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政策落到位 服务送上门——重庆健全服务企业长效机制,或许许多小伙伴还不知道,让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重庆渝北区税务局工作人员在企业调研并宣讲税费支撑政策。郭睿摄
重庆市沙坪坝区青凤高科工业园区一新动力轿车才智工厂工人在安装轿车。孙凯芳摄(中经视觉)
日前,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印发《重庆市加力振奋工业经济若干政策办法》,从支撑龙头骨干企业做强做优、稳住中小企业商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做好要素保证等9个方面出台了23条惠企政策办法,面向全市工业企业提出一揽子奖补鼓励政策。
上一年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针对性出台了支撑服务业纾困康复10条、服务业康复展开56条等系列助企纾困政策举动,累计惠及商场主体658万户(次)、为企业减负超越1500亿元。
本年1月份,重庆市聚集出资、财务、金融、消费、工业等方面,会集发布了包含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有用出资等在内的多个“提决心、稳增加、强主体”政策文件,不断完善助企纾困政策体系,推进经济企稳康复提振。
优惠政策全面落地
坐落重庆铜梁区的森迈轿车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轿车零配件、摩托车零配件研制、出产、出售的企业。新春伊始,记者在企业出产车间采访时看到,工人们正在出产线上严重有序地作业。
“上一年,受疫情重复影响,公司遭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削减、收回资金推迟等多重困难叠加,资金周转一度十分严重。多亏了国家施行大规划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帮助咱们渡过难关。”森迈公司财务负责人祝玉梅告知记者,2022年,公司拿到380多万元的留抵退税款,特别是上一年10月到账的110万元留抵退税款,让公司及时支付了原材料货款,保证按期交给客户订单。
“本年咱们将投入约300万元进行仪表板、保险杠等制作工艺技术研究、注塑模具设计和新产品研制,力求出售额再上新台阶。”祝玉梅说。
税费盈利助小微企业“爬坡过坎”。陆国民在重庆渝中区朝天门归纳交易商场开了一家服装店,2022年因疫情重复,商场客流量削减,门店租金和人力本钱等各项支出让他面对较大资金压力。
“上一年,增值税小规划纳税人减免政策为咱们店减免5万元左右,相当于近4个月的房子租金。”陆国民介绍,朝天门归纳交易商场内的商家都不同程度享用到了税费优惠,上一年12月份以来,这儿大部分商家经营额比上年同期都有所提高,自己家服装店的棉服、羽绒服等冬装订单增加了10%。
2022年,类型多、规划大、掩盖面广的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撑政策、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办法和接续政策分批在重庆全面落地。“上一年,重庆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750亿元,全市新办涉税商场主体39万户。”重庆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树民介绍,本年重庆已发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将经过施行第一批12项举动等多方面办法,进一步推进税费优惠政策盈利直达快享,继续激起商场生机。
树立数字服务渠道
不久前,因为资金周转困难,重庆湛氏机械制作有限公司在重庆“巴巴实”企业服务云渠道上提交了贷款请求。“渠道智能匹配了相关银行,经过政府增信,公司很快就取得300万元贷款资金,极大缓解了资金压力。”公司负责人湛远东说。
上一年2月份,为破解企业“急难愁盼”的融资贷款、政策申报等难题,重庆巴南区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了“巴巴实”企业服务云渠道。这一渠道树立了金融在线、政策在线、供需对接等13个功用板块,包括政策申兑、助企纾困、第三方企业服务等互动场景300多个,还接入了19个企业服务体系,构建起了精准的“一站式”企业服务体系。
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上一年,巴南区聚集企业“急难愁盼”,出台了助企纾困提能10条办法,并依托“巴巴实”企业服务云渠道的智能匹配功用,将各项惠企政策点对点推送给适配企业。据悉,该渠道完结政策奖补资金线上兑付,政策从发布、企业请求到终究兑付,完结了“即报即办”,全程线上办。到现在,该渠道已累计为2263家企业兑付资金超越6127万元。
“上一年4月份,公司在‘巴巴实’渠道上提交研制投入补助的请求,现在已完结兑付工作。”重庆大江国立精细机械制作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杨琳表明,比较之前的申报流程,“巴巴实”渠道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享用政策盈利。
现在,“巴巴实”企业服务云渠道上已具有注册企业将近5万家,掩盖了重庆市10个区县以及四川、山东的部分地区。巴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测算,渠道政策在线申兑时刻较惯例的人工线下可以节约90%以上,压减企业经营本钱15%左右,扩展企业商场出售10%以上。
促进企业健康展开
走进坐落重庆江北区的重庆润际远东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人员正忙着对新产品“高浓度合金元素添加剂”进行试验。上一年,这家公司凭仗在研制、商场等方面的明显优势,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伟人”企业。
“在公司展开过程中,江北区经济信息委安排专人服务企业,不只安排专家上门为企业研判分析,还积极为企业争夺各项政策资金,让企业有用下降出产经营本钱,愈加专心于产品研制出产。”润际远东新材料公司董事兼总经理付黎说。
江北区经济信息委主任万宇告知记者,近年来,该区不断强化企业服务保证,树立专精特新企业“一企一策一人”的服务机制,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供给不同服务,为企业展开助力。到现在,江北全区已累计培养国家专精特新“小伟人”企业8家,培养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5家。
上一年,为应对疫情对工业企业的冲击,江北区展开了止滑促增“1对1”专项行动,对全区产量下滑的工业企业分类树立帮扶台账,把握企业展开的堵点卡点,“1对1”帮扶企业出产运营,全力稳住工业根本盘。数据显现,2022年,江北区完结工业总产量1368亿元,同比增加28.2%,增加值同比增加19.5%,位列重庆市第一位;完结工业出资70.5亿元,同比增加25%,高于全市14.6个百分点。
本年,江北区把“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作为“一号变革工程”,明确提出将为全区一切商场主体装备服务专员,完结企业服务全天候在线。一起,从下降用地本钱、用工本钱、用房本钱、融资本钱,以及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拓宽事务、招才引智等方面,全方位保证企业健康展开。
(经济日报记者 吴陆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