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胡姓名人,胡姓的历史名人】:胡姓名人,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胡姓名人,胡姓的历史名人
1、胡质,字文德,寿春人,三国时曹魏大臣,官至荆州刺史、征东将军。胡质性情深沉,好深思,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因此得到他人的爱戴。
2、胡车儿,东汉末年武将,初从张绣,为其心腹猛将,勇冠三军,与贾诩交情甚佳。宛城大战后,张绣投降曹操,曹操爱胡车儿之骁勇,手以黄金与之。
3、胡遵,安定临泾人,三国时魏国大将,景初二年(238)公孙渊造反,胡遵在司马懿的指示下击破公孙渊将领卑衍、杨祚。
4、胡威,字伯武,一名貔。淮南寿春人。曹魏至西晋时期名吏,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胡威早年就自勉立志向上,与父亲都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历任侍御史、安丰太守等职。
5、胡充华, 北魏宣武帝皇后,《北史演义》称胡仙真,幼年时受到良好教育,成年时入佛寺为尼。她在佛寺精研佛法,深通佛经义理。
2、胡姓(107)|状元胡任舆:乡试第一,会试第二,殿试第一,差点成“三元”
黄勇/文
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和大迁徙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胡姓人进一步分化迁衍,不再像以前那样出现庞大家族式的望族现象,大多以单个名人形象出现在史册中。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家族涌现,如以清朝“中兴名臣”胡林翼为代表的麦田胡氏家族,延续着祖辈的荣光。
与唐宋时相比,胡姓继续像明朝那样,在清朝保持着不温不火的发展态势,名人与家族不是很多。一份数据表明,清朝的胡姓文进士一共有362人,比明朝的386人还少了24人,但在清朝出了两个状元(胡任舆、胡长龄),两个榜眼(胡会恩、胡高望),两个探花(胡达源、胡家玉)。
清朝的两个胡姓状元胡任舆、胡长龄,都是江南一带的人,都生活在清朝前期。
胡任舆的父亲胡禹翼学识渊博却口才极差
胡任舆,字孟行,号芝山,江宁府上元县(今江苏南京市)人。
胡任舆的曾祖胡德景很早就去世了,祖父胡阳生,字复之,因为父亲早逝,家里贫穷,后来经过努力打拼,家境逐渐好转。
胡阳生为人仁善,爱做善事。时逢明末,乡里遇到灾荒,他散财赈济,又修建土木工程,招揽穷苦百姓做工人,以此救济他们。
胡任舆的父亲胡禹翼,字螭赞,一字载川,因家境殷实而读过很多书,学识渊博。唯一遗憾的是,胡禹翼似乎有口吃的毛病,肚子里装了那么多知识,嘴巴上就是说不出来。
顺治2年(1645),胡禹翼考中举人,出任太平府教授,后迁任唐山县知县。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方苞,对他极其重视。
康熙帝举行千叟宴时,胡禹翼也参加了,82岁那年去世。
朱彝尊预言胡任舆“必魁天下”,果然预言成真了
在家学渊源的熏陶下,胡任舆自然也是满腹诗书,学问满满。
康熙20年(1681),胡任舆参加乡试,考中举人第一,成为解元。著名词人、学者、浙西词派创始人朱彝尊对他的的文才非常赞赏:“气体高华,此人必魁天下。”
朱彝尊画像(资料图片)
朱彝尊的话,好像说早了一些。接下来的时间里,胡任舆参加了3次会试,结果都落榜了。
眼看朱彝尊的预言似乎要“破产”了,但胡任舆面对挫折仍好学上进,毫不气馁,屡败屡战。康熙33年(1694),他终于迎来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在会试中,他考了第二名,殿试考了第一名,成为状元。如果他在会试考第一名的话,他就成为科举考试史上最厉害的“三元”。
胡任舆口才很好,康熙帝很满意他的讲课
胡任舆考中状元后,被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此后,他又出任日讲起居注官,给皇帝讲课。
给皇帝讲课,那可不是一般的活儿,知识渊博这是最基本的门槛条件,关键是口才得好,如果像父亲胡禹翼那样,胡任舆活得出来吗?
事实上,胡任舆的口才很好,正好与父亲相反。他恪尽职守,每次给康熙帝讲课,他的声音洪亮,有如金石,侃侃而谈,让康熙帝很是满意。
康熙36年(1697)的会试,胡任舆以其高声望担任同考官(协同主考官或总裁阅卷的考官,相当于是初试考官)。
在日讲起居注官任上多年,胡任舆干得很出色,升迁为翰林院侍讲。
牵连进顺天府乡试爆发营私受贿案,胡任舆被解职
康熙38年(1699),顺天府乡试爆发营私受贿案,主考官李蟠、副主考官姜宸英营私受贿,胡任舆被牵连,说他“虽无子入考,却也从中渔利”。胡任舆被解职。
康熙43年(1704),胡任舆去世。
胡任舆的曾孙胡本渊,字静夫,号愚溪,文章写得有名气,擅长书画。
但胡本渊在科举考试中却走得很艰难,考上秀才40年后,才在乾隆57年(1792)考中举人,嘉庆元年(1796)考中进士。
【下期关注】
请看胡姓(108)。
【特别致谢】
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本文关键词:历史上胡姓名人,胡姓名人及历史人物,胡姓名人大全从古到今,胡姓名人堂,胡姓名人。这就是关于《胡姓名人,胡姓的历史名人(状元胡任舆:乡试第一)》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赛仁金融》百科知识网站:http://yzsryq.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