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信用风险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那么银行信用风险如何管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步骤有哪些?接下来我们一起解答。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手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或不愿履行合同条件,从而给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手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银行存在的主要风险是交易对手不能完全履行合同的风险,即信用风险。这种风险不仅发生在贷款中,也发生在表内和表外业务中,如担保、承兑和证券投资。如果银行不能及时识别损失的资产,在适当的条件下增加坏账核销准备金,停止确认利息收入,银行将面临严重的风险问题。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贷分离机制。
贷款审查和贷款决策分开进行,可以有效避免不良贷款,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负责贷款审查和决策。
2、授权管理机制。
总行根据层级和管理水平等因素,赋予各职能部门和下属分行具体的最高授信权限。管理水平越高,信用权限越大。
3、配额管理机制。
总行为特定时期的特定客户设定最高信用额度。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前期管理。在前期管理阶段,商业银行审查的核心是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而决策的核心是是否放贷以及以何种利率放贷。现阶段有必要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分析。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利用社会上独立评级机构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结果,也可以独立对借款人的信用进行分析,是分析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资金、性格、抵押品和经营环境等方面。
2、中期管理。
在贷款发放和回收阶段,商业银行的重点是不挪用贷款,贷款是否得到有效使用,跟踪借款人信用状况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现阶段,商业银行应该对贷款风险进行分类。
3、后期管理。
贷款全部收回后,银行管理层的重点是回顾和反思贷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完善控制体系中的缺陷,不断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上述内容是关于银行信用风险如何管理以及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步骤的相关知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