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利股份最新消息,伊利回应潘刚调查】:伊利回应潘刚调查 潘刚最新消息出国不回是谣言,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伊利股份最新消息,伊利回应潘刚调查
在这个社会,实在太多谣言了!例如,最近有人传出伊利潘刚被谈话及调查。这个重磅传闻,引起社会热议。随后伊利回应潘刚调查,才证实这是一个谣言。其实,伊利回应潘刚调查事件之前,潘刚也曾被其他谣言伤害,实在无辜。
伊利股份市值突破2000亿究竟是什么谣言呢?此前,有网友造谣潘刚出国不回,就是逃跑。其实,这根本就是赤裸裸的谣言。事实证明,潘刚无需害怕,因为他没有做过违法事情,自然不会被调查。昨天伊利回应潘刚调查,称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并称被查事件是谣言,已经报警处理。
新闻详情:26日,一则来自自媒体的消息引起轩然大波,该自媒体称,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近期被有关部门带走并被要求协助调查。报道称,此番潘刚回国应该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此前,潘刚以去美国哈佛大学讲学为由,在美国已滞留近半年。这期间,潘刚缺席多个本应由他人本人参加的多项活动和会议。
伊利股份发布公告回应称,媒体所报道的公司相关信息不实,市场传言均为谣言,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伊利集团一位不愿具名的副总裁回应记者,伊利目前已经报案,将对谣言进行处理。
潘刚出生于1970年,2002年出任伊利集团总裁,现同时担任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截止2017年9月底,潘刚名下持有2.36亿伊利股份,占总股本的3.88%,仅次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和呼和浩特投资有限公司。
2、伊利股份长期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节选)/全面剖析基本面
报告完整目录:
公司业务/产品分析
公司业务分析
①业务概述
伊利股份是全国乳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总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历经二十余年的持续创新与精细运营,公司从年收入规模不足5亿元的乳品企业成长为千亿级别的乳业龙头。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饮产品,主要以国内市场销售为主,部分产品销往海外市场。根据荷兰合作银行发布2021年“全球乳业20强”榜单,伊利蝉联全球五强、连续8年稳居亚洲乳业第一,也是中国规模最大、产品品类最全的乳制品企业。2021年伊利股份收入规模高达1101.44亿元,利润规模高达102.3亿元。
目前公司产品矩阵丰富,对标世界乳企巨头进行多元化发展。公司按照产品系列及服务划分,以事业部的形式,构建了液态奶、奶粉、冷饮、酸奶、健康饮品、奶酪六大产品业务群。各产品线区分不同价位带的产品,产品矩阵丰富齐全。
发展史:
(1956-1993)起步期:伊利股份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呼和浩特回民区养牛合作小组”,拥有117名职工,1160头奶牛,日产鲜奶700公斤。1970年改名为“呼市国营红旗奶牛场”,1983年一分为二,养牛部成立“呼市回民奶牛场”,而加工部成立“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其后,公司领导人郑俊怀率先在“呼市回民奶牛场”企业内部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同时在分配制度、人事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并于1993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更名为“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4-2004)第一轮增长:凭借在经营上的靓丽表现,伊利股份于1996年3月12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乳品行业中首家上市的公司。1997年,第一条利乐液态奶生产线在伊利投产,乳业正式迈入大发展1.0时代。在此基础上,伊利开发出多种口味的牛奶和乳饮料,推动公司业绩快速上升,并于2003年超越彼时主打巴氏奶的乳企老大光明,成为行业龙头。
