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打井、高投入向“少井高产”模式转变,油气产量超计划运行,实现高效开发。
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进军,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挂牌成立。
从传统油气开采向绿色能源开发转型,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领全国之先。
走过60多年发展历程的胜利油田,在理念和路径的创新驱动下,发展质量持续提档升级。老油企动力澎湃,继续书写稳中求进的胜利新答卷。
锚定可持续发展 “少井高产”有效转型
在胜利油田埕岛油田东区,48口油井今年优化到了33口,新井日均产量由二三十吨提高到了六七十吨,高效开发转变明显。
胜利油田大力实施高效勘探开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图为埕岛中心三号平台。资料照片
少与多,正是胜利油田“少井高产”开发理念的魅力所在。负责埕岛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的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总地质师王志伟说,减少打井是从源头上降耗、减碳,同时用前期高质量、高标准确保后期的高产出、高效益,实现绿色高效开发。
近年来,胜利油田主动融入和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统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就是服务高质量发展”成为胜利人的共识。
减井不减产开发模式,正在胜利油田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新井数量减少,油井清洁生产投入增加,使得开采作业减少了对储层的伤害,最大限度释放油藏产能。河口采油厂工艺研究所主任师陈军说,“少井高产”理念引领他们找到了高效低碳采油的密钥。
陈军这样给记者算账:“以陈371-平123井为例,清洁生产工艺费用增加88.7万元,而日产油水平从6.5吨增加到了11.8吨,整个油井的投资回收期缩短了1000多天。”他说,河口采油厂有14口油井复制海上油田“少井高产”模式,普遍实现了单井产量的翻番。
“不减产”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的“硬支撑”。
今年,胜利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应用实现重大突破,实现了从陆地迈向海洋的新跨越,成为海上油田高含水期大幅提高采收率的接替技术。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试验室经理元福卿介绍,埕岛油田主体储量有2亿吨,实施化学驱的采收率能提高10个百分点,累计增油2000万吨以上。
科技创新是最大变量,也是最大增量。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牛栓文说,胜利油田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全面打造技术先导型企业和原创技术策源地,依靠科技进步增资源、保稳产、促发展。
迈向前沿领域 页岩油开发纵深推进
今年8月25日,山东东营,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中国石化深地工程济阳页岩油基地正式揭牌。这是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的第三个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预计到“十四五”末,示范区将实现页岩油探明地质储量1亿吨,新建产能100万吨,年产页岩油当量50万吨。
胜利济阳页岩油分布面积达7300平方千米。2021年10月,中国石化宣布胜利济阳页岩油取得战略性突破,首批上报预测石油地质储量4.58亿吨。
页岩油是指以页岩为主的页岩层系中所含的石油资源,在我国以陆相页岩油为主,开采难度比较大。多年来,胜利油田坚持攻关开采关键技术,让页岩油不再是“沉睡的宝藏”。
10万倍的电镜里,原本平整一体的岩石样本,内部迷宫一样的结构一览无余:白色的是碳酸盐岩,黑色的是泥岩,原本肉眼难见的孔隙裂缝如同毛细血管一样被呈现出来——这些比头发丝还细的缝隙,是页岩油的藏身之地。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地层古生物实验室扫描电镜工作人员于杰杰介绍,样品中看到的这个部分,就如同在一个足球场内寻找一个乒乓球。要找到这个“乒乓球”,首先要制作出合格的样品。
她介绍,页岩层多且薄又易碎,处理样品要格外掌握好力度、技巧。工作人员需要将页岩手工制作成一厘米见方的小块,先后用砂纸和氩离子抛光仪打磨,直到达到镜面效果。凭借过硬的分析技术及分析质量,勘探开发研究院制定了页岩油电镜分析行业标准,成为行业标杆及排头兵。
记者了解到,勘探开发研究院正在研究开发精度更高的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分析技术,模拟和寻找页岩油的流动和路径。项目完成后,“找乒乓球”的能力将进一步升级为“找弹珠”,非常规储层里的原油如何从地层中流出来等难题也会有新的答案。
聚力“双碳”目标 绿色发展当先锋
今年8月25日,全国最大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示范工程投产。这一项目覆盖地质储量约2500万吨,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的降碳量。
“我们持续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上下功夫,不断扩大二氧化碳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胜利油田注汽技术服务中心二氧化碳项目部经理屈龙涛说,二氧化碳会与原油形成混相状态,降低原油黏度、提高流动性,便于被采出。以前注水注不进、采油采不出的油层,应用这一技术后采出速度和采出程度都明显提升。同时,用于驱油的二氧化碳大部分将封存在岩层中,既可提高原油采收率,又能实现二氧化碳的封存。
目前,齐鲁石化至胜利油田的百公里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正在建设中。胜利油田提出,到2025年形成300万吨/年的二氧化碳注入能力,力争到2035年形成1000万吨/年的二氧化碳注入能力。
减排降碳的同时,胜利油田不断增加绿色能源供给。
走进胜利油田营二井区域,一块块太阳能光伏板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热能;两座硕大的风力发电机迎风缓缓旋转,不断输出电能。
胜利油田营二采油管理区副经理李大港说,这里每天发电1.8万千瓦时,可以满足营二井区8口井的用电需求,还可以供周边油水井使用,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5400余吨。
11月15日,胜利油田最大的光伏电站建设工程在孤东油区启动,项目装机规模106兆瓦,是胜利油田首个集中式光伏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1.45亿千瓦时,年节标煤1.79万吨,减少碳排放12万吨。
近年来,胜利油田明确了新能源的重要战略新兴产业定位,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陆海风电、余热利用、地热光热等新能源,构建多能互补的绿色能源供给体系,完善以压缩气体储能为主的深地空间一体化利用、以“源网荷储”为主的智慧能源管控等技术体系。“十四五”末,胜利油田预计可实现年发绿电37亿千瓦时,直接用能中新能源占比达到40%。
目前,胜利油田累计投产各类新能源项目127个,光伏装机规模达到280兆瓦,年发绿电能力3.4亿千瓦时、供热能力220万吉焦,年节能10万吨标煤、减少碳排放40万吨。
“实现油气产品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牛栓文说,未来胜利油田的碳中和追求不仅是企业物理边界内碳排放的中和,而且涵盖油气开发、生产、运输、炼化、销售、消费整个产品全生命周期产生的碳排放,着力消纳用户和区域潜在的碳排放,彰显胜利油田的社会担当。(记者 陈灏 吴书光 济南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