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瓷器的介绍】:瓷器的介绍,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瓷器的介绍
- 2、古陶瓷鉴赏的常见物理小知识
1、瓷器的介绍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2、古陶瓷鉴赏的常见物理小知识
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凝结积聚了中华文化之精髓。
郭沫若先生曾经评价说:“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它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历史的见证。”
一件古陶瓷本身就集合了化学、物理、历史、考古、美术、文化、宗教、工艺、民俗等等多种领域,这些可能也就是古陶瓷的魅力所在。
也正是这些时间文化的魅力,给古陶瓷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近些年的影视剧作品与小说故事,通过一些夸大的手法,表现了一些古代陶瓷的欣赏与鉴赏方式。虽然有趣,但是也往往让感兴趣的朋友看得有些云里雾里。
上海观复博物馆的第一、二展厅就集中展示了几百件的古代瓷器。很多观众朋友第一次来博物馆参观的时候,可能会有种目不暇接的感觉。观赏的时候一方面觉得和千年之前的瓷器已经如此接近了,但又同时感到对古代瓷器鉴赏了解的不是很深入,不深刻。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科学易理解的方式,去解读一些古代陶瓷鉴赏的小知识。
北宋 耀州窑青釉海浪鱼纹小斗笠盏 上海观复博物馆藏
古陶瓷仅仅是从“器物”这一方面本身来说,就已经涉及大量的化学知识,例如胎釉、颜料、烧制的化学过程等,自然也包含了许多物理和识,例加光学知识、物理风化、结晶原理等。
“陶”和“瓷”最大的区别,就是胎的表面多了一层“釉”。胎釉的烧制形式是一种化学过程。今天说物理,那我们就先说一说釉表面的现象“釉光”。
在古陶瓷,光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陶瓷常把釉光当作是最重要的鉴定项目。
一般的古陶瓷釉面如同玻璃表面一样,有反射光和透射光两种情况。白光照射到釉面时会反射出白色的亮光,就像是玻璃反光那样。越是平滑光亮的釉面,反射的白光就越强烈。有些鉴定方式会把新制表面还很光亮的瓷器的白光形容为“贼光”、“火气”。
金代 钧窑天青釉单柄洗 上海观复博物馆藏
和“贼光”的白光相对,常被收藏圈津津乐道的一个词叫“包浆”,往往器物在长期被人把玩和盘摸后,会形成光滑莹亮的表面,称为“包浆灿然”。这里物理形成的原因,往往是在盘摸过程中,把不平整的表面抛光平整,表面细微的孔眼被油污填抹,釉面光亮温润。此外还有一种,为古陶瓷特别所产生的“包浆”,是指“釉上膜”在湿润环境中,经历漫长的“羟基化”后,产生类似含“结构水”的硅凝胶膜,出现了“去玻璃化”的逆过程。
所以,如果古陶瓷长期保存在干燥环境中,尽管近千年的保存依然没有产生羟基化,釉面光亮如新也是有可能的。有些古陶瓷文物长期陈列在博物馆干燥环境中,在多角度多光源的照明下,也还是会闪现出所谓的“贼光”。所以对于古瓷器存世的复杂性而言,企图简单的看一眼釉面的光亮程度就下新旧结论,是不可简单的一概而论的。
与竹木牙玉等器物不同,因为瓷器易碎和外形较大形状复杂的特点,反而难以产生物理包浆。存在釉光温润的藏品是仿品的概率可能会越高于釉面光亮的藏品哦。
北宋 建窑银兔毫盏 上海观复博物馆藏
