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学生通过教育成长为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而国家也通过教育来培育人才,所以教育问题一直是全社会人民关注的重点问题,重视程度日盛一日。
而教育也是涉及方方面面的,教材就是其中之一,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内容的准确性对于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从编纂到审核再到最终出版都要十分细心才可以。
但是俗话说“百密一疏”,很多时候教育工作者也会有疏忽的情况,因此就需要家长、老师甚至是学生的监督,而教育部门对于这些使用者的反馈也十分重视,这才让更多的漏洞被发现,促进教材的改进与完善。
小学生发现课本“漏洞”,提出自己的质疑,并给出版社写了信
自从人教教材插画事件以来,家长的神经就一直紧绷着,生怕学生接触到一些不好的文化和诱导,好在人教社及时更改了版本,让学生远离了那些“丑插画”。
但是教材中依然会存在一些不是很严谨的地方,有些细心的学生还是发现了,浙江临海的小学生陈同学就在预习语文课本的时候发现了教材插图上存在一些漏洞。
小陈同学是一个十足的动物迷,在预习课文《鹿角与鹿脚》的时候,发现配图采用的是梅花鹿,与内容完全不符,因为梅花鹿和狮子是遇不到的,两者生活在不同的地区。
因此他就和妈妈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在妈妈的鼓励下,他开始翻阅各种资料,还上网请教了专业人士,最终确定课文插图里的鹿可能是印度的豚鹿,也是不可能遇到狮子的。
所以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希望能够更改语文课本中的插图,让教材变得更加严谨。
而妈妈也是鼎力支持,她觉得孩子有兴趣爱好就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平时也会给孩子买很多相关书籍,并没有因为学习而压制他的天性,还会和孩子一起去学习动物相关知识,所以当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后,家长也是给足了孩子自信。
面对小学生的质疑,出版社真诚回应,结果更是让人感到惊喜
小学生发现了课本存在不严谨的插图,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是无关痛痒的小事,但是对于陈同学来说却是一件大事,所以必然会期待着能够得到一些回应。
原以为自己的信件会“石沉大海”,但是没想到出版社却真诚地做出回复,针对他的质疑进行了详细地解释,表明由于故事来源于寓言改编,时代久远,书中没有对狮子和鹿的生活场所进行说明,也表示寓言故事有创作的痕迹,并不是写实文章,不一定要视为生活真实。
虽然说出版社的回信并没有完全肯定了他的说法,但是自己的想法能够得到回应,对于陈同学来说就好像一剂“强心针”,让他更加愿意去发现和探索新的问题。
其实出版社的解释也是可以理解的,家长和学生也表示认可,以为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让母子两人感到惊喜的是,新版教材真的对插图进行了修改,这样的举动让学生和家长倍感暖心。
在笔者看来,不管改版是否因为陈同学的质疑,但是出版社这种做法却真正践行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谦逊态度,也让学生的心里萌发了探索的种子,不得不为学生、家长和出版社点赞。
知错能改才能变得更完美,出版社的做法才是教育工作者该有的态度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严密地编纂和审核,也会有被忽略的小问题,所以犯错其实并不可怕,知错能改才能变得更完美,所以面对学生的质疑,出版社的举动是正确而有意义的。
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意见和反馈都应该重视起来,好的地方继续保持,错的地方积极整改,这样才能做好教育。
当然相关部门也要懂得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在日后的编纂和审核中要更加严谨和细致,避免出现类似的漏洞,不过这样知错能改的做法,不仅温暖了学生和家长的心,更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标杆,共同为教育添砖加瓦,给学生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
【笔者寄语】小学生发现课本中插图不严谨,向出版社反馈了情况,不但得到了暖心的回复,还真的更改了教材,这才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态度和做法,希望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能承担好自己的职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同时也希望能够吸取经验教训,日后加强教材编纂的严谨性。
话题:你如何看待出版社的做法?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