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流浪气球”不过就是一个失控的民用气球,和军事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分析如下:
气球侦察已被淘汰100年了。气球对地观测,现在只用在一些对观测质量要求很低的项目上,且应用极少。
从发布的气球照片来看,莹白色的气球下吊挂一个十字形的金属桁架,桁架主要作用是为携带的设备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载体平台,桁架的长樑上安装有硅晶太阳能电池板,桁架的短樑上很可能安装有设备,但由于设备体积比较小,照片上看不清。从照片简单分析就能得出结论,它不适合担负侦察任务,侦察飞机所携带的高空光学相机体积接近一个立方米,重量数百公斤,国产为“歼轰7”配备的用于一万米以下的中空光电吊舱WMD-7,长三米,重250公斤(不含电源)。从这个气球上看不到这样的设备,显然这个气球也承受不住这个重量。太阳能电池板也偏少,大气层中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并不高,而且夜间还不能发电,夜间与地面通信需要蓄能电池,夜间,平台上的仪器工作也需要蓄能电池,无论发电能力还是蓄能电池的重量,这个气球也都承受不了。
( U-2侦察机的高空相机)
自从卫星上天始,美国、苏联都建设了一整套天基对地观测系统,担负战略侦察任务,战术侦察由特种飞机来完成。我国在1975年发射成功返回式照像卫星,初步具备了天基对地观测能力。2010年,我国启动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简称高分专项)”,十多年间连续发射十数颗“高分系列卫星”,包括可见光照像卫星、红外遥感成像卫星、雷达成像卫星,轨道覆盖低轨道、中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轨道,侦查范围从广域侦察到特定目标详查,图像实时传输。建立起了仅次于美帝的天基对地侦察系统,完全能够满足现阶段我国的战略侦察需求。有这样的能力和手段怎么会用空飘气球呢?难道一个拥有现代化装备体系的军队,面对强敌时会双手紧握红缨枪?
空飘气球体积巨大,为了防止其危害民用航空,气球放飞区域要避开主要的民用航线,在制作气球蒙皮时,其上涂敷有荧光材料,利于民用航空飞行器在很远的距离就能发现,在晴朗的天气里,地面上的人,仰望天空也很容易就能看到。汽车下吊挂的金属桁架,目的是为搭载设备提供一个相对平稳的承载平台,金属桁架在雷达波的照射下,类似于一个悬挂在空中的角反射器,雷达目标特征极其明显。气球球面反射雷达波虽然很少,但现代雷达体系普遍应用多普勒效应,对动目标的检测技术非常成熟,硕大的气球球体在空中移动,难逃多普勒雷达的追踪。球体蒙皮和金属桁架,在没有云雾遮挡的高空,日光照射之下,温度明显远高于寒冷的空中背景,红外特征极其明显,地面红外追踪传感器很远的距离就能发现。
北美防空司令部建设有庞大的、体系完整的对空、对天监视控制系统, 地面有远程雷达、红外监视系统,中空有系留雷达飞艇,高空有24时执勤的预警机,进入识别区的每一个航天、航空飞行器的航线、速度、高度等状态都自动记录,自动判别威胁程度并预警。建在阿拉斯加的雷达群,雷达波深入覆盖俄罗斯境内数千公里。仅仅是一个曾引起中韩纠纷的“萨德”系统的机动部署雷达,其对弹道导弹的距离就达到2000公里。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大预警系统面前,“流浪气球”焉能隐身?
根据美方公开的消息,“流浪气球”沿着阿留申群岛,于1月28日进入阿拉斯加南部地区,美军起飞F15战机和RC135电子侦察机近距离跟踪拍摄,当时并未击落的原因,很显然是确认无害。随后,“流浪气球”飘入加拿大领空,沿着落基山脉西侧南下,再次飘入美国爱达华州领空,由爱达华州飘入蒙大拿州时,被地面民众目击到,从蒙大拿州一路向东南前行,从北卡州和南卡州的交界处飘出海岸线。飘入阿拉斯加领空时,白宫曾向中国大使馆询问,未得到满意答复,但最初白宫并未向公众公开此事,直到2月2日下午蒙大拿州地方报纸“比灵斯日报”发布了一张这颗气球的照片,并表示发现不明飞行物,白宫这才向公众公开,并指出气球来自中国中部地区。
网络媒体造了很多舆论,说是“流浪气球”开始飞行高度很高,美国佬傻呆呆的看着,却够不着,无力击落,这实在是太不了解美帝的防空反导能力了。简单举个例子。
美国战区防空反导系统由两套武器组成,低区域由“爱国者系统”负责,高区域由“萨德系统”负责。爱国者二型导弹(PAC-2)射高30公里,爱国者三型导弹(PAC-3)射高40公里。萨德系统导弹射高40~180公里。海面上游戈的“宙斯盾防御系统”和“标准”系列导弹防控范围更大。防空反导覆盖低空、中空、高空、近地卫星轨道、中高卫星轨道全域范围。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的越南战争中就已经证明,在现代化的防空体系面前,缺乏体系支撑的战斗机就是空靶,更别提什么空飘气球了,那就是个“傻大黑粗”。
军事是从属于政治的,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一切由政治决定。
(未完待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