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葱岭指的是什么地方】:葱岭指的是什么地方,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关于【葱岭指的是什么地方】:葱岭指的是什么地方,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葱岭指的是什么地方
1、葱岭指帕米尔高原,波斯语,意为平顶屋。中国古代称葱岭,古丝绸之路在此经过。地处中亚东南部、中国的最西端,横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帕米尔高原地跨中国新疆西南部、塔吉克斯坦东南部、阿富汗东北部,是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和天山交会的巨大山结。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
2、帕米尔高原山体高大,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主要山峰均在6000米以上。西部塔吉克斯坦境内主峰共产主义峰海拔7495米,列宁峰7134米。东西部差异显著。西帕米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都很大;纬向和经向山脉相互交错,地形复杂,具有高大山原的特点;河网密度大,切割深,夷平面遭受破坏严重。东帕米尔高原绝对高度较小,相对高度也较低,高原特征显著,谷地宽广。高原冰川广布,有1085条,面积8041平方千米。最长的费德钦科冰川长77千米。冰川湖泊众多,最大的喀拉湖面积383平方千米,最深236米。
3、中国境内的帕米尔高原是其东部,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喀什地区境内。东以木吉谷地和塔什库尔干谷地为界,与西昆仑山相邻,南邻喀喇昆仑山。北部呈北西一南东走向,南部呈北北西南南东走向。长260千米,宽50~100千米,由高原山地和高位山间盆地构成。山地海拔一般5000~5500米,山间盆地海拔3500~4200米,部分地段降至3200米。有红其拉甫、明铁盖等山隘,是古丝绸之路南下印度、西去阿富汗、伊朗的重要通道。已有中巴公路通过。
2、1759年,葱岭上的乾隆记功碑,我国疆界远达阿富汗巴达克山的铁证
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一七五九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在葱岭即帕米尔高原上的伊酉洱库尔淖尔(湖名,即叶什勒池,今雅什里库里)北十里苏满塔什地方,建立了一座《平定回部勒铭伊西洱库尔淖尔碑》。这座矗立在葱岭上的乾隆纪功碑,是这一地区原属我国的铁证。
清乾隆年为纪念平定大小和卓的胜利,建立了这座矗立在葱岭上的《平定回部勒铭伊西洱库尔淖尔碑》。这些碑文都是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乾隆皇帝“御制”的,碑是以皇帝自己的名义建立的,所以称为“御碑”,在清代受到特殊的重视。
葱岭纪功碑中说:“回部始末,已见于勒铭叶尔奇木之碑,辞不复缀也”。所以这篇碑文所记只是有关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最后胜利的情况。为了说明立碑的原委,这里简单地叙述下这次平叛的经过。碑文中的“回部”,指维吾尔族聚居的新疆天山以南地区。“二酋”指大和卓波罗泥都,小和卓霍集占。他们的祖先是叶尔羌(今莎车)的封建主,兄弟两人原被准噶尔部头人拘禁于伊犁。乾隆二十年(公元一七五五年),清朝平定准噶尔部达瓦齐之乱后,才将他们释放,命波罗泥都回叶尔羌抚绥诸城,霍集占则留在伊犁办事。但霍集占却参加原清朝定北副将军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失败后南窜,纠集其兄,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一七五七年)三月杀死副都统阿敏道及其随从一百余人,发动叛乱。