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罗丹凌 实习生 周婉怡
清甜多汁的甘蔗,许多福州市民十分爱吃。不过,最近很多人的朋友圈中都流传着一句话,“清明蔗,毒过蛇”,意思是到了清明前后,食用甘蔗应谨慎。
为何清明前后的甘蔗不能吃?市民在挑选甘蔗时,要注意什么?误食了有毒的甘蔗,应该怎么办?今天,我们邀请专家来说一说“毒甘蔗”的那些事儿。
气温升高加速甘蔗霉菌繁殖
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近日,市民小张在刷微信朋友圈时,发现多个好友都转发了关于吃甘蔗中毒的消息。小张说,消息中称清明前后的甘蔗比毒蛇还要毒,看着确实让人害怕,希望海都记者能帮大家科普一下。
其实,清明与甘蔗并无关联。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专家林一心介绍,甘蔗一般在中秋前后收获上市,至第二年清明前后才会卖完。清明节前后气温不断升高,利于霉菌繁殖,从而加快了甘蔗变质的速度,导致甘蔗产生毒素。
“所以,有毒的并不是清明前后的甘蔗,而是变质的甘蔗,它们多长了霉菌,或发红、发黑。”林一心说,甘蔗霉变后会产生一种神经毒素,是青霉属和曲霉属等少数菌种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3-硝基丙酸,进入人体后,可导致呕吐、眩晕、阵发性抽搐、昏迷等,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很多人认为,只要把发霉的部分砍掉,剩下的甘蔗还可以吃。林一心解释,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霉菌入侵甘蔗后,菌丝可以延伸。因此,即使砍掉霉变的部分,剩下的甘蔗也有肉眼看不见的大量毒素。
林一心提醒,若市民想在清明前后吃甘蔗,应选择新鲜、色泽光亮、无霉变、蔗肉和伤口(砍收部位)无变红的甘蔗。
误食毒甘蔗
应及时到医院洗胃
随后,记者也咨询了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吴文思表示,近期暂时没有接触到吃甘蔗中毒的类似病例,“但市民还是要谨慎对待霉变的甘蔗”。
那么,万一吃到霉变的甘蔗,应该如何进行处理?
据吴文思医生介绍,发霉甘蔗会产生“节菱孢霉菌”,“节菱孢霉菌”再产生“三硝基丙酸”,人食用后最终导致丙酸中毒。吴医生告诉记者,中毒症状就像羊角风发病一样,最初症状为呕吐、头晕、阵发性抽搐、四肢强直,严重者会出现昏迷、呼吸衰竭。吴医生表示,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到医院洗胃或接受其他治疗,病情是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好转的。
编辑:余泓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