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猪龙头牧原被指侵占农田 公司股价大跌近5%】:养猪龙头牧原被指侵占农田 公司股价大跌近5%,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养猪龙头牧原被指侵占农田 公司股价大跌近5%
市值超过3200亿元的养猪龙头牧原股份,近日处于风口浪尖。
8月27日,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栏目,对河南牧原集团占用农田建养猪场一事进行了报道。
牧原股份当日稍晚时候,南阳市发布官方消息称,高度重视报道反映的情况,迅速组成由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牵头的专项调查组,对有关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调查情况将及时公布。
8月31日,牧原股份股价早盘大跌近5%,此后有所回升,当天最终收于87.8元,下跌2.15%。
当日,记者向公司求证此事。公司表示,正在配合政府调查此事,且该事情对公司生产经营不构成重大影响。
牧原股份还表示,项目建设中将严格依照国家规定,保证合法合规建设和运营。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也了解到,当地政府正在调查此事,有望得到妥善解决。
在公司互动平台上,不少投资者进行询问,担心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
对此,牧原股份回应称,报道中涉及的项目为新开工和规划项目,尚未形成产能。上述项目为公司目前在南阳区域的部分在建项目,占公司整体在建和规划项目的比例较低,项目停建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不构成重大影响。
作为养殖龙头企业,牧原股份近年来业绩爆棚,而且还在不断扩张产能。
2020年上半年,公司销售生猪678.1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6.61%。其中商品猪396.7万头,仔猪273.1万头,种猪8.3万头。
截至6月30日,公司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余额为429.27亿元,比年初增加154.64亿元。
在接受机构调研时,公司表示,年初预计2020年资本开支是200亿-250亿元,二季度的建设速度比一季度有所加快,全年的资本开支可能超过250亿元。
截至6月30日,公司建成的产能应该在3500万头左右,年底产能可能达到4000万至5000万头。
彼时,牧原股份也提到了产能计划所需要的土地规模。公司表示,目前已流转的土地能够支撑归母大概8000万头左右(包含已建成产能)。
以此来看,此次媒体报道涉及的土地,主要是为后续产能做准备。
有媒体报道称,牧原的“百场千万”工程正在推进,今年计划在南阳13个县建84个养猪场,总占地超过4.5万亩,其中有55个养猪场使用永久基本农田,计划占用近1.5万亩基本农田建养猪场。
大手笔扩张产能,与猪肉价格持续高位不无关系。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受猪周期、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2020年1-6月全国活猪均价为33.90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36.95%。
市场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牧原股份的成本却在下降。
公司透露,商品猪的单位生产成本在13元左右,考虑摊销费用在14元左右(不包括限制性股票的费用)。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公司单位生产成本下降0.5元左右。
在此情况下,牧原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0.33亿元,同比增长193.7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7.84亿元,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
巨大的盈利空间,令牧原股份大规模扩张产能有了底气。
不少研究机构看好牧原股份的扩产。第一上海证券研究报告预计公司2020年至2022年的收入分别为526.6亿元、1073.0亿元和1394.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315.6亿元、636.4亿元元和767.2亿元。
2019年初至今,牧原股份股价累计上涨超过400%,市值更是站上3000亿元,成为当之无愧的养猪大牛股。
这次,牧原股份扩产遇到了些问题,是否会对公司持续成长造成影响?