其实对于器物表面的抛光是很容易实现“物理包浆”,去“贼光”的。瓷器做旧最原始的方法有先用牛皮将表面的光亮擦去(少则几天,多则几周),然后将瓷器放人加了茶叶和碱的水中,煮5~6个小时,使其去掉表面的“贼光”。此外物理去光的方式也有很多,如盘磨、抛光、喷砂、黏土、茶煮、烟露、甚至于涂抹皮鞋油等等。在了解到这些术语背后的物理小知识,再通过认真擦洗后,往往可鉴得庐山真面目。
除了白光、包浆。物理光学方面,关于古陶瓷鉴赏,还有一个听起来很有神秘色彩的术语:“蛤蜊光”,那么到底什么是蛤蝴光?古陶瓷为什么会产生蛤蜊光呢?我们就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蛤蜊光”产生的原因。
生物学角度里的蛤蜊光,是指成熟的蛤蜊壳内会生长出一层很薄的透明薄膜。这层薄膜受白光干涉,反射产生像七彩一样的光,这种彩光就叫蛤蜊光。蛤蜊完全成熟需要几十年甚至于上百年。像我们餐桌上看到的养殖蛤蜊壳内就没有彩光,这些蛤蜊并没有完全成熟,壳内没有生成一层薄膜。
这种干涉膜的产生原理,简单的理解就是:单色入射光照射到薄膜上,在薄膜里被折射后经薄膜下表面再反射,又经上表面二次折射进空气,得到第二束光。这两束光在薄膜的同侧是平行的,但是光程不相等,就会相互干涉,称为“光程差干涉”。反映到我们的眼睛里是明暗相间的条纹。因为各色光在薄膜中的折射率不同,折射后出现的是七色的平行光。
清光绪 粉彩描金开光花鸟人物纹大碗 上海观复博物馆藏
很多古陶瓷,在一定角度的白光照射下,会在局部的釉面闪现出类似与蛤蜊壳内这种美丽的彩光。所以也被人们称为“蛤蜊光”。古陶瓷产生蛤蜊光的原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下面两种:
一种是釉上膜的自然老化过程中,会逐渐交薄。有研究发现当这种薄膜小于 0.2微米时(例如在器物凸出的或者人手经常接触的部分)就会产生干涉膜现象而出现蛤蜘光。出厚度偏薄时以蓝光为主,偏厚时以红光为主。还有一种是低温釉上彩周围出现蛤蜊光,是一种“环楔形”薄膜干涉,其原因是釉上彩高出基底釉面,高低之间在断面上出现了近似三角形空间,油污类“包浆”很容易在此处积累,而形成“环楔形” 薄膜。相当于用一个曲率半径很大的凸透镜的凸面和一平面玻璃接触,在日光或白光照射时,可以看到接触点为一暗点(相当于釉上彩点),周围为一些明暗相间的彩色圆环,这样的环形空气薄膜或者 “包浆”薄膜,干涉表现在瓷器上,也形成了肉眼可见的“蛤蜊光”。当然因为古陶瓷的保存环境不一样,并不是所有的古陶瓷都有蛤蜊光的。
这类肉眼可见的蛤蜊光要通过的一定的角度特定重叠区才能看到,观察的难度相对较大,尤其是当通过相机拍摄的时候,相机镜头的折射可能对所拍摄的彩光造成半波损失。这就需要相机对彩光有一定的敏感度。而且角度微小变化也会使得蛤蜊光彩光的颜色和位置发生变化,所以不容易被拍摄下来。
清康熙 青花仕女纹花口碗 上海观复博物馆藏
如同给瓷器去光包浆一样,蛤蝴光作伪也是造假者追求的目标之一。比如通过化学腐蚀、机械抛光、人工打磨、皮革盘摸、在瓷器上涂抹油脂等方法,除了为包浆做旧以外,也是为了制造“蛤蜊光”。
当然这些人为制造蛤蜊光的效果,肯定不可能与古陶瓷自然老化造成的蛤蜊光相比。人造薄膜与釉面的化学成分完全不同,很容易被肉眼识别。而且人造薄膜与釉层结合不好,很容易被剥离。有些人造薄膜包裹瓷器全身,蛤蜊光处处都是,与古陶瓷自然形成的局部特点相去甚远。
清乾隆 粉彩十三行潘趣酒碗 上海观复博物馆藏
当然,古陶瓷鉴定的理论知识再多也需要时常对三维立体的真实物品进行比对参考,听取相关专业人员的实物介绍与背景知识的讲解也是提升认识的好方法。期待春来疫散,与君品瓷赏器。
温馨提示:
本文关键词:中国瓷器的种类,中国十大瓷器排名,中国十大瓷器的介绍,瓷器的介绍,瓷器的种类。这就是关于《瓷器的介绍(古陶瓷鉴赏的常见物理小知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赛仁金融》百科知识网站:http://yzsryq.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