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气死人不偿命”,但现实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有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近日,郑州一男子突然猝死,其母在翻看儿子的聊天记录时发现,儿子女友曾对儿子说过“你怎么不去死”之类的话。于是邵女士就一气之下把儿子女友告上了法庭,她认为正是由于女友的言语刺激才导致儿子猝死的。最终法院判决,女友赔偿16万元。律师给出的解释是,由于该女子的语言侮辱导致男子精神失控最终猝死,所以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该事件一出,网友们议论纷纷,有的网友说,再不敢随便骂人了,不然可能就要赔偿。
而有的网友表示理解,认为用极端语言侮辱与网暴没有区别,支持判决。
现实生活中,因为极端言语导致人死亡的案例不在少数。去年5月,山东临沂两个邻居因矛盾发生激烈争吵,一方因患有基础疾病导致争吵过程中发生猝死,法院判决另一方赔偿各种费用5%。
因此我们在平常生活中遇到摩擦或者矛盾时,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来处理问题,都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其实有时候恶毒的语言甚至比身体上的伤害更加可怕,身体上的痛可能只是一时的,但是心灵的痛苦却可能影响一辈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