2、猪价一路走低,“猪茅”陷漩涡:股价遭遇腰斩,上半年赚百亿仍要发债95亿,曾被质疑财务造假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近日一则公告引起生猪养殖行业的讨论,8月11日晚间,牧原股份(002714.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资金总额不超过95.5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主要用于23个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和4个生猪屠宰项目。
长久以来,我国生猪的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价格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我国生猪市场价格一般每4年为一个完整波动周期,俗称“猪周期”,伴随着猪周期的波动,与生猪养殖相关的企业经营业绩也呈现周期性波动。2021年1月至5月,随着生猪产能逐步恢复,生猪存栏量逐步回升,生猪价格持续大幅回落。
受此影响,牧原股份股价自2月22日盘中触及131元/股的高点后,便持续下挫,至目前股价已跌去62%。不过,针对此次牧原股份发行的95亿元可转债,部分市场人士一直质疑,牧原股份募集资金的动机,以及是否存在财务造假的嫌疑。或许,受市场质疑的影响,8月13日,牧原股份盘面维持下跌走势,最终报收46.85元/股,跌幅达1.37%,总市值回落至2465.74亿元。
为何发债95亿
自春节之后,我国的猪肉价格就开始呈现下跌走势,目前在国内已经达到了22周连续下跌,猪肉价格的下跌也必定导致着某些养猪企业和散户对此心生抱怨。与此同时,猪肉价格的持续下跌对上市公司的业绩造成影响,其股价出现持续下跌,利润也随之下降。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披露的数据显示,8月第一周,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16.13元/公斤,环比此前一周跌0.19%。另据发改委测算,当周全国猪料比价为4.96,环比降幅1.20%。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622.05元,为连续第12周预亏。
在生猪养殖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去年大赚274亿元,今年上半年预计获利超百亿,有着“猪茅”之称的牧原股份,此次大举募资再遭质疑。针对市场的疑问,以及外界对其财务造假的质疑,记者数次发送电子邮件,不过,截至记者发稿,牧原股份仍未给予正面回复。据悉,牧原股份将于8月16日启动可转债申购,本次可转债申购简称为“牧原发债”,申购代码为“072714”。
8月11日晚间的牧原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5.5亿元(含95.5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全部用于生猪养殖项目、生猪屠宰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其中,募投资金涉及的生猪养殖项目总投资88.7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51亿元,共涉及项目23个。生猪屠宰项目总投资22.87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19亿元,涉及项目4个。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25.5亿元。
针对此次募资,金猪数据首席研究员黄建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此次可转载的顺利发行,也是对于市场质疑的回应,有力彰显了该公司的信心和实力。今年生猪市场发生巨变,猪价一路走低阶段性突破行业及公司成本线,这些因素不仅给公司现金流造成了困扰,而且也打破了公司正常的生产节奏。
通过本轮发债有效补给现金流近百亿,黄建霖表示,一方面缓解了公司当期资金压力(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25.5亿元),另一方面从公司银行授信来看,截至2021年3月末,公司共获得银行授信527.93亿元,其中178.85亿元未使用,目前公司在各家银行的授信额度正常,并未发生明显调整。本次补充的现金加上银行授信能够保证公司具有良好的资金流动性。
对于此次发行可转债,牧原股份对外表示,本次生猪养殖项目的用地均已落实,并履行了用地所需的决策或审批程序,符合土地用途,不存在违法违规占用基本农田等行为。生猪屠宰项目的用地符合土地用途,亦不存在占用基本农田等行为。
上述项目实施,有望为牧原股份带来可观经济效应。以内乡综合体210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为例,项目总投资金额为30亿元,据测算,项目投产后,预计新增年收入37.7亿元,内部收益率为22.43%,投资回收期(税后)为5.51年。
而以生猪屠宰项目中的商水年屠宰400万头生猪项目为例,本项目总投资金额为6.76亿元,据测算,项目投产后,预计新增年收入106.86亿元,内部收益率为18.45%,投资回收期(税后)为6.21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8月13日,有投资者向牧原股份提问:“公司有没有考虑做香肠、火腿等下游产品?”
