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公布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奥赛的2023年国家集训队,和2022年度金银铜牌、省一等奖的全部获奖名单。
共计260人次高中生入选国家集训队,因为今年温州中学的刘谨畅同学为数学、信息学双国集,所以实际上有259人获得清北保送资格。其中,浙江总计44人次,位列全国第一,实现断层式领先。
入选国家集训队的浙江高中生来自14所学校。杭州第二中学以化学、信息学竞赛的突出优势,在这份榜单上独占鳌头,10人入选国集。杭州学军中学以各学科总计5人位列第二,乐清市知临中学凭借优势学科数学4人入围国集,与镇海中学、温州中学并列第三。
而从地域来看,杭州有27人,优势明显。其次是温州9人次、宁波4人。
浙江五大学科竞赛国集 中学分布
在入选2023国家集训队的名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双料”选手刘谨畅。这位来自温州中学的男生,去年竟参加了数学、信息学两门学科竞赛,而且都入围国家集训队。
令人惊叹的还不止于此。2021年12月,还在念高一的刘谨畅就曾以全国第9名的成绩,入选过数学国家集训队,并入围第二轮集训(全国16人)。
也就是说,刘同学已经先后入围过3次国家集训队,一次信息学,两次数学,相当于拿到了3次保送清北的机会!
在温州中学官微中,刘谨畅分享了自己参加竞赛的心路历程。在他看来,无论是数学还是信息学,他们的魅力在于,有时只需要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就能解决十分复杂的问题。
有时对于特定的问题,可以从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中得到启发,从中探索出解决新问题的新途径。正是在不断的思考、探索过程中,刘谨畅收获了数学和信息学的乐趣。
“相比于数学,信息学还有一部分,那就是把想法转换成代码,这也使我更加耐心、细心。而这就是数学与信息学带给我的宝贵财富,最终我取得的成绩,只不过是对我能力的检验而已。”刘谨畅说。
“在学习数学竞赛的过程中,我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特别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对于我今后专业方向上的探索有着很大的帮助。”刘谨畅在经验分享中也提到,他将继续不断地学习未知的数学,探索自己未知的领域。
对于竞赛经验,刘谨畅认为,不管学什么,劳逸结合很重要。“长时间保持专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其实也是一件比较累的事情。如果觉得自己特别累,要及时调整作息,让自己的大脑休息一下,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学习才会有比较好的效率。”
不管参加什么比赛、考试,心态都很重要。考试前保持平常的作息,考场中不要想与题目无关的任何东西,专注于题目本身。拥有良好的心态,就可以获得很大的优势。
五大学科
国家集训队获奖名单如下:
数学国家集训队(60人)
化学国家集训队(50人)
物理国家集训队(50人)
生物国家集训队(50人)
信息学国家集训队(50人)
来源: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温州中学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