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由:
这几年,受外部环境影响和新冠疫情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持续面临较大压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一是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二是政策性岗位经过几年的释放,空间越来越小;三是受国内外疫情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学生出国留学和涉外、财经、语言、服务类等专业比较困难;四是大学生慢就业懒就业不就业倾向严重;五是疫情导致线下招聘大量转到线上,赴用人单位实习见习经常受限;六是供需专业不匹配,部分毕业生就业能力差。
大学生就业不仅仅是民生,更是和国家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战略问题,每年大批年富力强的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综合分析大学生就业取向和国家需要及岗位供给情况,有必要从强调就业难的被动思路转向全面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新局面上来。
二、建议:
一是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力量。据统计202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而去年大学毕业生为909万,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国家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服务、权益保障、实习见习、就业统计核查和就业质量分析上不断增加要求,但是教育部学生司和各省市地方教育部门,相关工作力量却没有增加。建议统筹调整人社和教育部门的就业工作人员结构,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力量。
二是开展高校学科和专业的现代化改造,解决供需结构性矛盾。目前就业难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大,但是用人单位却在叫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据人力部门统计,国家对新基建、新制造、高端护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远远超过供给。造成这个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原因是高校学科设置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有些理工科高校大量开设文科专业,实际上是用这些轻投入的专业来养需要高投入的科学研究和理工科专业。实际上,哪怕是艺术、人文学科课程,也需要进行内容和方法的改造,增加新技术和数字化的相关内容,并配备全新的教育教学设备。比如融媒体需要传统的新闻专业增加新媒体设备的学习和体验;艺术设计类学科需要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方面的课程再造。
三是着力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实际上岗位需求数一直是大于毕业生人数的,2022年上海的岗位需求数同比增长超过了50%,因此从供给情况看,并不存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的。但是大学生往往选择“央国政”,不愿意去中小企业,或到基层去就业。因此,厘清高质量就业的内涵十分重要,高质量就业绝对不是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工资高,而是大学生岗位适切、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满足和国家战略得到保障。要引导大学生以到国家建设一线和基层最前沿工作,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为骄傲。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力量不到位,就业战线队伍配置远没达到标准。特别是辅导员队伍缺人、缺编、调动频繁,工作繁重,身心压力较大,造成大学生思想工作效果不好、就业工作不到位。学校在提供学生接触社会消除就业恐慌的实习见习机会努力不够,也容易造成怕就业懒就业的情况。
四是精准助业,保障特殊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率。高度重视贫困家庭、身体残疾、少数民族等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部门要对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率提出刚性要求,把就业率作为考核学校办学质量的核心指标。通过“建档立卡”、人盯人等方式,确保这些大学生实现较高质量的就业。学校校领导、院系领导,自己带头做一两个困难学生的岗位推荐和就业工作,效果比较明显。同时发挥人才市场的作用,鼓励社会人才中介企业发挥更大作用,政府和学校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想就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多帮助。针对近几年大学生灵活就业比例逐年升高的问题,政府部门要研究就业的新情况,提高对灵活就业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