救援中感受到如此细腻、专业的合作。中国在土留学生、曾经在中国留学的土耳其人、还有常驻土耳其的中国记者,都为咱们担任翻译。这种火急的救人的心境彼此激荡着,只希望时刻再慢一些、奇迹更多一些……
(人民网记者徐祥丽采访整理文字,人民网刘动编排视频)
以上便是【救援日记:一点一点探、一点一点找,不放过一丝希望】的全部内容,如果喜欢可以关注037q.com的其它文章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