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锂走遍天下”——锂价飙升之下,上市企业又一次掀起锂矿扩张热潮。
6月10日晚,金圆股份(000546.SZ)披露公告,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购买西藏阿里锂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简称:“阿里锂源”)49%的股权。目前,金圆股份拥有阿里锂源51%股权,若交易顺利完成,阿里锂源将被金圆股份完全收入囊中。
金圆股份早前是一家以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业的公司。2021年11月,公司宣布以5.1亿元的交易价格收购锂源矿业的原股东持有的51%股权正式进军锂矿开采行业,由此开始向锂矿转型之路。
金圆股份的连续动作仅仅是市场“逐锂热”的一个缩影。在锂电上游原材料碳酸锂(氢氧化锂)价格维持高位不下的背景下,多家上市企业开启了布局锂矿/锂盐之路。仅仅十天前,比亚迪于6月1日传出在非洲觅得6座锂矿矿山,引发行业关注。另一家千亿市值巨头盐湖股份也于5月26日宣布,拟投资约70.8亿元新建年产4万吨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
上市公司忙锂矿背后,锂矿需求“紧平衡”局面能否快速缓解,正在布局的企业又是否可以稳坐钓鱼台?
“锂价”一年飙涨8倍背后,
LCE去年缺口3.9万吨今年供需仍“紧平衡”
锂是地壳储量排名第33位的元素,从资源储备来看,其本身并不缺乏,然而兼具大规模聚集、高品位、便于开采的优质锂资源项目较为稀缺,由此导致当下游需求迅速增加时,锂的即期产能并不充裕。
需求侧,锂的下游用途包括了陶瓷、玻璃、润滑脂等化工产品,“电池金属”则是其现阶段最主要的应用,尤其是动力电池领域:2021年动力电池领域占锂资源终端需求的比例升至48%,整体锂电池的需求占比高达76%。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维持高速增长态势下,锂的需求加剧,尤其在2021年开始,锂资源供应出现了巨大缺口。
据财信证券研报,2021年,全球合计锂资源供给约36.7万吨LCE,同一年,全球LCE总需求高达52.6万吨,供需缺口高达15.9万吨。
财信证券分析师周策预计,2022年,预计LCE总供给达到60.2万吨,但总需求则相应上升到64.1万吨,缺口仍高达3.9万吨。而且周策预计到2025年,LCE的供需缺口依旧有1.9万吨缺口。
五矿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孙景文同样认为,LCE供给存在缺口。孙景文给出的数据与财信证券数据并不相同,但结论依旧一致。
总之,市场普遍观点认为,锂资源一直到2023年都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其带来的后果就是,碳酸锂价格的持续走高以及伴随而来的“锂矿”企业盈利能力的不断上升。
根据安泰科数据,2021年1月初工业碳酸锂价格为4.8万元/吨,2022年6月初工业碳酸锂价格为44.5万元/吨,区间涨幅为827%;2021年1月初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5.15万元/吨,2022年6月初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46.75万元/吨,区间涨幅为808%。
财信证券数据梳理显示,电池级碳酸锂(99.5%)价格自2021年9月份开始持续走高,至2022年3月初已经突破50万元/吨价格大关,此后,其价格长期在50万元/吨上下震荡。
上市公司财报反映得更为直接。6月8日,盛新锂能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1月至6月,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6亿-29亿元,同比增长793.9%-897.04%。公司表示,2022上半年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下游客户对锂盐的需求强劲增长,公司锂盐的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所致。
另一“锂矿”企业雅化集团同样业绩倍增。根据其6月6日披露的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为21.22亿元-23.7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42.79%-618.52%。
哪些上市公司真的有锂?
本土“盐湖提锂”是重头戏天齐、赣锋主要布局海外
作为世界锂资源的三大供应地之一,2021年,中国本土的锂资源供给达到11.7万吨LCE/年,排名世界前列。其他两大供应地分别是澳矿和南美盐湖,去年锂资源供给分别为11.7万吨LCE/年、13.8万吨LCE/年。
我国本土锂资源供给主要有三个来源:青海及西藏盐湖卤水、川西锂辉石矿以及江西锂云母,上市企业产能布局也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
“盐湖卤水”提取锂,利用的是“盐湖提锂”技术提取出碳酸锂、氯化锂等锂盐,在我国,82%的锂资源分布在盐湖中。
A股上市企业的本土锂盐开采布局也主要在盐湖提锂领域。
金圆股份此次收购标的——阿里锂源矿业即是如此。阿里锂源拥有两个盐湖采矿权,分别是改则县查波错盐湖采矿权和革吉县捌千错盐湖采矿权。根据储量核实勘查,初步确定捌千错盐湖矿区氯化锂资源量约有16万吨,预计可采年限10年以上。
同样在“盐湖提锂”领域有布局的企业还有盐湖股份和藏格矿业,二者当前拥有开采权的盐湖均是位于青海的察尔汗盐湖。
据据盐湖股份过往公告,其持股51%的蓝科锂业具备碳酸锂产能3万吨/年,已完全实现满产。加上5月26日,公司宣布新建的年产 2 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年产 2 万吨氯化锂项目,到2023年全部投产后,盐湖股份权益碳酸锂产量将达到5.5万吨/年。
