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民俗物品知多少?】:民俗用品(传统民俗物品知多少?),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四)
- 2、民俗用品(传统民俗物品知多少?)
1、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四)
何景瑞民俗大写意:时光掠影,留住乡愁一一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四)
作者:何景瑞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赓续民族精神,用拳拳的赤子之情,经过长时间的子夜笔耕,留下了这些民俗文字,记录中国北方历史,为即将消失的文化存证,留住民俗文学之根和民族生活基因。 一一题记
031.斗篷蓑衣
古时的家乡,曾经湖光山色。在春雷轰响的时候,北方花开雨绵绵,南方蝉鸣雨潇潇。内蒙赤峰白鹭飞,桃花流水伴蓑衣。流淌天上之水,洗净地上尘埃。草原水绿,烟雨迷蒙。雨中青山,岸畔桃红。这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这是一首用景唱出的色彩歌。静听花开花落,沉默无语有喧哗,用斗篷蓑衣拥抱美好的春天。
古式斗篷蓑衣,历史悠久,是民族传统雨具。《诗·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传》:“蓑,所以备雨;笠,所以御暑。”何,即荷,带着。说明在春秋时代人们就知道用蓑衣防雨,用笠防晒。多盛行在南方雨季穿戴,大多用棕毛和龙须草编制,由斗笠和蓑衣两部分组成,融合为对襟披风服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古人用诗境衬托出那时的山光水色,渲染了当时垂钓者的悠闲自得生活情趣。
红棕毛编织的古式斗篷蓑衣,具有历史性、艺术性和研究性的收藏价值,寄托理想化的设定,一蓑风雨,意境优美。好像邂逅一位久违的故友,惊喜、亲切的感觉顷刻间填满心怀,蓑衣和斗笠有关的文化碎片和生活经历随之交织在一起,在脑海里盘旋着。仿佛是沉淀的农耕岁月,不只是物化的“诗和远方”,更是从乡村走到城市之我辈,“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032.缝纫机
穿针引线的距离,改变手工制作。冲破沉默,码着一条线走下去,坚定一个信念,让人类服饰美起来,生活的蜕变,简约而不简单。“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记录历史,社会写真,从品牌缝纫机开始。
缝纫机(Sewing Machine)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
1869年,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访问英国。归国时带回了一架镀金胜家缝纫机,作为礼物送给慈禧太后。当时,英国媒体还报道了此事。今天所能找到的缝纫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资料是一则广告。1872年12月14日,《申报》刊登了一则晋隆洋行“成衣机器出售”启事。
近代著名思想家、政论家王韬曾经对这种机器做过描述,写道:“家有西国缝衣奇器一具,运针之妙,巧捷罕伦。上有铜盘一,衔双翅,针下置铁轮,以足蹴木板,轮自旋转,手持绢盈丈,细针密缕,顷刻而长。”
在我国,缝纫机又叫做“铁车”、“洋机”、“针车”等。末代皇帝溥仪曾送给皇后婉容一台胜家缝纫机,可见当时它在中国还是一件稀罕物。20世纪50年代末,一大批国内优秀的缝纫机械品牌迅速崛起。蝴蝶,牡丹,飞人,上海牌逐渐成为缝纫机械制造行业中的翘楚!
