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2家上市银行】:12家上市银行(pkn58),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1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期业绩快报出炉:营收、净利齐增长,不良率悉数下降
每经记者:赵景致 每经编辑:廖丹
银行上半年经营情况如何?据记者统计,截至今年8月初,已有12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业绩快报(未经审计),披露主体目前均为城商行和农商行。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银行业绩表现亮眼,归母净利润均较去年同期实现两位数增长,且有多家银行同比增长超30%。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介于二季度遭遇了散发疫情的冲击,银行如果有两位数的利润增长,则表明银行的经营和盈利性相当有韧性。
对于银行下半年经营情况,周茂华表示,虽然二季度的散发疫情波及面比较广,但对银行的影响整体可控,加之上半年出台的政策,其效果也会在下半年逐渐显现,因此对银行下半年的经营“整体保持乐观”。
均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据记者统计,已披露中期快报的银行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双增长。城商行阵营中的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营收超百亿元,分别为351.07亿元、235.32亿元、172.95亿元,位居前三位。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的净利润超百亿元,分别为133.8亿元、101.5亿元,同比增长31.81亿元、16.96亿元。
总体来看,12家银行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10%,其中张家港行、苏州银行、江阴银行等6家银行同比增速超过20%;江苏银行,无锡银行,杭州银行的净利润较同比增长超过30%,位列前三。
同时,记者注意到,虽然江阴银行的营业收入在12家银行中最低,为20.36亿元,但其营业收入同比增幅最大,为25.96%,归母净利润也同比增加了22.18%。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多点散发的疫情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挑战。
“二季度银行确实遭遇了散发疫情的冲击,无论从行业的角度,还是区域的角度来看,影响面还是比较大的。”周茂华对记者表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利润增长超过10%,表明银行的经营和盈利相当有韧性。
对于银行经营为何具有“韧性”,周茂华表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虽然宏观经济有波动,但整个上半年的经济还是在复苏,只是说复苏的进程受到一定的扰动,“总体来说二季度的经济还在增长。”
二是此前国内统筹防疫与经济恢复,出台了逆周期调节政策,如助企纾困、稳增长、保畅通。这些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信贷的扩张也很明显。而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加大,也使企业恢复加快,市场主体经营基本稳定,相关的生产生活加快恢复。
此外,货币政策的支持,也增强了企业的自我恢复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银行不断减费让利实体经济的同时,净息差也在大幅减小,而净息差一直是衡量银行贷款业务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末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为2.08%,到了今年1季度末已大幅下调至1.97%,降低0.11个百分点。
“银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合理让利实体经济,虽然说净息差有所收敛,但是面宽了,是一种以量补价的关系,不仅要看到价格降了,也要看到量也增大了。”周茂华指出。
不良率均同比下降
在盈利性保持良好的情况下,记者注意到,总体来看,截至今年上半年,上述12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基本都在1%左右浮动,绝大多数银行维持在1%以下,杭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低,为0.79%。
记者注意到,这12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同比均有所下降,如江阴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8%,同比减少0.5个百分点;厦门银行不良率0.9%,同比减少0.02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近一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整体处于下降态势。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84%;2021年末降为1.73%;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不良率为1.69%,较年初下降了0.04个百分点。
从拨备水平来看,12家银行中,杭州银行、苏州银行、常熟银行、张家港行、无锡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均超过500%,其中杭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最高,为581.6%;有两家银行拨备覆盖率低于300%,其中齐鲁银行262.96%,紫金银行261.56%,远高于150%。
“从整体数据来看,银行各方面的不良贷款比率处于一个相对低的、可控的位置。”周茂华表示,“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维持高位,表明银行资产质量目前比较稳健,此外,个别金融机构的风险也在稳妥处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资产质量都处于相对比较好的状态。”
基于上半年出台的多项支持经济政策,周茂华表示,从政策的提出到真正实施并产生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些政策的效果都会逐步体现。”因此,对于下半年银行的经营发展,周茂华表示“整体保持乐观”。
(实习生王心玥对本文亦有贡献)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2、12家上市银行(pkn58)
截至4月21日,42家a股上市银行年报披露已告一段落,理财再次成为年报季的“人气之王”。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新零售”成为报告的重要亮点,各家银行零售资产管理规模和客户规模均保持强劲增长。
多家银行表示,“新零售”将是未来几年银行最大的增长点。时任招商银行行长的田惠宇在2021年年报中坦言,“谁能率先实现从‘以自我为中心的产品销售’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资产配置’的转变,谁就能占领‘摩天岭’,构筑真正的财富管理‘护城河’。”
那么,2021年的银行理财“期末成绩单”怎么样呢?他们在财富管理方面有哪些战略布局和战术?未来谁会是「理财之王」?《城市金融》在深入研究银行2021年年报后,以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18家银行为样本,呈现2021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概况,为读者奉上晚餐。
一、成绩:零售AUM达到72.23万亿,理财收益爆发。
我们的财富管理业务始于零售业务,其核心是提供现金、信贷、保险、投资组合等一系列金融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是理财业务的底层逻辑。
1.理财收入:基金和理财代理销售的狂热非利息收入成为“增加收入的利器”
中信银行行长方说,“如果新零售是一个实体,财富管理是一个核心,这是‘实体的核心’的关系;如果说新零售是一条路,财富管理就是跑在这条路上的车。”那么,目前的财富管理水平和速度如何呢?