藏格矿业5月份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计划2021年实现全年碳酸锂产量确保1万吨、力争达到1.1万-1.2万吨的经营目标。此外,藏格矿业此前宣布,计划在西藏的麻米措盐湖新建10万吨盐湖提锂项目,一期为5万吨,目前项目进展情况未知。
上述以外,中信国安、五矿盐湖、兴华锂业、锦泰锂业、西藏矿业、西藏城投、金海锂业、国能矿业,8家企业在2021年锂产能合计为8.7万吨LCE/年。其中上市企业有中信国安、西藏矿业、西藏城投三家。
锂云母主要集中在江西。目前已布局的上市公司包括江特电机、永兴材料(002756.SZ)两家。
盛新锂能、融捷股份、川能动力主要布局川西锂辉石矿。
除了布局本土锂矿资源,一些龙头企业更是早早把目光瞄向了海外,尤以锂矿龙头——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最为代表。
6月8日,赣锋锂业在互动平台上披露,公司目前拥有碳酸锂设计产能为4.3万吨/年,氢氧化锂设计产能为8.1万吨/年。公司旗下的赣锋国际持有Mount Marion50%股权,其现有锂精矿产能45 万吨,是全球第二大已投产的锂辉石矿山,也是公司目前锂原材料的主要来源。
此外,赣锋锂业还持股Pilbara Pilgangoora钽锂矿6.29%股权,其是世界上最大的锂辉石矿山之一,锂资源约合693万吨LCE,目前由Pilbara全资持有。
天齐锂业持股国外矿业SQM公司23.75%的股权,SQM公司名下矿山2022年或达到18万吨碳酸锂、3万吨氢氧化锂产能。此外,泰利森精矿2021年建成产能162万吨/年,天齐锂业持有其26.01%的权益。
“后来者”盛新锂能、西藏珠峰也在积极布局国外锂矿。
3月30日,盛新锂能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自有矿山奥伊诺矿业锂精矿生产规模约为7.5万吨/年(折合碳酸锂约1万吨),津巴布韦萨比星锂钽矿项目初步规划年产锂精矿20万吨左右,预计将在2022年底建成投产。
西藏珠峰正在开发阿根廷锂钾公司名下安赫莱斯卤水锂矿锂盐产品开发的扩产项目。
有锂得天下?
有企业资金成难题也有企业布局后迟迟难产
锂价高高在上的当下,上市企业忙着锂矿布局也不总是只有收益,其背后蕴藏的风险同样突出。
一个显而易见的风险,就是锂盐开采中面临的资金问题。
6月10日,西藏珠峰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塔城国际持有的西藏珠峰无限售条件流通股6400万股目前将被司法拍卖,其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7.0006%,占塔城国际持有公司股份的22.3119%。 上述股份已全部被司法冻结。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近些年,西藏珠峰控股股东塔城国际持股比例连续下滑,从2019年末的40.3%下降至当前的31.38%,如果此次拍卖顺利完成,塔城国际持股比例将仅剩下24.38%。
之所以出现这样结果,与塔城国际所用杠杆资金过多有关。公开资料显示,新疆、成都等地地方法院都曾拍卖过西藏珠峰股权。
更“深刻”的案例是,天齐锂业此前收购的豪赌投资SQM股权。
2018年,天齐锂业对SQM的股权进行“蛇吞象”式的并购,经历了多轮谈判后,最终天齐锂业举债35亿美元,以40.66亿美元收购SQM 23.77%的A类股份,加上原有的SQM 2.1%的B类股份,完成收购后天齐锂业对SQM持股比例达25.87%,成为第二大股东。
但35亿美元的并购贷款带来了巨额的财务费用,2019年至2021年天齐锂业的财务费用中利息支出分别为20.45亿、18.20亿以及14.68亿。受其拖累,2019年和2020年,天齐锂业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59.83亿元和18.34亿元。此外,其后果还包括公司资金流动性接近枯竭,2019-2020年被审计出具非标准意见,指出公司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
在债务压力下,天齐锂业进行了配股、引入战略投资者、领式期权等融资操作。其后,天齐锂业不得不断臂求生,牺牲文菲尔德部分股权,引入IGO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进行融资。至此,公司压力才有所减轻。到2021年,受益于锂盐价格暴涨,公司扭亏为盈,当年归母净利润为20.79亿元。
除了“超前”布局锂矿带来的流动性问题,锂矿开采/锂盐提取面临的技术性问题同样突出。
这其中的代表案例是盐湖股份与比亚迪合作的盐湖提锂项目。
2016年6月21日,盐湖股份与比亚迪、深圳市宏达同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宏达同)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同意设立新公司,专门从事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开发与加工、销售。新公司中,盐湖股份持股49.5%,比亚迪持股48%,宏达同持股2.5%。
新公司其后被命名为盐湖比亚迪公司,项目规划为年产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然而2016年签署的合作协议,6年过去,至今该项目仍未有锂盐产出。公司最新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显示,目前该项目仍在中试阶段,尚未正式启动。
据了解,察尔汗盐湖锂资源品位较低,平均锂离子浓度仅为 0.003%,显著低于其他盐湖,且镁锂比高达1577,因此开采成本和难度较大。市场普遍观点认为,技术问题迟迟未能克服是盐湖比亚迪项目进展较慢的主要原因。
本次金圆股份收购锂源矿业“盐湖提锂”项目同样被质疑开采技术是否过关。
贝壳财经注意到,自称拥有技术实力的锂源矿业当前正面临亏损压力。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5月,锂源矿业净利润分别亏损387.8万元、1774.9万元和652.6万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彭硕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