(2005-2013)第二轮增长:2005年,年仅35岁的公司总裁潘刚被选举为公司第二任领导人。潘刚上任后,伊利当年营收即突破100亿大关。2005-2008年,公司推出了金典有机奶、金领冠系列婴幼儿产品、营养舒化奶、QQ星儿童奶等多款创新产品,助推公司业绩进一步走高。在营销上,公司先后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和2010上海世博会赞助商,为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提供乳制品,大力提升了伊利品牌的形象。在渠道端,公司推行织网计划,在全国多地布局生产线,为打通全国化渠道提供便利。
(2014-2021)第三轮增长:继光明2009年首创“莫斯利安”常温酸奶后,伊利于2014年上市“安慕希”常温酸奶,成为200亿规模的大单品,市占率远超光明和蒙牛。同年,伊利成为全球乳企十强。营销上,伊利敏锐地捕捉部分爆款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和《奔跑吧兄弟》。在渠道端,得益于较早开始的织网计划,伊利获得了充分的下沉市场渠道,在销售费用率控制得当的情况下一步步抬高营收。在产品布局方面,伊利开始布局外延产品如饮料、奶粉和奶酪业务。2020年,伊利顺利实现全球乳企五强的目标,营收接近千亿。
未来发展计划:以乳业为核心,积极布局并加快发展大健康食品业务,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实现2025年成为“全球乳业三强”,2030年成为“乳业第一、健康食品五强”的战略目标。
主营业务构成: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饮产品。其中,液体乳业务是主营业务的核心部分,也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2021年收入占比近80%、毛利占比73%。后来随着公司不断完善乳制品全品类的布局,占比略有下降,但依旧处于主导地位。同时,为了顺应奶粉行业国产品牌代替外资品牌的趋势,公司积极布局奶粉业务,使得奶粉及奶制品业务的营收占比持续提升,从2017年的9.62%上升至2021年的14.94%。冷饮业务的营收占比稳定在6.5%左右。
毛利占比结构同收入占比类似,但奶粉业务盈利能力更强,加上冷饮向高端化发展盈利能力也较为优秀,由此二者在毛利中的占比高于收入占比,但液体乳业务毛利占比目前仍然高达73.15%。
②主营业务介绍
业务一:液体乳
液体乳主要包含白奶、酸奶、调制乳和含乳饮料几大类,大致占比为46%,33%,12%和9%。因为白奶和酸奶是驱动公司量利增长的主引擎,所以下面着重考虑白奶和酸奶两大核心业务。
白奶:
白奶通常指原料仅为牛乳的巴氏杀菌奶(低温奶)或超高温灭菌奶(常温奶)。其中,低温奶需要全程冷链运输且低温储存,保质期一般为3-7天左右;常温奶不需要全程冷链运输,可以在常温环境中储存,保质期为1.5-8个月。在营养价值方面,因为低温奶采用的是低温杀菌,除了可以杀死致病菌,还可以尽可能地保留牛奶中的天然活性成分,比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磷酸肽、乳清蛋白、核苷酸、低聚糖、生长因子、可溶性钙等;而常温奶由于经过了高温加工,不仅杀灭了有害菌群,也损坏了部分营养物质,所以低温奶的营养价值相对更高一些。
最初受限于冷链、储存条件等因素,低温白奶的发展程度不及常温白奶,2017年的市场份额占比仅为15.6% ;后来随着消费者对自身健康以及乳制品的营养、口味和新鲜度的持续关注,低温奶凭借其在营养成分、价值感受等方面的优势,逐渐赢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在我国液态白奶市场中,低温鲜奶的市场占比持续上升,2021年达到30%,预计未来低温奶的市场份额占比仍会继续增长。
早期行业以巴氏杀菌奶(低温奶)为主导,但由于巴氏奶需全程冷链运输且保质期较短,覆盖范围较小,异地市场开拓难度较大,难以出现辐射全国范围的乳业龙头。在光明乳业垄断低温奶市场的背景下,伊利股份积极把握常温奶的发展机遇。1996年,公司率先从瑞典利乐公司引进了超高温灭菌奶加工设备和无菌灌装系统,是乳品行业第一个将超高温灭菌技术引进国内的企业,也是第一个将无菌灌装技术应用到液态奶生产中的国内企业;后又陆续引进利乐包装生产线、无菌奶生产线等,构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技术构成的生产线。2003年公司营收规模首次超过光明乳业,奠定了常温奶龙头地位,2005年伊利成为唯一利乐包装产品突破100亿的中国企业。
常温白奶:公司常温白奶产品主要包括基础白奶与高端白奶两大类。近年来,随着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公司主推重点从基础白奶逐渐往高端白奶过渡。基础白奶最初为伊利纯牛奶系列,包括伊利纯牛奶、伊利早餐奶与伊利高钙奶;后来随着基础白奶的产品升级,公司推出臻浓纯牛奶系列。这两大基础白奶定位大众化市场,主打大众消费,是扩大伊利牛奶受众的主力之一。高端白奶主要为“金典”系列,2018年在金典系列之上再升级推出金典梦幻盖等“高端中的高端”。2021年,金典系列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其中金典高端产品的销售量占到20%以上。