缝纫机的使用,曾普及到每个家庭,成为70年代新婚陪嫁首选物件,堕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的快节奏,促进了成衣市场的繁荣,服饰业的兴起,使缝纫机早巳退出家用的历史舞台,成了民俗用具。
033.电熨斗
曾经世纪风雨,一路走来,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复古时光半躺生涯,匠心独具熨在斗中。伸帛之器,犹见珍贵,执柄以熨,天下畅享。
熨斗这个名称的来历,一是取象征北斗之意,二是熨斗的外形如同古代一种烹调用具“熨斗”。熨斗像一只没有脚的平底锅,熨衣前,把烧红的木炭放在熨斗里,待底部热得烫手了再使用,所以,又叫“火斗”。也有把熨斗叫做“北斗”、“金斗”的。
家用电熨斗,前世今生,由来已久,外形设计美观,由外柄、外线、支架和斗体四部分组成。启初是把烙铁放在灶火堂里或炉子上烧热,把布头布条烫平,用以封鞋口和打饹簿等。后又转化成电能赃热集成,多快好省,增强工作效率。随着喷雾调节式熨斗的出现,技术改造,不断革新。多以衣服制作和烫平衣服为主,经济适用,进入寻常百姓之家,居家必备。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美化生活,服务大众,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熨斗金涂色,簪管白牙缠。民俗电熨斗,岁月沧桑也不失当年风华,更具收藏纪念价值。
034.犁杖
暮春谷雨,水月岚曦。看到很多木犁杖和铁犁杖,洁净的犁体,略显功勋赫赫,退役待令。在这又是一年别春时,不知何时,再去播种希望的种子。簌簌流年,齿序悲欢,半生风雨煮成茶,岁月沧桑吟成诗 。在这里回味无穷,魅力犹存,又绽放绚丽的春天。
想起小时候,春风挡不住清明雪,春雨关不住谷雨霜。“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每当最后一场冷来袭的时候,看到家乡老农和老牛躬耕的影子,挂在西山垄上行,犁杖顶凌抺去土地的尘霜,迎来赤峰山杏花开,花香溢满整个昭乌达。
老式犁杖,种地耕地的农具。有木犁杖和铁犁杖,其中木犁杖使用比较普遍,制作也很讲究,大多以老榆木为材料。经过木匠的巧妙构造,弯犁杖耕直垄,内在深层次的气质,在地下用力。内向的从不娇情,外露的硬派犟耿,别有冷峻的、深沉的和阳刚的魅力。谈锋甚健,亲近自然,平易近人,谈不上风度。即使躯体累成不整,磨损时光,犁杖的智慧奉献还经久地存在。
红紫妆林绿满坡,游丝飞絮舞家园。一副犁杖让人感想颇多,开朗的、乐天的和文化的,都会让人体验一种追求的精神,根植于对人生的洞悉和深省。
035.点葫芦
弹指又春归,听到种地点籽的敲击声,又看到点葫芦,勾起对农耕用具的回忆。
听说过“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依葫芦画瓢”、“葫芦不是勒i的”等等地方土语,可没有找到与种地有关的词句,会让人很费思量,有些诧异。原来,在中国北方的赤峰一带,种谷子、高粱、小麦、荞麦、绿豆和线麻等农作物,全用点葫芦点籽儿。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点葫芦,是专门播撒种子的农具,结构简单,有木箱式、金属包皮式、硬皮式和纯葫芦式等,型态多样,借葫倾籽,别看点葫芦不起眼,却是农耕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小时候,听到咚咚咚的敲打声,不论深山沟壑多么曲折,多么寂寥,这是春天的号令,声音在响,社员的脚步不停地往前奔,种下那一年的希望。千百年来农民的生活,好像就在这漫长的山地里,低头望见层层田地与排排新式大棚,播撒“粮”心,耕种生活,彰显出点葫芦的囊中气派,构成中国北方农耕的传统文化,回味过去,弘扬葫芦精神,古老与现代相连接和传承。
036.犁铧子
春耕事,从来急,想起一段犁铧子往事,总是挂在心头,挥之不去。那是1975年的春天,时任生产队会计的我,正在西梁浇地,犁杖头(领工人)拿着断了尖的犁铧子找我,说在马鞍桥子种地打了铧子,住了犁,一群社员在歇着等铧子。夏秋没有一春忙,一个劳力顶俩,这可是十万火急的事。我跑到供销社去买,可是已断货,又跑到修理厂,铸铁焊条用净,电焊师傅没办法,用普通焊条堆疙瘩,来个急用三等价。社员说:“断铧子难不倒会计,窝工也就是地头歇。”