他们这种分裂祖国的罪行,遭到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特别是霍集占“虐用其民,厚敛淫刑”;“残忍好杀”,“顾归自伊犁之后,大众既集,遂肆其残暴,抉人目,則人足,剖人腹,夺人妻女,屠戮城村,以致群回失望,渐致乖离”。两和卓发动叛乱以后,“兵饷徭役烦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又尽其貲(财物)以行,民脂殆竭”。《平定回部勒铭叶尔奇木碑》也说他们“杀人为戏,夺妻为秽,大失众心,无不怨背。”
大小和卓不仅遭到维吾尔族广大人民的坚决反对,甚至也遭到大多数维吾尔族封建上层的反对。两和卓实际控制的只有叶尔羌和喀什噶尔(今喀什)一隅之地,在整个“回部”中只占一小部分,在广大维吾尔族群众中极为孤立。所以在乾隆二十四年(公元一七五九年)夏天,清朝大军进抵叶尔羌前二十天,大小和卓见其“众解体”,势不能敌,就把叶尔羌喀什噶尔两城掠夺一空,窜入葱岭。
碑文中说:“先是蹙之于霍斯库鲁克,袭之于阿尔楚尔(今阿尔楚尔帕来尔)”。霍斯库鲁克和阿尔楚尔,在《西域图志》和《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中都明确记载是我国喀什噶尔地方的属境。《西域图志》说:“和什库珠克,旧对音为霍斯库鲁克”,“波罗泥都、霍集占自叶尔羌西遁,参赞大臣毅勇公明瑞,以九百人穷追及此”,又“追奔百余里,贼势益蹙”。“阿喇楚勒,旧对音为阿尔楚尔”,“乾隆二十四年八月,逆回波罗泥都、霍集占,自和什库珠克达巴(岭)败后,西窜至阿喇楚勒,副将军富德等率师穷追至此”。
碑文中说:“伊西洱库尔淖尔者,我副将军富德等穷追二酋,至拔达克山之界,获其降者万人,二酋仅以身免伊西洱库尔。”在上述一统志和地方志中,也明确记载是我国喀什噶尔地方的属境。《西域图志》说:“叶什勒库勒,旧对音为伊西洱库尔,地以水名”,“其西限以大岭,逾岭以南,通拔达克山界。波罗泥都、霍集占自阿喇楚勒败后,波罗泥都先以二百人奔据淖尔(湖)之西岭为逃窜地。霍集占拥众万余人踞北山,并扼守迤东诸峰”。平叛军追击至此,一面发动进攻,一面招降。碑文描写当时的情景说:“贼众首尾不能相顾,竖我回纛以招之,降者铺崖以来,霍集占持刃止之,或且反戈倒戟也,是以二酋见事不成拔身远跳”。这时受两和卓裹胁的群众,在总管和阗六城阿奇木伯克(地方长官)贝勒(清朝爵位)霍集斯和阿克苏阿奇木伯克鄂对等挥动维吾尔文的旗帜,用本民族语言喊话劝降之下,纷纷觉悟过来,“漫山蔽岭,投奔而下”,“凡纳降回众万二千余人”。“二酋惟挈其妻擊及旧仆近三百人,入拔达克山境”。大小和卓终于彻底失败,只带着少数家属等人,狼狈逃往国外。
碑文后段记载:“是以先声异域,骇其跳盪,遮逆助顺,用攫重辎而献凶级也。我兵未深入拔达克山境者,则以讨逆之师,不蹂无罪之地,姑遣使焉”。这段话的大意是:“异域”拔达克山地方的首领,听到中国平叛胜利的消息,害怕大小和卓逃入他们境内作乱,所以帮助中国拦截叛逆,夺了他们的辎重,把他们的首级献给清朝。清军不进入拔达克山境内,是因为付平本国叛乱的军队,不进入与叛乱无关的邻国,所以只派遣使臣前往交涉。
这篇碑文表明:拔达克山是外国地方,而拔达克山以东的葱岭是我国领土。拔达克山即今阿富汗东部的巴达克山地区。乾隆纪功碑矗立所在的伊西洱库尔淖尔向来属于我国版图。至于当时的沙皇俄国,其疆界还远在葱岭之西北千里之外。
老沙皇为了掩盖其侵略罪行,并替他的子孙长期霸占帕米尔预作准备,对葱岭乾隆纪功碑进行破坏,甚至把它抢走。
本文关键词:古代的葱岭是哪里,葱岭为什么叫葱岭,葱岭的读音,葱岭百度百科,葱岭指的是什么地方。这就是关于《葱岭指的是什么地方(我国疆界远达阿富汗巴达克山的铁证)》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赛仁金融》百科知识网站:http://yzsryq.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