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小编今天为大家分享:【紧迫提示!ChatGPT走红,当心上圈套!】或许许多小伙伴还不知道,,让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期,跟着智能谈天机器人ChatGPT火爆全球,多家巨子也宣告入局,比如百度2月7日宣告其类ChatGPT的项目“文心一言”,三月份完结内测,面向大众敞开,引发网友热议。
记者发现,现在网上现已呈现了不少打着“文心一言”名号的交际媒体账号,主体却是其他公司或个人。对此,2月9日,百度官方晒图打假,驳斥谣言称文心一言没有注册交际账号,3月和大家正式碰头。
除了百度的谈天机器人呈现冒名交际账号,国内也出现了一批姓名中包含“ChatGPT”的微信大众号、小程序产品。国内这些产品是真的吗?与国外的ChatGPT有什么联络?
用ChatGPT官方图标当头像
免费试用几回后开端收费
在微信渠道上,记者在查找框内输入“ChatGPT”,就可以发现一系列与ChatGPT“沾亲带故”的产品,乃至还有“ChataGTP”这种在称号上与“ChatGPT”相似度很高却有细微差别的“山寨版”账号。这些账号中,有不少注册时刻都是在ChatGPT火爆“出圈”的本年1月底或2月初。
在微信上查找,可以发现一系列与ChatGPT“沾亲带故”的产品。
这些产品的服务方法大多是先免费试用,一旦免费次数竭尽就开端收取费用。
记者进入了其间一个以“ChatGPT”命名的微信服务号,进入谈天窗口后,对方直接发来了“您好,这里是ChatGPT,请直接向我发问”等提示以及各种菜单进口。
记者体会发现,它为用户供给4次免费对话额度。当免费的对话次数额度竭尽后,体系就提示需充值额度后才可持续运用,充值额度分为五个金额层次和时效,如9.99元20次、199.99元3000次,最高档为999.99元无限次对话额度,有效期一年。
需要留意的是,在引发付出界面,用户有必要承认承受“ChatGPT对话额度为虚拟服务资源,一经购买,概不退换”的风险提示,才干持续购买相应服务。
大众号后台显现,该账号由上海熵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供给。记者致电熵云工作人员后,对方称,经过其渠道宣布的一切对话回复都是经过直连OpenAi公司接口所取得的。
而另一款相似的服务“GPT深蓝”也显现有199元月度会员、399元季度会员、999元年度会员的ChatVIP充值机制,页面乃至还有“参加署理挣钱”的选项。
对于初度尝鲜的用户,199.99元3000次的收费实际上比较官网高出不少。有业内人士告知记者,经过官网注册后,每一个注册用户都可免费取得18美元的试用额度,依据对话内容次数和长短耗费相对应的额度。该业内人士依据自己的试用状况预估,调用200次大约消费1美元,也就是说账号内免费供给的18美元额度大约支撑约3600次用户与ChatGPT的对话。比较之下,国内公司供给的进口中,免费对话额度仅4次,购买3000次对话调用服务需要花费199.99元,赢利空间可想而知。
不过,在发稿前,记者再次在微信中查找,姓名里带有“ChatGPT”的大众号已几乎没有,一些大众号已改名。
并未在中国大陆供给有关服务
“山寨版”涉嫌商标、称号侵权
现在,ChatGPT的开发者、人工智能研究机构OpenAI并没有在中国大陆供给有关ChatGPT的服务,也没有相应的公司运营。
在微信上,“ChatGPT在线”的毛遂自荐是“ChatGPT中文版,高档智能AI谈天、AI写作东西”。运营商为上海熵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天眼查App显现,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运营范围包含互联网信息服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出版物互联网出售、网络文化运营等,由朱申申、尹鹏别离持股85%、15%。
最新信息显现,“ChatGPT在线”现已更名为“AI对话|智能写作问答”,但仍旧可以看到在大众号供给相关服务,大众号的头像也删除了ChatGPT的官方图标。
不过,从该大众号上增加的客服称号仍旧是“ChatGPT在线客服”。该客服称,由于竞赛被恶意投诉,大众号被逼改名。
是否虚伪服务?
如何区分?
除了运用ChatGPT的称号、商标外,一些大众号、小程序还会宣称自己将ChatGPT的服务经过技能手段“转接”至国内,以便利用户运用并收取费用。那么,它们是否真的是“转接”而来的ChatGPT服务呢?
此前,记者致电上海熵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后,对方称,经过其渠道宣布的一切对话回复都是经过直连OpenAI公司接口所取得的。“咱们每次问答也是需要给OpenAI付费的,也得交不少钱,具体本钱由对话的字符长短等来决议。如果您自己有技能才能,也可以自己开发。”这位工作人员说。
记者向多个国内ChatGPT服务供给者直接发问问题并与官方ChatGPT比照后发现,从回复质量上看,一些国内服务供给者的确大概率供给了面向ChatGPT的接口,而另一些服务供给者或许并未链接到ChatGPT服务,而是运用了其他AI对话模型,归于彻底的“山寨”。
如有些声称从ChatGPT官方接入的商家,其内容存在回复推迟较长、内容存在初级过错等问题。如记者发问“用中文帮我写一个300字的扫黑除恶的剧本梗概,男主角叫安欣”,仿版“ChatGPT”的回复却直接将“安欣”描绘成一个“英勇刚强的女人”。
对于此类山寨行为,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高档律师储江分析,这种商业模式法令问题重重:
仿冒或冒用ChatGPT、OpenAI名义展开运营活动,或许构成《商标法》、《反不正当竞赛法》下的一系列侵权行为;
以之牟利形成顾客丢失的,或许发生《商标法》、《反不正当竞赛法》《顾客权益保护法》下的民事或行政责任,情节严重并形成重大丢失的,还有或许构成刑事犯罪;
如果供给这种跨境运营服务存在私自建立世界信道的景象,还有或许违背《网络安全法》《刑法》的相关规定,承当行政责任或构成刑事犯罪。
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大众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