2021年,在理财市场上,基金和理财陷入代销狂潮,许多银行从中间业务中赚得盆满钵满,带动了非利息收入的整体增长(见表1)。
六大行主要通过代销基金、保险、理财来增加理财收益。2021年,工行实现非利息收入2520亿元,为六大行之首;有210万客户,AUM 3.9万亿元。邮政储蓄所的非利息收入虽然最低,但同比增幅最高。
交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增长也很明显。2021年代销个人理财产品收入98.37亿元,同比增长28.37%。其中,机构资金理财和保险净收入分别为35.76亿元、37.70亿元和19.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08%、11.11%和22.14%。
2021年,建行实现非利息收入2,188.26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214.92亿元,增长6.03%,理财产品业务收入185.5亿元,增长19.11%。
银行理财业务也呈现爆发式增长。理财收入方面,招行2021年大理财收入(包括理财、资产管理和托管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521.3亿元,同比增长33.91%,占净营业收入比重接近16%,并带动全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达到38.4%。招商银行理财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58.41亿元,同比增长29.00%。其中,代销基金、保险、理财收入分别为123.15亿元、82.15亿元、62.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2%、42.8%、53.69%。
中信、平安、光大、兴业在理财业务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全年中信理财收入近150亿元,同比增长56.2%,理财规模3.66万亿元。
中国平安的理财手续费收入(不含个人贵金属业务)为82.15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代销基金和理财收入分别为40.37亿元和11.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7%和74.4%。光大实现个人理财手续费净收入79.44亿元,同比增长23.09%。
兴业非利息净收入755.57亿元,同比增长26.73%。本行财富管理业务和零售财富
2.零售/个人客户数:四大行稳坐第一梯队,平均增速6.6%。
衡量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客户数量和资产管理规模(AUM)。先看零售/个人客户的规模和增速。
根据银行年报(如表2、表3所示),18家上市银行的客户规模大致可分为:户三个档次。
第一个是以工行、农行、建行、邮储为代表的国有银行,零售/个人客户超过6亿。
第二档是光大、民生、平安、招行、中信、交行,个人/零售客户超过1亿。
第三档是兴业、浙商,以及青岛、南京、厦门的几家上市城商行,客户200-8000万。除兴业和浙商外,其他银行零售/个人客户数均实现正增长。
具体来看,截至2021年末,农行个人客户总数以8.78亿户位居第一。建行和工行紧随其后,个人客户7.26亿户,比上年增加2252万户;工行个人客户7.04亿户,比上年末增加2341万户。
国有银行的客户规模与线下网点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年报显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邮政储蓄所分别拥有15767个网点、22807个网点、11452个网点、14510个网点和39603个网点。庞大的线下渠道奠定了国有银行零售客户的基础。
近年来,国有银行营业网点数量不断下降,2021年共减少574个。建行关闭网点数量最多,一年内减少231个,工行、农行、中行、邮储分别减少33个、176个、98个、41个。各家银行的年报对此都有说明,比如优化网点布局,推广网点。
转型等。股份行和城商行由于基数低,零售/个人客户增速相对较快。股份行平均增速为6.6%,其中,光大和平安增速超过10%,招行零售客户数达1.73亿,增速接近10%。
披露零售客户数的三家城商行,平均增速为17.34%。其中,南京银行零售客户数最多,为2362.65万;青岛银行增速最快,接近30%。
3. 零售/个人AUM:招行首破10万亿 城商行步入万亿时代
再来看客户数量变现的首要指标——零售/个人AUM 及增速。作为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基础规模指标之一,各大行的零售/个人AUM 数据亮眼。
由表2、3可以看出,国有行具有较为明显的领先优势,整体AUM增速较稳定。截至2021年末,工行个人客户资产规模高达16.96万亿元,同比增长6%。农行、建行、邮储、中行个人客户资产规模分别为16.38万亿元、15万亿元、12.53万亿元、11万亿元。
股份行中,招行一骑绝尘,零售AUM破10万亿,达10.76万亿元,增速为20.36%。2021年是招行的大财富管理元年,“让财富管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梦想逐步照进了现实。
另一家增速超20%的为平安,该行零售AUM 为3.18万亿元,增速为21.38%。光大、民生、兴业零售AUM均超过2万亿元,分别为2.12万亿元、2.09万亿元和2.8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8%、12.89%和9.01%,增长动力强劲。中信披露的数据显示,个人客户资产规模达3.48万亿。
城商行中,南京银行零售客户AUM达5,667.48亿元,增长16.35%。江苏银行的零售AUM则在今年一季度突破1万亿元。这意味着,城商行首次步入零售资产万亿时代。
4. 私人银行AUM:招行3.39万亿领跑 平安努力追赶
4月14日,胡润百富发布的《2021胡润财富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月1日,我国富裕家庭拥有的总财富达160万亿元,可投资资产达49万亿元,其中拥有600万人民币总财富的富裕家庭数量达到508万户。在银行的财富管理板块中,服务中高端客户的私人银行重要地位凸显。
在银行业普遍面临息差收缩、信贷资产质量不佳等问题时,私人银行兼具轻资本和弱周期的属性,成为商业银行必争之地。年报显示(如表4),2021年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迅猛。
从私人银行资产管理规模(AUM)来看,工、农、中、建,以及招行和平安,AUM均在万亿级别以上。其中,招行以3.39万亿元拔得头筹。AUM在2万亿以上的还有工行、中行和建行,分别为2.32万亿、2.16万亿、2.02万亿。“零售黑马”平安的私人银行AUM为1.41万亿,增速达24.6%,私行达标客户资产占全行零售客户总资产44%以上。
从私人银行客户数来看,工行客户数最多,达19.95万户。客户规模在10万户以上的还有农行、中行、建行、招行,客户数分别为17万户、14.73万户、17.72万户、12.21万户。其余银行私行客户数则在1~7万户之间。
二、比打法:财富管理的战略布局与竞争“法宝”
2021年,已披露年报的银行零售/个人AUM合计达到72.23万亿元。财富管理成绩抢眼源于居民日益增长的财富和保值增值服务需求,尤其在“十四五”规划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注重分配公平的目标下,财富管理转型已成为银行业内的共识。
业绩飞跃的背后,是银行对财富管理战略上的重视。那么,各家银行都做了哪些布局,各自的“法宝”来自哪里?