古铧历影,跃上玷台。曾经的过去,犁铧子像皮鞭子,时时抽打着你,春不种,秋不收,你误它一时,它就耽误你一年,是犁铧子支撑着三农领域的发展。我国农业的最初萌芽,从茹毛饮血到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掌握用石头、骨头等材料制作成农业耕具,可分为刀耕火种和耒耜耕作两个阶段。从骨头到犁铧子,古代耕作工具的演化史,如《礼记》中记载:“天子亲载耒耜。”唐代文人陆龟蒙还亲自为耒耜写了一篇六百余字的《耒耜经》来颂赞它:“耒耜者,古圣人之作也。自乃粒以来至于今,生民赖之。”耦耕法,曲辕犁,当牛耕进入了普及阶段,二牛抬杠,犁铧的结构也在不断演化,秦汉时期的舌形铧,犁箭通过榫卯结构固定在犁梢上,犁梢通过犁底跟犁铧子相连,可以更好的控制耕地的深度及宽度,提高了犁铧的使用效率,经久不衰。
民俗的就是民族的,是中华民族共享和发扬传承的精神文明。当人们享受着现代文明的优越生活,不要忘记每一粒食粮,来自乡野农田,来自辛勤劳作,都是犁铧子耕种出来的。在民俗馆见到犁铧子,包浆远古,那抺不去的锈迹,是否在你心底荡起一阵涟漪。
037.种地簸梭
种地簸梭,紧跟犁杖,形影不离,认准垄沟,一直走到底。从“清明”顶凌开犁,巧弓隔垄,托盖种子,倾以释怀,眷顾家乡。为了大地的丰收,宁舍躯体,实实在在的忙碌,直到“忙种”不可强种,随犁杖歇业,任劳不为出名,无悔不为回报,没有一句怨言。它劳苦功高,被生产队的保管员高高地挂在马棚里,生怕日晒雨淋,供储收藏,如同珍宝。如今见到簸梭,风尘犹存,还原耕衷,不失曾经的风华。
簸梭,农民自制种地工具,为农耕小物件,结构简单,主材料为硬榆木疙瘩,支架是桃木或枣树条子,也有用山花榆树条和老虎獠子的(灌木一种植物),经久耐用,塑身刚毅,充分体现出农民社会实践中的聪明智慧。
一拉覆沟,走过的路,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赋予时代精神。寓簸梭于生活与生产之中,虽然历史不断地变化,这种秉诚的追求,更符合现代人的人生价值。在文明的国度里,值得传承和发扬。
038.“鸡蛋”磙子
中间粗,两头略细,形似鸡蛋的圆碌碡(liù·zhou),石匠雕柱,匆忙压垄,借用晌午头,直到夕阳红,无论怎么奔跑,不管垄沟有多远,一根绳子拴住鸡蛋磙子,坐车或者驴拉,晚归回到生产队里,多像一个远离故乡的乡民,剪不断的乡愁。
小时候,骨子里就有着贪玩的秉性,沉溺在玩 “鸡蛋”磙子游戏里。在生产队羊圈墙角,有一堆磙子,全带磙框子,有铁框的和木框的,冬天闲着没事,与玩伴赛磙子,以南墙根为起点,以北墙根为终点,谁先到达谁胜,谁输谁当“驴”,胜的骑“驴”玩。这段有趣的往事,多少次梦见,在脑海里盘旋,游戏童真,魂牵梦绕。
长大了,“鸡蛋”磙子已不是在梦中,而是在分田单干时,没车没牲畜的,还要自行拉磙子。亲身体验打磙子,下坡容易上坡难,生活往往就是这样,有了收获的多与少,方知不足和富有,也有了刻骨铭心,才能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滋味是快乐的、幸福地。
鸡蛋磙子是农耕用具,历史悠久,结构简单,以石磙为主体,装在轴框子上,用以播种以后把覆土轧实,在农业生产的社会进程中,起到促进作用。如今看到鸡蛋磙子又勾起很多无尽甜蜜的回忆。
039.磙框子
身先士卒全力以赴,辅佐磙子大器滚成,凝具助力框构协同,撮于垄沟奔向坦程,顺着一条垄滚到唯一的地头,变勒成一生的追求,这就是磙框子。
平凡的磙框子,在农业生产中,并不起眼,没人关注,没有留下歌功颂德的诗句,默默无闻。它简单的结构,四块木头相构,中心是对称的轴杆轴尖,对准用明矾浇固的轴眼,用铁丝拧或绳索拴,固为一体,让静止的鸡蛋磙子跑起来,用圆的凸突原理,械引运动,顺着垄沟找“豆包”,坚定一个信念,发扬石头的永恒精神,磙无定式,框为方圆,沿着一条路线一直走下去,勇隶忠秉,完成磙框子的使命。
在中国北方赤峰这块文明的厚土,自信几千年,是谁让精美的磙子会唱歌,是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的不断交融与契合,驱动了磙框子的发展。约从公元四世纪,鲜卑后裔来到昭乌达,称为“太阳契丹”,后来耶律阿保机在巴林草原建立“澶渊之盟”,出现农耕曙光,到“南不封王,北不断亲”的帝国时代,出现一派农耕繁荣景象。从此,农耕农业突飞猛进,改革创新,磙框子与石头磙子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林西铁匠炉和敖汉出土的谷炭,足以见证了雄浑的农耕历史。