低温白奶:2019年,伊利股份正式进入低温奶市场,采用母品牌赋能的方式,先后推出伊利鲜牛奶(低端)、伊利屋顶层鲜牛奶(中端)和金典鲜牛奶(高端),定位不同层级的消费人群,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2021年,公司低温鲜奶的销售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增速超过200%,低温鲜奶的营收达到138.74亿元,占据总收入的12.6%。随着未来消费不断升级,有望借助渠道、品牌、产能等优势迅速突破百亿规模。
低温牛奶产品虽然伊利进入得较晚,但其在产品上也有明显的差异化,一方面,巴氏低温奶对原料奶的品质要求比较高(必须使用最新鲜、无污染的奶源,菌落总数低于30万个/毫升)。伊利股份推出的巴氏低温奶的奶源来自GAP一级认证牧场(采用欧盟、美国通行等国际通行的牧场管理体系,经过317个控制点的严苛管控,将菌落数降至欧盟标准30%),有效保证牛奶的品质。
另一方面,低温奶在加工中对于杀菌温度的控制有较高要求(生牛乳的杀菌温度越高,活性蛋白结构破坏和维生素损失越严重)。伊利股份牛奶巴氏低温鲜奶在加工上采用欧洲进口分离机和1.4μm微滤陶瓷膜双重低温物理除菌技术,将巴氏杀菌温度降到了75℃,相比传统的85℃杀菌,保留了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5种鲜活营养。因此,在低温奶市场同质化的情况下,伊利股份的低温奶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目前常温白奶作为公司的核心竞争领域,近3年市场占比维持在40%以上且稳中有进。低温鲜奶业务的市场占比也从2019年的6.9%上升至2021年的15.7%。
酸奶:
酸奶同样分为常温酸奶与低温酸奶两种,对比如下表。
常温酸奶:2009年光明首创常温酸奶“莫斯利安”,采用热处理技术,开创常温酸奶时代并得到市场热烈反响。后来,蒙牛、伊利分别于2013、2014年先后推出”纯甄“和”安慕希“,正式进入常温酸奶市场迅速扩容。目前公司的常温酸奶有安慕希系列与QQ星儿童风味酸奶,均定位中高端市场,以安慕希系列为主。虽然安慕希推出的时间晚于莫斯利安与纯甄,但是凭借其浓郁的口感、丰富的营养、领先的产品创新力和完善的渠道,仅用3年时间,安慕希就超过莫斯利安和纯甄,成为常温酸奶行业龙头。2017年,安慕希销售额破百亿,成为中国常温酸奶市场首个百亿品牌;2019年,安慕希销售额迈过200亿大关,占据常温酸奶市场的半壁江山。
目前安慕希口味和包装仍持续升级,并逐步向更高端化发展,随着安慕希系列市场定位的不断细分,不仅有利于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还有利于产品市占率的提升。
低温酸奶:低温酸奶与巴氏奶相似,由于其保质期较短且需冷链运输的特征,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是由于低温酸奶的保质期相对低温白奶更长,有更为充足的时间处理货损;并且低温酸奶的工艺更加复杂,具有一定品牌溢价,可以拉升净利润率。所以低温酸奶的盈利能力高于低温白奶。目前,伊利低温酸奶产品系列丰富,覆盖低、中、高端市场。2021年,公司低温酸奶销售额达到75.73亿元,毛利率达到40%,其中高端子品牌畅轻、JoyDay分别实现销售额53、3亿元。
2022年初,伊利新推的高端低温酸奶——“畅轻黑标”蛋白时光勺吃系列,采用全球领先的滤乳清浓缩分离工艺和RO膜浓缩工艺,不用添加蛋白粉,从生牛乳中分离出水和乳清,产品保留满满蛋白质,风味更佳、营养价值更高。因此,在具备“无糖、控糖”“无添加”等高端低温酸奶常见卖点的基础上,畅轻蛋白时光凸显和放大了“高蛋白”这一核心优势,并以此为突破口,形成差异化标签。
液态奶业绩:
收入上,稳中有进,从2017年的557.66亿元上升至2021年849.11亿元,2018-2020年,由于原奶供给不足和常温奶增长乏力,导致液体奶收入增速持续放缓;随着公司对上游奶源的布局,以及疫情下人们对液体乳品类重视程度的提升,2021年增速有所回暖。在毛利率方面,近5年液体奶业务的毛利率维持在35%左右,受原奶价格上涨毛利率持续下滑,说明虽然公司产品在持续高端化,但仍难对抗上游原奶的价格增长。
……
(后文将继续分析:伊利股份的客户及竞争对手、盈利模式、战略、行业潜力等基本面情况,并判断:伊利股份的竞争力究竟如何)
本文关键词:伊利股份最新公告,伊利股份的最新消息,伊利股份今天最新消息,伊利公司最新消息,伊利股份最新分析。这就是关于《伊利股份最新消息,伊利回应潘刚调查(/全面剖析基本面)》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赛仁金融》百科知识网站:http://yzsryq.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