2004年率先确立零售银行战略的招行,2021年提出了“大财富管理、数字化运营和开放融合”的3.0模式,并在打造“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打造财富开放平台。
招行财富管理发展有三点很重要:战略坚定不移、重视服务、专业驱动,并基于此锻造了核心竞争力。相较招行的“好眼光”,中信则另辟蹊径,通过公私联动、投行 私行联动等直接切入了中高净值客群,充分发挥“金融全牌照”优势和资产组织能力。去年11月,中信新设立财富管理部,为总行一级部门,整合了原零售银行部、数字金融部的部分团队和职能。
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在发布会上强调,以财富管理为核的“新零售”,要成为中信的第一战略和最大增长点,未来2-3年时间,零售营收占比要超过50%,规模和实力要进入同业第一梯队。
光大则提出了“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发展目标,推动零售组织变革,整合云缴费业务部门和数字金融业务部门。平安亦对零售业务板块内的业务条线进行了重新调整优化,构建了“五位一体”零售业务模式。
股份行反应敏捷,国有行则选择谋定而后动。
工行2019年正式公布打造“第一个人金融银行”的新战略,2021年,该行加快深化推进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战略。
交行和邮储均将打造财富管理特色作为本行重要战略目标,邮储更是将财富管理提升到“全行战略高度”,多措并举全面推进财富管理体系升级。
邮储定位于“三农”、城乡居民、中小企业,依托“自营 代理”模式深耕县域,零售特色鲜明。从2019年开始,邮储加大力度推进财富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客户分层经营、组建专业理财经理队伍、完善产品线与综合金融服务、推进投研能力建设。
除了全国性商业银行,区域性银行亦将财富管理作为发展之道。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都将发展财富管理业务作为重要发展目标。相较于大行,中小银行长期深耕区域市场,沉淀了大量忠实的本土客户,与大众客户联系更紧密,具备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基础。同时,扁平化的管理也使得其运营效率更高。
本文源自普益标准
相关问答:中国四大行是哪四个?
中央汇金公司)直接管控的四个大型国有银行,具体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亦称中央四大行,其代表着中国最雄厚的金融资本力量。一、中国工商银行(简称ICBC ,工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总行位于北京复兴门内大街55号,上证A股代码601398,总市值2.3万亿(截止2018年3月5日)。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2017年度全球500强品牌榜单排名第10位,2017年福布斯世界银行排名第一位。
二、中国建设银行(简称CCB,建行)成立于1954年10月1日。总行位于北京金融大街25号,上证A股代码601939,总市值2万亿(截止2018年3月5日)。中国建设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2017年度全球500强品牌榜单排名第14位,2017年福布斯世界银行排名第二位。
三、中国银行(简称BOC,中行)于1912年2月5日,经孙中山先生批准,正式成立。总行位于北京复兴门内大街1号,上证A股代码601988,总市值1.2万亿(截止2018年3月5日)。中国银行是国内唯一持续经营超过百年的银行,也是国内全球化、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机构遍及中国内地及51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度全球500强品牌榜单排名第29位,2017年福布斯世界银行排名第七位。
四、中国农业银行(简称ABC,农行)最初成立于1951年,总行位于北京建国门内大街69号,上证A股代码601288,总市值1.3万亿(截止2018年3月5日)。2017年度全球500强品牌榜单排名第34位,2017福布斯世界银行排名第九位。
本文关键词:银行上市公司有多少家,13家上市银行,41家上市银行,哪几家银行上市了,16家上市银行有哪些。这就是关于《12家上市银行,11家上市银行(1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期业绩快报出炉)》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赛仁金融》百科知识网站:http://yzsryq.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