040.耧犁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谷雨花开满山布谷啁啾,拉开春耕帷幕春意盎然。
耧犁,适应平川地大面积耕种谷子和小麦等农作物,造型古朴,样式新颖,硬杂木构造,做工极为精堪,设计独具匠心,由牵引柱、吊绳、三个小铧子、输异种子木管、装种箱、犁体和稳定扶手7部分组成,整体榫卯结构,十分牢固平稳,体现出木匠的高超技艺。从犁杖农具到半自动机械转变,这个创新减少了生产劳力,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耕种效力,多快好省地实现一趟种三垄,一时使种地翻三翻,是农业播种标志性的飞跃。
耧犁物证农耕发明的源头,起到核心先趋的主导作用,从这个缩影中看到农机进步的亮点,彰显出里程碑式的地域文化的一次跳跃,为农业机械化进程起到农工机械发展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何景瑞,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农民,草根写手,笔耕半个世纪,作品在《中华日报(泰国)》《澳洲讯报(新西兰)》《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精神文明报》《精短小说》《吴地文化闪小说》《2021中国精短小说年选》《中国闪小说精选2021》《国际闪小说精选一一星闪瀚宇(第一卷)》《2021华文闪小说精选》等报刊杂志及年选本发表作品。出版《初头朗的故事与传说》一部,纯文学专著《笔思归——何景瑞文集》一部,用质朴的文字,书写原汁原味的乡土作品,抒发农民草根写手情怀。
2、民俗用品(传统民俗物品知多少?)
民俗用品(传统民俗物品知多少?)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也是一种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民俗涉及面广,从岁时到时令,从生产到生活,以及吃住礼仪可谓包罗万象。文成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境内便有人类在繁衍生息,唐、明、清时,北方士夫,闽广人群更是大量入迁,随着人口逐年增多,民俗随之日趋丰富,并形成极具文成当地特色的民风民俗。这些民俗既富有鲜明的特色,又具有瓯越文化的粗犷与质朴。随着时代发展,一些民俗离我们越来越远,一些民俗与我们的生活仍息息相关。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文成那些曾熟悉的民俗及物品。
围腰布
围腰布
围腰布俗称“拦腰”。是将青白两色棉纱,用织布机织成格子纹粗布。抗日战争前,妇女多数会织布,一般农户都备有摇纺车或脚踏土织布机。妇女用纺车纺成线,有的先着色用织布机织成粗花布,有的先织成本色白土布,再送染坊用靛青染成青色或蓝黑色做成衣裳。围腰布则是取长42厘米,宽65厘米,镶上宽2.2厘米、长210厘米的拦腰带。过去男女劳动时,用于束腰护身,防污擦汗。也是女儿出嫁,必备之嫁妆。数量少则数十,多至上百。婚后三日,新娘需将拦腰分给前来帮忙的人及诸亲友。平时也常有把拦腰与毛布作为送人情的礼物。至今农村一些老人干活的时候仍有束拦腰的习惯,蓝白相间的一块粗布围在腰间,粗犷中倒带着一份文艺感。
背巾
姐姐用背巾背着小弟弟
背巾是一种背婴幼儿的背具。背巾的好处是使用方便,容易折叠收纳,只要摊开来,就能不费力地背起孩子,很适合和孩子亲近。而且背巾的隐蔽性也好,由于背巾的长度和宽度足够,可运用的范围广,因此在包住宝宝之后,仍有多余的布可盖在宝宝身上,所以在妈妈喂母乳时,能提供较为隐蔽安静的环境;而户外阳光太强时,大范围的背巾布更是遮阳的好工具。同时还可以培养亲子依附感,使用背巾时,宝宝和妈妈只贴着一层布,关系紧密,不但让双方安心,无形中还可以培养出深厚的亲子依附感。