对此,牧原股份给出的解释是,公司屠宰厂销售的产品以白条、分割产品为主。考虑到新零售的需求与市场环境,未来有计划会增加精分割流程,针对性销售非标准化分割品。未来在肉制品方面也会更加开放,采用多种方式扩充产能,同时积极拓展多种销售渠道,为大众提供安全、健康的猪肉食品。
曾被质疑财务造假
近期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交通受到管制,猪肉调运和消费受阻,养猪户看涨无望,悲观情绪持续发酵,出栏积极性明显增加,再加上月中规模场存放量操作,猪源整体供给充足,屠企收猪情况较为顺畅,疫情也利空终端消费,屠企开工率有所下滑,市场对后期肉价看跌氛围趋浓。
8月3日,新希望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畅给员工的一封信,谈及公司在去冬今春以来,由于非瘟疫情反复、行业产能恢复以及进入“猪周期”快速下行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在猪产业快速扩张后,管理能力未及时跟上,影响了生产效率与盈利能力,导致了多年来的首次亏损。
事实上,不仅新希望出现亏损,今年年初至今,养猪巨头们的日子都不好过。伴随着猪肉价格的持续下跌,与生猪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也大幅下挫。据记者统计,按照上半年生猪出栏量排名前五来看,截至8月13日,天邦股份年初至今跌幅达58.69%,牧原股份跌幅达49.78%,新希望跌幅达45.63%,正邦科技跌幅达42.87%,温氏股份跌幅达25.72%。
与此同时,受生猪价格断崖式下跌,并且叠加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上半年生猪养殖企业的利润出现大幅下滑。7月中旬,新希望发布业绩预估称,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9.5亿元-34.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31.64亿元,公司业绩预计下滑193.24%-209.04%。
温氏股份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亏损22.6亿元-25.6亿元,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跌154.41%-161.64%。对于养猪企业来说,今年纷纷出现利润大幅下滑,甚至巨额亏损的情况。而牧原股份却一枝独秀,不仅没有亏损,甚至半年时间创造了一百亿净利润,让人们不禁产生疑惑,外界甚至质疑牧原股份是否嫌财务造假。
据天眼查显示,牧原股份公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预告,1-6月牧原股份净利润预测区间为110亿元-11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4亿元-102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17.58亿元, 归母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12.83%-5.42%。有业内人士表示,牧原股份之所以被大家猜忌,或许正是因为它与众不同的经营方式有关。
有业内人士表示,牧原股份采取的“大存大贷”模式,引发市场对其财务造假的质疑。曾经的知名企业康得新、康美药业等均出现过大存大贷模式,最终爆发了财务危机并引出财务造假。然而,牧原股份此时大举募资让市场再度质疑其财务造假。因为,去年以来,公司大赚特赚。
2020年度,牧原股份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4.51亿元,同比大增348.97%。今年一季度,公司盈利69.63亿元,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94亿元-102亿元。一年半大赚超过370亿元,牧原股份竟然还要靠募资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实在有些诡异。
此外,据财报显示,2020年度牧原股份总资产1226.27亿元,同比增长131.8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504.07亿元,同比增长118.14%;长期经营资产824.49亿元,同比增长150.61%;金融负债284.64亿元,同比增长74.83%,资产负债率48.07%,净负债率20.98%,融资成本率2.42%。业内人士表示,既然一年半已经大赚370亿元,为何还要通过股权融资(可转债)近百亿?牧原股份究竟缺不缺钱?
据牧原股份最新的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总负债690.84亿元,仅短期负债就高达158.12亿元,流动资产只有396.10亿元。对于1437.19亿元总资产的养猪企业来说,48%的负债率已经不算低了。而且养猪企业的流动资产多为生猪,存在较大的资产减值计提风险。
不过,对于外界质疑牧原股份财务造假的现象,黄建霖却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个逻辑不一样的。首先牧原产能并未完全建成,在建项目仍需要资金进行支持,此外对于相对稳健的牧原而言此举可谓有备无患,公司高管之前曾在公开场合宣布公司认为明年是行业寒冬,即使公司目前现金流正常,仍需储备大量现金面对周期底部所带来的风险。因此,本次周期去产能的时间和亏损程度或将远大于以往周期。
编辑:严晖 主编:夏申茶
本文关键词:牧原股价走势图,牧原股价最高时是多少,牧原股价怎么变成60多了,牧原牧业股票价格,牧原股价腰斩。这就是关于《养猪龙头牧原被指侵占农田 公司股价大跌近5%(“猪茅”陷漩涡:股价遭遇腰斩)》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赛仁金融》百科知识网站:http://yzsryq.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