背巾在文成俗称“挎巾”,是用织布机织成1.4尺宽,1.2丈长的家织青蓝布。平时母亲要干活,就把小儿用挎巾裹围自己背上。这种挎巾多是娘家所送。背巾的背法主要包括横抱式和面对面坐抱式,也可用前眺式或后背式。文成人用挎巾背孩子主要用后背式,这种背法的好处是可以将双手空出来,行动轻便,不仅可将孩子带住,还不影响做家务。
米塑
张玉瑶米塑
米塑又称“粉塑”,是温州地区独有的民俗工艺,与北方的“面塑”一道称为食品塑作工艺双绝。米塑是以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采取揉、捏、掐、刻、扮等手法,用多种色彩精制成人物、龙凤、花鸟、走兽等工艺品。其作品大小不一,大的高达数米,小的只有二三厘米,大都用于喜庆节日和庆祝寿辰等。
上世纪80年代,在温州地区提起米塑来,许多人耳熟能详,文成也有几位较为有名的米塑艺人。后随着社会发展,米塑这项民间艺术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越来越不为人所知。张玉瑶是文成米塑艺人中的一位。张玉瑶的父亲精通米塑,受父亲的熏陶,她自小就对米塑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和感悟。由她的米塑作品,无论是花草虫鱼、蔬菜水果、人物、走兽,染上色彩后,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让人真假难辨。 张玉瑶介绍,文成米塑多用于老人祝寿、喜庆、贺礼、祭祠等场合。以前,米塑的人很多,一个月能接到好几个订制米塑的单子,有时都忙不过来,随着社会发展,昔日这个备受宠爱的民间艺术,逐渐被蛋糕、水果等实物替代,现在预订米塑的人不多了。 她说,现在学米塑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米塑不可长时间存放,不能把优秀的作品流传下来,她很担心这项温州独有的民间传统艺术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
九层糕
九层糕,又名九重糕、重阳糕、千层糕、中元糕,取长长久久、步步高升之意。九层糕是温州一代传统小吃之一。每逢除夕、清明、中元、重阳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会摆上一些酒席,及瓜果和九层糕祭祀,一是阐扬怀念先祖的孝道,一是为了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在一些特定的节日里,文成人也有做九层糕的习俗。
文成的九层糕是以籼米加槐花米为原粒,放少量食盐,几片生姜,水磨成水粉,用蒸笪一层一层炊熟,再切成棱块即成。做好后的九层糕其色美味佳,乳香甜润,如果煎炸,味道更是可口。乡村人逢端午、七月半、中秋、冬节食用。平时,民间多有做小本生意者炊就九层糕,在过往路亭或交通要道边叫卖,是旅客理想的食物。
巧食
巧食是一种类似手指或者口舌状饼类点心,名曰“巧食”。吃巧食是七夕节的一种民间的饮食风俗,流行于浙江南部,汉族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各地不尽相同。每逢七月七,妇女、儿童用五彩线把巧食穿成串儿,抛掷到屋顶,表示让喜鹊衔去搭桥,夜渡牛郎、织女过银河相会。同时,女子还要摆上巧食及果品,取绣线编织香袋斗巧。现在虽然有些地方仍然有吃“巧食”的习俗,但巧食多是从店铺买来的老婆饼一类的点心。 文成七月七一直有巧食与吃巧食的习俗。巧食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及一些配料,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文成的巧食与其他地方的巧食不同之处是在点心中加入薄荷,入嘴有一股清凉感觉,据说吃了不容易上火。文成菜场的商铺与小摊上经常会看到这种小点心。
本文关键词:民俗用品批发市场,民俗用品批发与样品地址,民俗用品店,民俗用品店名,民俗用品店经营范围。这就是关于《传统民俗物品知多少,民俗用品批发与样品(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赛仁金融》百科知识网站:http://yzsryq.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